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傳粉者」越來越少,影響我們以後吃水果嗎?

2022年10月10日13:00:46 科學 1080

全球「傳粉者」越來越少,影響我們以後吃水果嗎? - 天天要聞

為了吸引傳粉動物,植物們想出了各種辦法,當然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還是給它們點「甜頭」嘗嘗。當「傳粉者」拜訪花朵吸取花蜜的同時,花朵中的花粉就會搭上「順風車」,隨著「傳粉者」前往合適的沃土。

實際上,除少數植物能進行自花授粉外,大多數的開花植物都需要「外力協助」,通過花粉傳遞才能結出果實,從而繁育後代。如果缺失了傳粉這一個環節,那麼無數開花植物都將成為花海中的一個個「孤島」,其生態系統中的許多相互關聯的物種以及發揮的功能就會喪失。

蜜蜂是傳粉媒介中最重要的類群,全世界大約2萬多種蜜蜂(膜翅目蜜蜂科)中的絕大多數都是有效的傳粉媒介,它們與蛾、蠅、黃蜂甲蟲和蝴蝶構成了傳粉物種的主體,並服務於全球約7萬餘種開花植物。除此之外,包括樹松鼠、狐猴、蜜熊在內的脊椎動物偶爾在享受飯後甜品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進行傳粉,不過大多是偶爾為之。

全球「傳粉者」越來越少,影響我們以後吃水果嗎? - 天天要聞

傳粉對農業有多重要

農業生態系統中,傳粉媒介對果園、園藝和飼草生產,以及許多塊根和纖維作物的種子生產極為重要,因為種子的產量直接關乎到作物的產量,諸如蜜蜂、鳥類和蝙蝠在內的傳粉媒介能使全世界87種主要糧食作物以及世界製藥業中許多源於植物的藥物的產量得到提高

全球「傳粉者」越來越少,影響我們以後吃水果嗎? - 天天要聞

雖說像水稻、小麥和土豆等主糧作物的繁殖可以不依賴媒介授粉,然而,對於全球農業日益重要的大部分水果和蔬菜來說,生物媒介授粉是必不可少的,比如我們生活中常見的草莓、柑橘、蘋果、甘薯等作物。在未接受傳粉的情況下,其產量會減少高達90%。

此外,那些依賴於傳粉的作物都是高價值的,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預估,其每噸平均價值為761歐元(將近5000元人民幣),而不依賴於授粉的作物價值僅為每噸151歐元(約為1048元人民幣)。

因此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傳粉對農業的重要性,在過去,傳粉都是自然進行的,人們並沒有過多的干預。而現在,人們開始馴化「自然傳粉者」,最典型的就是蜜蜂,越來越多被馴化的蜜蜂投入到傳粉大軍中,但對於許多作物來說,蜜蜂並不一定是最佳的傳粉媒介,並且人工馴養的蜜蜂「傳粉技巧」不如野外種群,比如給高叢藍莓傳粉的本土野生蜜蜂可以通過振動花藥,使更多的花粉釋放,而馴養蜜蜂無法做到,也就無法傳播更多的花粉,結果導致作物的產量並不理想。

全球「傳粉者」越來越少,影響我們以後吃水果嗎? - 天天要聞

左邊沒有讓蜜蜂授粉;右邊開放給蜜蜂授粉

所以現在又重新出現了利用野生傳粉媒介的做法來幫助傳粉,不過等人們回過神來的時候,全球傳粉生物數量正在大幅減少。

植物不能失去傳粉媒介 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近年來,野生蜜蜂種群的衰落從側面反映了傳粉生物的減少,背後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來源於人類活動,例如集約化農業的發展導致日益同質化的自然景觀,讓許多傳粉媒介賴以生存的棲息地逐漸消失。傳粉媒介需要其環境中有各種資源,可以讓它們獲取食物、築巢安家以及繁殖後代,這些條件一旦被破壞或者缺失,都會使傳粉媒介在當地難以維繫生活,只能選擇遷徙或者面臨滅絕。

全球「傳粉者」越來越少,影響我們以後吃水果嗎? - 天天要聞

還有不恰當地使用殺蟲劑和其他農用化學品(如除草劑)也會對一些傳粉媒介產生負面影響。

而更值得注意的是,空氣污染可能是對傳粉媒介生物多樣性的最大潛在威脅之一。據今年年初發表在《環境污染》雜誌上的研究文章推測,空氣中的污染物會混入花香,並且改變花香的氣味,使它們難以被傳粉生物所發現。

