廣西怪潭深不見底,百斤水牛掉入離奇消失,專家二次潛水給出真相

2022年11月02日17:33:21 科學 1459

廣西怪潭深不見底,百斤水牛掉入離奇消失,專家二次潛水給出真相 - 天天要聞

編輯|夢想冷歷史

文|夢想冷歷史


廣西山村驚現神秘水潭,譚中深不見底,幾百斤水牛掉入水潭後瞬間消失,一時間讓人們人心惶惶!不少當地人都稱水潭中有著從未見過的水怪,潛水團隊得知消息後更是兩次潛入水探尋秘密,那麼這個水潭究竟有著怎樣的秘密呢?點個關注,讓小編帶大家一探究竟!

中國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在我們廣闊的國土內有著數不盡的神奇景色以及地點,而我們今天所介紹的這處神奇水潭就是位於廣西的巴丁潭,雖然這片水潭歷史悠久,但當地的老百姓一直以來都不敢靠近它,因為在這片水潭中發生了許多怪異的事!

比如:曾有一頭幾百斤重的水牛不慎掉入水中,一瞬間就直接被水潭給吞沒,當主人前來尋找水牛時更是被嚇得驚慌失措!在這消息被傳開之後,很多人都認定水裡一定存在不為人知的怪物,慢慢地,當地老百姓都不敢再靠近這片水潭了。

廣西怪潭深不見底,百斤水牛掉入離奇消失,專家二次潛水給出真相 - 天天要聞

時間來到了2011年,專家小組在得知巴丁潭的奇異事件後,就立即坐著車來到了現場,當他們看到巴丁潭附近的景色,發現其實這個潭的整體面積並不大,看起來根本沒有想像的恐怖!那為什麼這麼一個小潭會有著如此多稀奇古怪的傳聞呢?專家們紛紛覺得這裡非常有必要探索一發,為了搞清楚巴丁潭的水深,他們還特地做了一個實驗!

專家們用一條長100米的繩子,一端綁著大石頭,慢慢地將這根繩子放入水底!就在此時,讓人驚奇的一幕發生了,只見這根繩子不斷地往下降,可直到降到末端,依舊沒有沉底的跡象,這就意味著巴丁潭的深度超過了100米!這可把專家們給嚇到了,因為誰能想到一個看上去平平無奇的小潭,內部竟然會有這麼深。

看樣子想要弄清楚裡面究竟是個什麼樣,只能通過潛水員親自潛水進去看看才行!雖然專家小組已經決定用潛水的方式調查,但他們並沒有立即行動,而是先對巴丁潭周圍的地貌進行勘察!最終他們決定選擇一個地勢相對平坦的地方下水,由於水深測量已經超過了100米,所以潛水員們已經事先預備好了深潛的裝備,但即便如此,危險依舊存在!

廣西怪潭深不見底,百斤水牛掉入離奇消失,專家二次潛水給出真相 - 天天要聞

在這幾名潛水員下水後,首先映入他們眼帘的就是神秘且壯觀的水下世界,在剛開始下潛時,他們只能看到水中一些水草,並沒有發現任何生物,而且水下的岩石非常尖銳,稍不留神就有可能會把身體劃破,因此潛水員只能以緩慢的速度,小心翼翼地往下潛!等他們下潛到20多米時,就發現水中的泥沙一下子就變多了,如此一來,潛水員們的能見度也變得很低!

為了能夠看清楚周圍的一切,潛水員就趕緊拿出手電筒進行照明,最後發現,這巴丁潭水深20米處竟然全都是岩石,而且這些岩石基本都是黃色的,雖然看上去有點奇特,但這並不是潛水員研究的重點,為了繼續弄清楚水譚的秘密,潛水員選擇繼續往下潛!

當他們來到水下40米處,能見度就變得更低了,而就在此時他們所用的呼吸機還發生了意外,一不小心陷入了淤泥!為了保障自己的生命安全,潛水員們只能無奈地原路返回。這一次雖然沒能潛入到水底,但還是通過潛水,摸清了巴丁潭其實是由喀斯特地貌形成的!而之所以會深不見底,其實是因為潭水下面有一條地下暗河

廣西怪潭深不見底,百斤水牛掉入離奇消失,專家二次潛水給出真相 - 天天要聞

等到潛水員們上岸後,心裡還是有點不甘心,畢竟水潭的真相還未找到!而為了找到這條地下暗河,潛水員們不顧危險準備進行第二次潛水!有了第一次的經驗,這一次他們就沒有這麼困難了!

僅僅用了不到半個小時,他們就潛到了水下的80米,正當他們要往100米處潛水時,這時突然看到一條長度達到了一米多的大鯰魚,這條魚的鱗片還是金黃色的,而且魚鰓也比一般的鯰魚要大得多,這不得不讓潛水員們開始聯想,如果繼續往下潛,是不是能夠發現更多奇形怪狀的水下生物呢?

