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冥河地上龍湖,坦尚尼亞的「死亡之湖」,只有火烈鳥能倖存

2022年10月15日19:11:53 科學 1626

在神鬼傳說中,地府有「冥河」,能從這條河上經過的都不是活物。

但這些帶有神秘色彩的故事,終究是真真假假,難以令人信服。但是,坦尚尼亞東部的納特龍湖,一定會讓所有人都刷新三觀,因為這個湖泊跟地府「冥河」非常像,被當地人稱為「死亡之湖」。

地下冥河地上龍湖,坦尚尼亞的「死亡之湖」,只有火烈鳥能倖存 - 天天要聞

納特龍湖奇怪景象

納卡龍湖的湖泊上有非常多動物的乾屍,因為這些動物只要停留在湖泊上,就會以生前的姿勢被石化在原地,最後的結局就是成了一具乾屍而且姿勢未變。

地下冥河地上龍湖,坦尚尼亞的「死亡之湖」,只有火烈鳥能倖存 - 天天要聞

久而久之這種奇怪的景象就形成了,這個湖泊也因此充滿了神秘的色彩,很多人都想知道底下究竟藏著什麼秘密呢?也許解開了這個秘密,就能知道為何此處荒無人煙。

地下冥河地上龍湖,坦尚尼亞的「死亡之湖」,只有火烈鳥能倖存 - 天天要聞

「死亡湖泊」殺傷力比「冥河」還要大,原因簡單

這種奇怪的景象吸引了科學家的注意,他們在湖泊中取了樣品,進行了一番調查,結果發現了湖泊中的礦物質含量極高。

這個湖泊的成分之所以會如此特殊,就是因為當地是熱帶草原氣候降水不僅少,而且全年氣溫非常高,所以,艾瓦索恩吉羅河和周圍溫泉(本身就有礦物質)匯聚進這個湖泊的水,會不斷的蒸發,久而久之,礦物質的含量極高。

地下冥河地上龍湖,坦尚尼亞的「死亡之湖」,只有火烈鳥能倖存 - 天天要聞

為什麼動物飛過礦物質含量極高的湖泊上,就會成為乾屍呢,原來這些動物飛掠過湖面,又或者是伸嘴進湖裡面喝水,身上的羽毛就一定會弄濕,不知不覺中羽毛上的水漸漸結晶,讓這些動物的翅膀揮動不起來。寸步難行的這些動物,一定會以一個固定的姿勢死去。

地下冥河地上龍湖,坦尚尼亞的「死亡之湖」,只有火烈鳥能倖存 - 天天要聞

但是,這些動物卻並不知道其中的奧秘之處,所以前仆後繼地,在飛行的過程當中前往納特龍湖補給水源,所以湖面上動物的乾屍就越來越多

在死亡之湖涅磐重生的唯一生物,火烈鳥

這些可憐的鳥兒,它們只要靠近納特龍湖,就會成為犧牲品,因為這對於他們而言,就是一個地獄。但是對於火烈鳥來說,這就是天堂,原因就在於火烈鳥的腿不僅修長,而且強勁有力。

地下冥河地上龍湖,坦尚尼亞的「死亡之湖」,只有火烈鳥能倖存 - 天天要聞

正因為有這一雙美腿,火烈鳥站在湖邊喝水,也不用擔心羽毛會沾上水,所以火烈鳥好就獨享納特龍湖的水資源。更幸運的是,大部分的鳥兒聞到了危險的氣息,根本就不敢靠近,所以湖面上的這些水藻積累的非常多,久而久之,這裡就成了火烈鳥的聚集地。

地下冥河地上龍湖,坦尚尼亞的「死亡之湖」,只有火烈鳥能倖存 - 天天要聞

這片湖泊的景象非常的奇特,火紅色、淡粉色的火烈鳥齊聚一堂或展翅高飛,又或者是掠過湖面,在他們周圍的則是湖面上的一些鳥類屍體,兩者對比之下,形成了強烈的視覺衝擊感。所以,近些年來也有非常多人來這裡,就是為了拍火烈鳥。

地下冥河地上龍湖,坦尚尼亞的「死亡之湖」,只有火烈鳥能倖存 - 天天要聞

這些鳥兒的屍體成了這片荒無人煙神秘地帶的地標,在鹼性極高的湖水鈣化下,凝固的天然動物石像,就像是豎立著一尊又一尊,非常逼真的動物雕刻藝術品。有人甚至還會將湖周圍死去的動物,擺在乾枯的樹枝上抓拍,這種藝術品的確,令人大開眼界。

