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特朗普有關?科學家顏寧宣布即將回國,昭示著一個新時代的來臨

2022年11月02日01:40:44 科學 1227

和特朗普有關?科學家顏寧宣布即將回國,昭示著一個新時代的來臨 - 天天要聞

振奮人心!2022年11月1日,結構生物學家顏寧宣布,即將辭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職,出任深圳醫學科學院創始院長。這個消息一經公布,立即衝上熱搜第一名,引發了潮水般的掌聲。大家紛紛表示,歡迎這位美女科學家歸國。有人讚歎,顏寧不改初心,太棒了!也有人善意提醒,一定要注意安全,平安歸來。

那麼,顏寧為何能引起如此轟動,她究竟是何許人也?1977年11月,顏寧在山東章丘出生。她自小天資聰慧,勤奮好學,總有一股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精神。而正是這種嚴謹求實、刻苦鑽研的學風,讓她18歲就獲得了清華大學的入場券,得以在這座中國最高學府里潛心學習和研究。

和特朗普有關?科學家顏寧宣布即將回國,昭示著一個新時代的來臨 - 天天要聞

顏寧人長得非常漂亮,屬於無需刻意打扮就足以羞花閉月的那種。不過,外在的靚麗和她內心對於科學知識的渴求來說都是微不足道的。任何困難都不能阻礙她在科學道路上不懈探索的腳步。在順境、逆境中,她都能一次次攀登科學高峰,取得了為世人所矚目的驕人成績。

顏寧畢業後,前往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學習。她只用了短短5年時間,就完成了令人望而生畏的碩博連讀。而她的恩師,則是如雷貫耳的施一公教授。在顏寧的心裡,從來沒有忘記過自己是一個中國人。2007年,顏寧學成歸來,在母校清華大學醫學院任教。

和特朗普有關?科學家顏寧宣布即將回國,昭示著一個新時代的來臨 - 天天要聞

當年,她不僅是清華大學年齡最小的博導,而且在膜蛋白結構與功能領域已經建樹頗豐。顏寧不僅科研厲害,培養學生也是毫不含糊,深受大家的敬重和愛戴,就連科學界公認的兩大權威雜誌《科學》和《自然》,對顏寧的研究成果和突破性貢獻都高度推崇。2009年至2012期間,她還榮膺「中國科學之星」、「影響中國的科技人物獎」等尊尚榮譽。

年輕有為的顏寧,成為很多父母教育和鼓勵孩子的勵志故事。時間如流水,轉眼間到了2017年,此時的顏寧在自己耕耘的領域更是爐火純青,無論在國內國外她的影響力都與之前不可同日而語了。突然,她宣布了一則令人震驚又惋惜的消息,那就是自己將要離開母校清華大學,擔任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的終身講席教授。

和特朗普有關?科學家顏寧宣布即將回國,昭示著一個新時代的來臨 - 天天要聞

這可真是一石激起千層浪!有人猜測,她宣布離開清華的時間與落選院士相隔不久,是不是連續三次落選院士讓她負氣出走的呢?也有人說,當時國內的科研環境無法為她提供需要的氛圍和條件,而美國恰好可以,所以她就去了那裡發展。當然,這些都是一些吃瓜群眾的猜疑。

顏寧到了美國後,仍然保持了自己堅韌不拔和一絲不苟的精神,她用事實再一次向世界證明了她的實力。顏寧攻破了生物學界50年來無人能解的難題,也順利地當選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不過,這一切都不重要了。因為就在昨天,她已經公開表達了自己將回國效力的美好願望。

和特朗普有關?科學家顏寧宣布即將回國,昭示著一個新時代的來臨 - 天天要聞

從大家善意的提醒里,我們隱約感到了一陣擔憂。其實,現在美國華裔科學家回國已經不再是稀奇事了。據美國學界三巨頭哈佛、普林斯頓和麻省理工學院聯合調研的結果顯示,在過去的一年裡,至少有1400名華裔科學家返回中國,而這個數據是2011年的兩倍還要多。#科學家顏寧宣布離美歸國#

