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基斯坦的毀滅性洪水中,氣候變化的影子清晰可見

2022年10月11日22:48:49 科學 1512

在巴基斯坦的毀滅性洪水中,氣候變化的影子清晰可見 - 天天要聞



氣候變化很可能加劇了此前席捲巴基斯坦的南亞季風及其引發的洪水,持續數月的洪災造成 1000 多人死亡,摧毀了近 200 萬所房屋。


這個結論是 World Weather Attribution (WWA,世界天氣歸因組織)的一項最新分析得出的。WWA 由許多科學家組成,他們使用氣候模型、天氣觀測和其他工具來確定全球變暖是否增加了近期極端天氣事件的可能性和嚴重性。


不過在巴基斯坦的洪災中,氣候變化雖然造成了影響,但科學家們尚不清楚它究竟起到了多大作用。


通過歸因研究來評估氣候變暖對熱浪的影響相對簡單,因為較高的平均溫度推高了此類酷熱事件的基線。


該小組曾精確計算了多個氣候變化造成的影響。例如,去年氣候變化對太平洋西北地區酷熱的可能性有多大影響:如果沒有人為造成的氣候變化,這種情況「至少要減輕 150 倍」;今年的英國熱浪:氣候變化使它「出現的可能性提高了 10 倍」;而今年早些時候在巴基斯坦和印度的極端天氣則因氣候變化「提高了 30 倍的可能性」。


研究人員在一份新聞聲明中指出,對於氣候模型來說,確定全球變暖在放大整個季風季節中的作用是很棘手的難題。WWA 將不確定性歸因於長期暴雨模式的廣泛變化、模型可能無法完全捕捉到的自然過程,以及該地區的多變天氣。印度河流域位於該地區季風區的西部邊緣,極端的降雨趨勢差異導致了西部的乾旱和東部的潮濕,形成鮮明對比。


另一方面,天氣記錄清楚地表明,近幾十年來,該地區降雨量最大的時期變得更加強烈,兩個受災最嚴重的省份雨量增加了大約 75%。一些模型發現,在這些地區的兩個月季風季節里挑出 5 個雨量最大的日子,氣候變化可能使這幾天的降雨量增加了多達 50%。


「因此,雖然很難對氣候變化的貢獻給出一個精確的數字,但全球變暖的痕迹是顯而易見的,」倫敦帝國理工學院氣候科學高級講師、WWA 的領導者之一弗里德里克·奧托(Friederike Otto) 在一份聲明中說。


在近日發布的一篇科學論文中,該研究小組指出,是多種氣象力量的結合推動了極端降雨,其中包括拉尼娜現象(使上層海水變冷,同時在世界大部分地區帶來比平時更多的降雨),再加上巴基斯坦異常炎熱的春季和夏季,不斷升高的氣溫加速了為印度河供水的數千個冰川的融化,儘管目前尚不清楚這在多大程度上導致了洪水泛濫。


氣候科學家長期以來一直警告說,隨著全球變暖,全球範圍內的降雨模式將變得更加不穩定,使得非常潮濕和非常乾燥的時期更加普遍。除其他因素外,較溫暖的空氣會保持更多水分,將水分從土壤和植物中吸走,並且改變大氣壓力系統。聯合國氣候小組預測,未來幾十年內,南亞季風將變得更加多變,其強度會在整個 21 世紀不斷增加。


WWA指出,隨著氣溫升高,巴基斯坦最嚴重的降雨日子可能會變得更加極端。這突顯出該國需要加強其河岸、房屋和其他基礎設施的建設以保護民眾,同時富裕國家(很可能是造成氣候變化主要推動力)也應該盡其所能提供幫助。


支持:Ren


原文:

https://www.technologyreview.com/2022/09/15/1059558/fingerprints-of-climate-change-are-clear-in-pakistans-devastating-floods/