地下冥河地上龍湖,坦尚尼亞的「死亡之湖」,只有火烈鳥能倖存 - 天天要聞

地下冥河地上龍湖,坦尚尼亞的「死亡之湖」,只有火烈鳥能倖存 - 天天要聞

結束語:還有哪些世界的奇觀異象,歡迎分享!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Science | 突破性進展:深度學習+物理模擬,精準操控蛋白質「形態切換」,未來藥物設計新路徑 - 天天要聞

Science | 突破性進展:深度學習+物理模擬,精準操控蛋白質「形態切換」,未來藥物設計新路徑

引言生命,無疑是宇宙中最精密的奇蹟。而蛋白質(proteins),正是構成生命大廈的無數微觀建築師。我們通常會將蛋白質想像成一個個靜態的、結構精密的分子雕塑。然而,生命的奧秘遠不止於此——真正的蛋白質,更像是靈動萬變的「變形金剛」!它們能夠根據環境信號精確切換構象(conformational states),這種動態能力正是...
為啥有些人每天只睡4小時卻精力充沛,而你睡8小時還是困? - 天天要聞

為啥有些人每天只睡4小時卻精力充沛,而你睡8小時還是困?

經典觀點認為:每晚睡足8小時,第二天才能精力充沛地學習、工作,否則就會昏昏沉沉,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也容易煩躁。然而我們有時候會遇到一些例外,有些人每天只需睡3~6小時,依然活力滿滿。這群人被稱為「自然短睡者」,科學家發現,他們的秘密就藏在基
紅外相機里有什麼?荒漠貓、兔猻……含「野」量不要太高 - 天天要聞

紅外相機里有什麼?荒漠貓、兔猻……含「野」量不要太高

尕海濕地位於甘肅省甘南州碌曲縣,是甘肅尕海則岔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尕海保護站在附近的巡護點上,布設了近80台紅外相機,用來監測雪豹、岩羊等其他野生動物的活動軌跡。每年的5月和10月,保護站工作人員都要回收查看紅外相機中的視頻畫面,為野生動物的監測工作提供準確的數據。近日,總台記者跟隨保護站里...
什麼叫細胞不對稱分裂,在生物學上有重要應用。 - 天天要聞

什麼叫細胞不對稱分裂,在生物學上有重要應用。

#認證作者激勵計劃#細胞分裂是否對稱主要取決於我們討論的是哪種類型的細胞分裂以及具體的生物背景。細胞分裂主要分為兩種類型: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此外,某些情況下也會提到無性繁殖過程中的不對稱分裂。有絲分裂。在有絲分裂中,一個母細胞會複製其遺傳
402片瀕危鯊魚翅進境有異味被查 - 天天要聞

402片瀕危鯊魚翅進境有異味被查

近日,深圳寶安機場海關查獲瀕危鯊魚翅402片。深圳寶安機場海關關員在對轉運貨物開展巡倉監管時,發現一票貨物外包裝破舊且散發出濃烈的異味,隨即對其開箱查驗。經查發現,紙箱內裝有用透明保鮮膜包裹的疑似魚翅一批。
行進中國|一根竹子的「七十二變」 - 天天要聞

行進中國|一根竹子的「七十二變」

廣德竹海。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竹編傳承人手工編織竹製品。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竹包包讓人愛不釋手。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竹桌椅搭配的休閑茶室。人民網記者 苗子健攝用筍衣編成的動物擺件惟妙惟肖。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自帶藍牙功能的竹鍵盤和竹滑鼠。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人民網廣德5月25日電(記者汪瑞華、張俊、陳曦、苗子健)竹筷...
科學家首次實現超冷原子「超糾纏」 - 天天要聞

科學家首次實現超冷原子「超糾纏」

IT之家 5 月 25 日消息,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物理學教授 Manuel Endres 團隊通過「光鑷」(基於激光的鑷子)對單個原子進行精細控制,首次在超冷原子體系中實現 "超糾纏" 量子態。相關研究成果已於 5 月 22 日發表於在《科學》上(IT之家附 DOI: 10.1126 / science.adn2618),展示了量子操控技術的新高度,或為量子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