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寧:即將回國

2022年11月01日18:18:09 科學 1294

11月1日,在「2022深圳全球創新人才論壇」上,著名結構生物學家、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顏寧宣布,即將從普林斯頓大學辭職,回國協助創建深圳醫學科學院。

澎湃新聞從接近顏寧的人士處獲悉,顏寧也在其個人微信朋友圈中發布照片宣布了上述消息。

顏寧:即將回國 - 天天要聞


顏寧宣布,即將從普林斯頓大學辭職,回國創立深圳醫學科學院。顏寧現年45歲,2000年本科畢業於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此後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師從施一公,獲博士學位,後留在該系從事博士後研究。2007年10月,不滿30歲的顏寧回到母校清華大學,組建實驗室,成為清華大學醫學院當時最年輕的教授和博士生導師,六年間始終致力於攻克結構生物學中最富挑戰的領域之一、膜蛋白的結構與功能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顏寧:即將回國 - 天天要聞


2014年,她率領的團隊在世界上首次解析了人源葡萄糖轉運蛋白GLUT1的三維晶體結構,2015年進一步獲得了具備更多構象的GLUT3結合底物和抑製劑的超高解析度結構,從而清晰揭示了葡萄糖跨膜轉運這一基本細胞過程的分子基礎。此外,她還對離子通道結構生物學領域做出重要貢獻,解析了電壓門控鈉離子通道的晶體結構,並利用最新冷凍電鏡技術獲得了最大鈣離子通道RyR1的高解析度結構。

顏寧:即將回國 - 天天要聞


2017年5月,顏寧接受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邀請,受聘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雪莉·蒂爾曼終身講席教授的職位;同年5月起,任清華大學兼職教授。2019年,顏寧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兩年後又當選美國藝術與科學院外籍院士。

公開資料顯示,深圳醫學科學院選址坪山區,按照「邊建設,邊運行」模式推進,計劃2025年建成,力爭到本世紀中葉成為全球著名醫學研究機構。根據去年3月31日深圳市政府公報印發的《深圳醫學科學院建設方案》,深圳醫學科學院將面向全球招聘院長。

顏寧:即將回國 - 天天要聞


深圳醫學科學院由深圳市政府設立,登記為深圳市政府舉辦的事業單位,實行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不定編製,不定級別,實行社會化用人制度。理事會是深圳醫學科學院的決策機構;院長是深圳醫學科學院的法定代表人,由理事會聘任,實行任期制

深圳醫學科學院建設以健康優先、關注前沿、共建共享、先行先試、依法辦院為基本原則,將聚焦解決「以健康為中心」的重大科學和關鍵技術問題,主動布局醫學科技重點領域和關鍵技術,構建多方參與的醫學科技協同創新共同體,在突破醫學科技轉化及應用瓶頸、完善臨床研究及應用體系、促進內地與港澳及國際醫學科技資源和規則對接等方面積極探索。

「四平台一智庫」包括:整合型醫學科技協同創新平台、開放型醫學科技資源管理平台、引領型醫學科技基礎支撐平台、創新型醫學科技人才培育平台、智慧型醫學科技戰略研究智庫。

來源: 澎湃新聞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流言|注射端粒酶基因可逆轉衰老,永葆青春? - 天天要聞

流言|注射端粒酶基因可逆轉衰老,永葆青春?

流言:注射端粒酶基因可逆轉衰老,永葆青春。真相:這種說法沒有科學依據。端粒是染色體末端的「保護帽」,每次細胞分裂時它都會縮短,當端粒變得過短時,細胞會進入衰老或凋亡狀態。端粒酶是一種可以延長端粒的酶,它在某些細胞(如幹細胞、癌細胞)中活性較
倪四道院士已報警 - 天天要聞

倪四道院士已報警

南方+客戶端7月5日消息,近日,一張「院士預測廣東將發生8級以上大地震」的截圖在網路上流傳。截圖顯示,名稱為「倪四道」的用戶稱,團隊預測8個月內,將會在一經緯度位置(位於廣東)出現八級以上地震。倪四道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地球物理學家,主要從事地震學研究,目前擔任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副院長...
嶗山區:「一山一帶一廊三城」布局海洋經濟 - 天天要聞

嶗山區:「一山一帶一廊三城」布局海洋經濟

嶗山區出台行動方案,優化空間布局,提質發展海洋生物醫藥、海洋裝備等六大海洋產業「一山一帶一廊三城」布局海洋經濟嶗山區近日發布《嶗山區加快建設海洋強區推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5—2027年)》,提出將重點布局「一山一帶一廊三城」
從「麥當勞定律」看虐貓者,我們真的該同情嗎? - 天天要聞

從「麥當勞定律」看虐貓者,我們真的該同情嗎?

最近網上又掀起了一波關於虐貓事件的熱議。每次這種事兒一曝光,評論區各種觀點激烈碰撞。有人氣得不行,要求嚴懲虐貓者;可也有人跳出來,說什麼「法無禁止,得饒人處且饒人」,甚至還對虐貓者表示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