在巴基斯坦的毀滅性洪水中,氣候變化的影子清晰可見 - 天天要聞


在巴基斯坦的毀滅性洪水中,氣候變化的影子清晰可見 - 天天要聞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2025年梅雨時間表來了,「入梅」要提前?提醒大家4件事早做準備 - 天天要聞

2025年梅雨時間表來了,「入梅」要提前?提醒大家4件事早做準備

「三秋梅雨愁楓葉,一夜篷舟宿葦花」,每年6月中旬至7月上旬,我國長江中下游以及江淮流域,將迎來連綿數日的降雨,而且雨量集中且強度大,此時正值江南梅子成熟季節,因此民間把這段降雨時期稱之為「梅雨」,也叫「黃梅雨」,又因高溫高濕的特點,很容易導
新華社權威快報丨將人工智慧送上太空!我國太空計算衛星星座成功發射 - 天天要聞

新華社權威快報丨將人工智慧送上太空!我國太空計算衛星星座成功發射

記者5月14日從浙江省新型研發機構之江實驗室了解到,隨著太空計算衛星星座14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我國整軌互聯太空計算星座「三體計算星座」正式進入組網階段。中國工程院院士、之江實驗室主任王堅介紹,「三體計算星座」是由之江實驗室協同全球合作夥伴共同打造的千星規模的太空計算基礎設施。該設施將通過在軌...
@婺城人,發現古生代海洋生物化石! - 天天要聞

@婺城人,發現古生代海洋生物化石!

金華山風光秀麗,岩溶地質景觀豐富。近日,專家經過調查,發現金華山上還有豐富的古生代海洋生物化石。羅店鎮鹿田村公路旁,豎立著一塊「腕足類化石點」的牌子,在這附近山體上,地質專家發現了古生代海洋生物化石。腕足動物是一類古老的海洋無脊椎動物,它們在古生代海洋中非常繁盛。「這套地層主要是二疊紀早期,距今2.8...
第四屆長三角國際應急博覽會5月13日隆重開幕:科技賦能應急,創新驅動未來 - 天天要聞

第四屆長三角國際應急博覽會5月13日隆重開幕:科技賦能應急,創新驅動未來

5月13日,作為「長三角地區5·12防災減災宣傳周」重量級品牌活動之一,第四屆長三角國際應急減災和救援博覽會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拉開帷幕。上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吳偉出席並致辭。全國政協常委、教科衛體委員會副主任尚勇,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原副主席、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委員、上海新時代城市安全與應急...
應急科普丨遇到地震怎麼辦?這些知識get一下 - 天天要聞

應急科普丨遇到地震怎麼辦?這些知識get一下

編者按 地震、暴雨、洪水……災害無情,但正確的逃生避險方法是我們的有力武器。當災害來臨時,你知道應該怎麼做嗎?在第17個全國防災減災日到來之際,雲南網推出應急科普專欄,和大家一起學習應急避險知識,不斷提升自身的防災避險能力。 突如其來的地震往往使人猝不及防時間就是生命,自救至關重要發生地震如何自救?一旦...
膜導航系統為外科醫生裝上「透視眼」,破解「膜解剖」可視化難題 - 天天要聞

膜導航系統為外科醫生裝上「透視眼」,破解「膜解剖」可視化難題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林潔)近日,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以下簡稱「中山三院」)胃腸外科暨胃腸手術功能保護研究中心新技術應用沙龍上,一款名為DeepGuide的手術導航系統對外發布。該系統成功破解「膜解剖」可視化難題,使胃腸腫瘤手術的系膜完整率從75%升至98%。中山三院新技術應用沙龍現場。甄曉洲...
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生物多樣性調查成果發布 - 天天要聞

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生物多樣性調查成果發布

中新網嘉興5月13日電(記者 王逸飛)13日,在浙江嘉善舉行的2025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暨浙江主場活動上,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生物多樣性調查成果發布,這也是長三角首張跨域「生物多樣性圖譜」。2025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暨浙江主場活動現場。浙江省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