研究數據顯示,傳粉者對處於污染空氣中的植物「造訪率」降低了62~70%,這樣一來,大量包括蜜蜂在內的傳粉昆蟲也更難找到食物(花蜜和花粉),而亟待授粉的植物則等到花兒都謝了也沒有等來它要的人,這波屬於是「雙輸」了。

全球「傳粉者」越來越少,影響我們以後吃水果嗎? - 天天要聞

自古以來,植物與傳粉者之間合作緊密,當傳粉生物減少時,為了自身物種的延續,植物之間會爭奪傳粉資源,按照生態學理論預測,這種愈演愈烈的競爭可能會迫使植物建立屬於自己的獨特生態位,進而豐富植物的多樣性

不過,理想很美好,現實很骨感。對傳粉生物的競爭反而會干擾不同植物種間的相互作用,導致共存的物種減少。


參考資料:

https://www.europarl.europa.eu/news/en/headlines/society/20191129STO67758/what-s-behind-the-decline-in-bees-and-other-pollinators-infographic

https://doi.org/10.1603/EN13314

https://www.fao.org/3/be104c/be104c.pdf

https://phys.org/news/2018-07-pollinator-biodiversity.html

https://www.cas.cn/kj/202208/t20220808_4844066.shtml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西安雷雨夜再現龍形不明飛行物,有人稱聽到類似龍吟聲 - 天天要聞

西安雷雨夜再現龍形不明飛行物,有人稱聽到類似龍吟聲

2025年5月8日晚,西安突遭短時強降雨,雷暴交加中,多名市民在夜空中再次捕捉到神秘黑影「龍形」不明飛行物。有網友聽到老牛般的咆哮聲類似「龍吟」。(視頻剪輯:陳歆鈴 綜合四川觀察、南京新聞)(來源:北京日報)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
光博會將於5月15日在光谷啟幕,全球近百項最前沿技術創新成果集中亮相 - 天天要聞

光博會將於5月15日在光谷啟幕,全球近百項最前沿技術創新成果集中亮相

5月9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召開「第二十屆『中國光谷』國際光電子博覽會」新聞發布會。會上宣布,第二十屆「中國光谷」國際光電子博覽會(以下簡稱光博會)將於5月15日至17日在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舉行。這是國內光電子信息產業領域專業化程度高、行業地位高、國際化水平高、觀展人數多的頂級盛會之一。大會首次規模化引入境...
科普大篷車進校園 點燃學生科學熱情​ - 天天要聞

科普大篷車進校園 點燃學生科學熱情​

科普大篷車進校園 點燃學生科學熱情通訊員:羅曉萍、徐玲玲 審核:大慶、彥平為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索與創新能力,5月8日,武漢市江夏區科學技術協會、江夏區教育局、武漢科技館聯合開展的科普大篷車進校園活動,來到了江夏區金
杜克大學研究:若在工作中使用生成式AI,同事可能會質疑你的能力 - 天天要聞

杜克大學研究:若在工作中使用生成式AI,同事可能會質疑你的能力

IT之家 5 月 9 日消息,據外媒 Neowin 今日報道,美國杜克大學的最新研究指出,儘管 AI 工具能提高工作效率,但像 ChatGPT、Claude 和 Gemini 等工具的使用可能會讓同事和經理認為你的能力不足。這項研究題為《使用 AI 工具會遭遇社交評價懲罰》,已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刊登(IT之家附鏈接:點此前往)。研究通過四...
Nature Biotechnology | 小身材,大作為:研究人員如何「煉」出超強迷你基因編輯器NovaIscB? - 天天要聞

Nature Biotechnology | 小身材,大作為:研究人員如何「煉」出超強迷你基因編輯器NovaIscB?

引言如果我們可以精確地改寫生命的藍圖,糾正那些導致遺傳疾病的微小錯誤,或者巧妙地調控基因的表達,讓細胞按照我們的意願行事。這不是遙遠的幻想,而是基因編輯技術正在開啟的未來。長期以來,CRISPR-Cas9系統一直是這場革命中最閃耀的明星,它像一把精確的分子剪刀,為研究人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力量。然而,就像任何強...
寧波食品接觸材料測試怎麼辦理? - 天天要聞

寧波食品接觸材料測試怎麼辦理?

現代餐飲業和家庭生活中,食品接觸材料作為直接接觸食物的器具,其材質安全性直接影響消費者健康。根據國際食品安全標準,所有可能與食品接觸的材料都必須經過嚴格檢測,以確保不會向食品遷移有害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