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種現象呢?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有人指出,這個現象一直都有,但是特朗普政府推出「中國行動計劃」則將其推上了新的高潮。該計劃經時任總統特朗普提出,由美國司法部(有點類似於我國的檢察院)實施,旨在應對外來的「安全和技術威脅」,重點針對人群就是華裔科學家,其中累及胡安明、游曉蓉、李曉江等150餘人。

和特朗普有關?科學家顏寧宣布即將回國,昭示著一個新時代的來臨 - 天天要聞

其實,美國這波騷操作完全是庸人自擾。今天的中國早已不是當年積貧積弱的中國了,我們在現代化和工業化的道路上飛速發展,甚至在部分領域早已超越了美國。從科學技術來說,我們正在培養著越來越多的學術拔尖人才,也攻克了很多世界級難題。所謂中國「偷竊」美國的科研成果,無非是幾個自以為是的人做出的無聊之舉。

這種莫須有的司法操作,無疑使部分華裔科學家感到心寒和不安,客觀上也會促使他們下定決心返回祖國。但剛哥以為,顏寧教授的回歸,主要原因還應當在於中國的科研環境和科研能力有了長足改善和提升,彌補了當年的諸多不足,所以回國後照樣可以從事自己領域的研究,而且還會有一個安定的工作和生活環境。除了這些,科學家的愛國之心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和特朗普有關?科學家顏寧宣布即將回國,昭示著一個新時代的來臨 - 天天要聞

那麼,我們怎麼樣才可以更好地留住科學家們呢?

眾所周知,清華北大兩所頂級高校培養的很多優秀學子留學海外,其中大部分人都去了大西洋彼岸的美國,甚至加入美國國籍成為了一名美國人。我們花費了多少人力、物力和精力,而他們卻一去不復返。不合邏輯的背後,當然是有一定原因的。

仔細分析,無非要解決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首先,就是解決薪酬待遇問題,我們雖然在這方面有所改善,但是距離發達國家還是有一定差距。「搞導彈不如賣茶葉蛋」那是肯定誇張了,不過科學家的收入未必能比得過某些明星甚至帶貨主播,這種怪象也應當予以糾正了。

其次,就是學術氛圍和學術風氣的整飭,論資排輩要不得,形成以成果和能力論英雄的良好風氣。在高校里,職稱評審和一些涉及到榮譽待遇的領域,仍然或多或少地存在著一些令人詬病的評比模式。和特朗普有關?科學家顏寧宣布即將回國,昭示著一個新時代的來臨 - 天天要聞

無論如何,中國的發展離不開科學研究,而科學研究離不開這些愛國的科學家。希望更多的華裔科學家回國發展,祖國需要你們,你們也離不開祖國。顏寧回國意義重大,它昭示著我國科學研究一個新時代的來臨。讓愛國主義旗幟高高飄揚吧!祝願我們偉大祖國繁榮昌盛,中國必將日出東方,屹立於世界強者之林!對於此事,您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

更多精彩,敬請關注@剛哥說法


所有作品均為原創,嚴禁各種形式的搬運、洗稿、抄襲,違者必究!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相比AI,我們更期待人類的回復;生活方式工業化與炎症性衰老相關?埃及祖先的新線索 | 一周論文新鮮讀 - 天天要聞

相比AI,我們更期待人類的回復;生活方式工業化與炎症性衰老相關?埃及祖先的新線索 | 一周論文新鮮讀

關注+星標,好搭檔不錯過7.7本周值得讀來自《自然》旗下期刊的新近發表,我們為您精選呈現。1. 將AI回復標記為人類回復能增強同理心2. 並非所有人群的衰老都與慢性炎症相關3. 古DNA揭示埃及祖先4. 擬態是否成功取決於觀察者的視角心理學 | 將AI回復標記為人類回復能增強同理心Comparing the value of perceived human
全新影響因子!科研人必備《期刊手冊》 - 天天要聞

全新影響因子!科研人必備《期刊手冊》

開放科學(Open Science)是透明、值得信賴、且可供所有人使用、重複使用並借鑒的科學,它能帶來更快、更可持續的科學發展以及更為廣泛的益處,而開放獲取(Open Access)是這一切的基礎。以OA形式發表研究,也能為研究人員和作者帶來影響力和可見度等諸多益處: 金色OA具有更大程度的引用優勢,更多的使用量和更廣的影響范...
深度科普:光飛行一光年需要一年嗎?光:我只需要一瞬間! - 天天要聞