很快,潛水員們就來到了水下100米左右的地方,在這裡,他們看到底部還有很多大小不一的洞口,這些洞口很有可能就是地下暗河與水潭的連接處,潛水員們越潛越好奇,非得要下去一探究竟!但此時意外卻發生了,他們背上的氧氣罐已經所剩無幾,無奈之下也只能夠帶著遺憾返回水面。

雖然二次潛水沒有到達真正的潭底,但是潛水員們所收集的數據已經足夠讓專家分析出巴丁潭的內部情況了!通過這些數據,專家發現潭水的深淺變化和地下暗河的流動有著分不開的關係,並且斷定周圍肯定還有類似這種巴丁潭的地形,於是專家就派出人員,在方圓幾十公里內搜尋水潭的數據,最後他們果然發現有幾十個類似於巴丁潭的深坑水潭。

廣西怪潭深不見底,百斤水牛掉入離奇消失,專家二次潛水給出真相 - 天天要聞

而這些水潭之所以會存在,其實是離不開大自然的巧奪天工,由於這裡是喀斯特地貌,在常年雨水不斷沖刷之下,有一些比較薄的岩石就會被雨水穿透,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這種深坑,再加上這裡有一條奔流不息的地下暗河,當它們與這些深坑連接後,地下暗河的水位就會變得越來越高,也就變成如今的深不見底了,這也就是巴丁潭所形成的原因!

當地的居民聽完專家的分析後都覺得非常有道理,從那以後也再也沒有人相信巴丁潭可怕的傳聞了。雖然潭中的秘密已經被揭開,但是那頭無辜喪命的水牛的確讓人感到惋惜,如果它的主人能夠稍微細心一點,不把這頭牛帶到水潭附近喝水的話,說不定這條無辜的生命根本就不會墜入水中!

不過如今真相大白,與地下暗河所連接的巴丁潭說危險也確實非常危險,如果當地村民沒什麼事的話,還是不要隨便靠近這個深不見底的水潭了,畢竟每個人的命只有一條,何必要將自己置身於危險的境地呢?

好了,今天的故事到此結束,不知道各位對於這件事又有著什麼樣的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留下自己的觀點,我們下期視頻再會。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今日小暑丨向夏生長,不負驕陽 - 天天要聞

今日小暑丨向夏生長,不負驕陽

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今天我們迎來夏天的第五個節氣小暑標誌著盛夏的登場俗話說:「小暑過,每日熱三分」小暑節氣期間正好趕上入伏我國大部分地區開啟「蒸煮模式」這一時節,暑氣蒸騰全國從南到北,正是荷花競相盛放之時偶有清風拂過,滿塘荷香給炎熱的夏季添
享年94歲!哈工大教授嚴家騄逝世,訃告:是我國工程熱物理學科的重大損失 - 天天要聞

享年94歲!哈工大教授嚴家騄逝世,訃告:是我國工程熱物理學科的重大損失

訃告中國共產黨黨員、哈爾濱工業大學熱工專業創始人之一、哈爾濱工業大學能源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嚴家騄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7月7日在哈爾濱逝世,享年94歲。嚴家騄同志1931年1月出生於江蘇南通,1953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同年進入哈工大讀研,1985年任教授。歷任哈工大熱工教研室主任、工程熱物理研究室主任。曾...
「丹娜絲」逐漸向浙江台州至福建寧德一帶沿海靠近 福建北部、浙江南部近岸海域將出現 2.5 到 3.5 米的大浪 - 天天要聞

「丹娜絲」逐漸向浙江台州至福建寧德一帶沿海靠近 福建北部、浙江南部近岸海域將出現 2.5 到 3.5 米的大浪

今年第 4 號颱風 「丹娜絲」備受關注。最新消息顯示,截至 7 月 7 日 17時,「丹娜絲」 為熱帶風暴級,颱風中心位於距離浙江省溫嶺市偏南方向約 190公里的東海西南部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 9 級(23 米 / 秒,約 83 公里 / 小時)。「丹娜絲」將先以每小時1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東北方向移動,8日早晨起逐漸轉向偏西方向...
相比AI,我們更期待人類的回復;生活方式工業化與炎症性衰老相關?埃及祖先的新線索 | 一周論文新鮮讀 - 天天要聞

相比AI,我們更期待人類的回復;生活方式工業化與炎症性衰老相關?埃及祖先的新線索 | 一周論文新鮮讀

關注+星標,好搭檔不錯過7.7本周值得讀來自《自然》旗下期刊的新近發表,我們為您精選呈現。1. 將AI回復標記為人類回復能增強同理心2. 並非所有人群的衰老都與慢性炎症相關3. 古DNA揭示埃及祖先4. 擬態是否成功取決於觀察者的視角心理學 | 將AI回復標記為人類回復能增強同理心Comparing the value of perceived human
全新影響因子!科研人必備《期刊手冊》 - 天天要聞

全新影響因子!科研人必備《期刊手冊》

開放科學(Open Science)是透明、值得信賴、且可供所有人使用、重複使用並借鑒的科學,它能帶來更快、更可持續的科學發展以及更為廣泛的益處,而開放獲取(Open Access)是這一切的基礎。以OA形式發表研究,也能為研究人員和作者帶來影響力和可見度等諸多益處: 金色OA具有更大程度的引用優勢,更多的使用量和更廣的影響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