深度科普:光飛行一光年需要一年嗎?光:我只需要一瞬間!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對速度的理解往往基於牛頓力學體系下的相對速度概念。比如,當我們坐在一輛行駛的汽車上,觀察到車外的物體在以一定的速度向後移動,這個速度是相對於汽車這個參考系而言的。然而,光的速度卻截然不同,無論在何種參考系中測量,光在真空中
超導量子計算機關鍵核心設備之一:本源量子批量出口稀釋制冷機 - 天天要聞

超導量子計算機關鍵核心設備之一:本源量子批量出口稀釋制冷機

IT之家 7 月 7 日消息,本源量子今日宣布自主稀釋制冷機獲國際訂單,將批量出口「一帶一路」國家,標誌著我國自主量子計算核心裝備在國際化進程中邁出關鍵一步。▼ 本源 SL400 稀釋制冷機稀釋制冷機是超導量子計算機的關鍵核心設備之一,能夠為量子計算機提供接近絕對零度(IT之家註:-273.15℃)的極低溫運行環境,除量子...
自然之美:布氏葦鶯 - 天天要聞

自然之美:布氏葦鶯

布氏葦鶯:雀形目、鶯科、葦鶯屬鳥類,屬小型鳥類。體長12-15厘米,體重10-12克。其中國內主要分布於新疆以及香港,主要棲息於湖泊、河流、水庫、水塘、溪流、沼澤等不同水域附近的灌木叢、蘆葦叢以及草叢中。
超絕!夏日的瀋陽!今天4時5分正式進入…… - 天天要聞

超絕!夏日的瀋陽!今天4時5分正式進入……

今日4時5分 我們迎來「小暑」節氣小暑,暑氣漸盛雖還未到最酷熱之時卻已奏響了盛夏的序曲年方過半 季夏正始小暑,又稱「小熱」暑氣蒸騰、熱浪翻湧雖未到三伏極盛之時但此時的沈城已浸滿了夏日的濃烈氣息此時節氣溫飆升最高可達35℃雷雨也時常突襲悶熱與
90%稀土中國掌控!美國7000萬賣廠悔斷腸?今我們技術卡它脖子 - 天天要聞

90%稀土中國掌控!美國7000萬賣廠悔斷腸?今我們技術卡它脖子

美國這會兒估計正對著空氣拍大腿。20多年前7000萬美元就賣掉的稀土工廠,現在想花7億都買不回來。更扎心的是,全球90%的稀土話語權攥在咱們手裡,它想造點像樣的東西,還得看咱們臉色。這事兒說出來你可能不信。稀土這玩意兒,聽著像土裡的稀罕物,
清華大學韓敏芳教授團隊:從實驗室到應用轉化,高性能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的理論與實踐 - 天天要聞

清華大學韓敏芳教授團隊:從實驗室到應用轉化,高性能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的理論與實踐

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SOFC)作為一種高效、清潔的能源轉換技術,近年來受到了廣泛關注。其高能量轉換效率和廣泛的燃料適應性使其在能源領域具備了獨特的優勢,特別是在分散式發電、攜帶型能源裝置和大型電力系統等方面展現出了巨大的應用潛力。▲平板式SOFC電池堆重複單元(CRU)及千瓦級電堆實物圖▲ 2011~2020 年全球SO...
顛覆醫學!AI幫助無精男喜當爹,800萬掃描找出3個生命火種 - 天天要聞

顛覆醫學!AI幫助無精男喜當爹,800萬掃描找出3個生命火種

專註AIGC領域的專業社區,關注微軟&OpenAI、百度文心一言、訊飛星火等大語言模型(LLM)的發展和應用落地,聚焦LLM的市場研究和AIGC開發者生態,歡迎關注!全球著名媒體CNN消息,一對國外夫婦飽受18年不孕不育折磨,主要原因是丈夫患有無精症,精液中無法檢測到精子,而這是導致男性不育的罕見病症之一。在傳統檢查中,即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