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百科閱覽,內容原創,敬請閱讀,你若抄襲,維權到底
人是由魚演變而來?我國的科學家都這麼不科學了嗎?
最近一個新聞讓人無言以對,我國科學家證實人類是從魚進化來的。
推理是這麼說的:人類是有下巴的動物,根據達爾文的進化論,低等向高等進化,水生向陸生進化,現在找到了這兩句話的證據。
這個證據是什麼呢?來自一個魚類的化石——奇蹟秀山魚。
2019年,朱敏研究小組在重慶一個岩石堆里發現了一塊只有手掌大小的板塊化石,他們對其進行鑒定,認為找到了「從魚到人」演化的證據。
他們發現兩個重要的化石庫,有頜類的出現與崛起,是「從魚到人」的脊椎動物演化史上最關鍵的躍升之一。
在華南志留紀早期地層中,他們發現了重慶特異埋藏化石庫和貴州石阡化石庫,這裡保存了蠕紋沈氏棘魚和奇蹟秀山魚正型標本的石板。
據說重慶特異埋藏化石庫距今約4.36億年,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保存志留紀早期完整有頜類化石的特異埋藏化石庫,這裡發現的古魚化石數量眾多、種類齊全,還保存十分完整、精美。
貴州石阡化石庫距今約4.39億年,含有數量眾多、保存好的有頜類微體化石。
這兩個化石庫發掘出大量保存完好的志留紀早期魚類化石,為破解有頜類的最初崛起與輻射分化提供了關鍵證據。
有頜類的崛起與最早期輻射分化提供了確切證據,改寫了「從魚到人」的演化史。
為此他們還假想了地球的演化過程,他們是這麼描述的。
4.6億年前。 最原始的地球在重力的作用下凝聚起來,吸收了周圍的氣體和塵埃,一個渾然球體誕生了。
早期的太陽系非常不穩定,總是有天體與地球相撞,這時的地球環境就像是人間的煉獄,其表面似乎在噴發岩漿。
火山地震發生在世界各地,生命的轉折點出現在大約38億年前,當時水蒸氣凝結成雨。
就在那時,在一場至少持續了幾百萬年的大雨下,地球誕生了最原始的海洋,早期的生命體開始悄然出現在海洋中,25億年前,藻類開始瘋狂地繁殖,學會了光合作用,為地球帶來了源源不斷的氧氣。
5.4億年前寒武紀生命爆炸,在短短的2000萬年內,無數不同的物種首次出現,相互競爭,弱肉強食。
此後不久,與人類起源密切相關的魚類突然出現,這些是最古老的脊椎動物,被稱為硬骨動物。
在3.7億至3.5億年前,隨著原始海洋環境的惡化,它們逐漸演變成兩棲動物。
一些肉鰭魚需要氧氣,並開始嘗試到達陸地,逐漸演變為四足動物、爬行類和哺乳類動物。
看到這樣的證據和推理,我們只想說,如今我國的科學家都這麼不科學了嗎?整個推理過程如此敷衍?
對此我們想提出這樣幾個疑問:
一、為什麼肉鰭魚需要氧氣就要上岸?別的魚類就這麼不需要氧氣?這是什麼原因?
二、肉鰭魚上岸之後沒有毛皮,如何適應陸地的溫差變化、紫外線輻射及細菌病毒?
三、肉鰭魚是如何演變成為四足動物的,其中的關鍵證據是什麼?這個證據有沒有?
以上三個問題先回答清楚,再來談後面演變成人的可能性,如果以上這三個問題都解答不了,那就不要妄稱什麼人是從魚演化而來的。
實際上這個所謂的科學研究是在先確定達爾文的進化論完全正確的前提下尋找的證據,屬於先立論再證明的研究方法。
這種研究方法本身就存在問題,你怎麼知道這個結論就一定正確呢?
先立論再證明的研究方法會自動排除不利於結論的證據,只尋找有利於結論的證據,這種研究方法本身就存在缺陷。
目前以人類的考古發現並不能看完整個生物演化的全貌,我們現在所知道的只是冰山一角,以這麼局限的視角就下定論,這種研究方法怎麼就一直不糾正呢?
我們現在的科學研究基本上是按照西方提出的理論來指導,達爾文的進化論並不完全正確,他的理論只適用於同物種,不能跨物種,這一點在今天的科學研究中為什麼就一直不糾正呢?
過去我們總是覺得西方是科學的主導者,無論憑什麼職稱都必須在西方的權威期刊上發表,否則就不能通過。但是今天看來,西方也不能完全代表科學,他們依然存在錯誤。
為什麼我們不能有自己的思考?而是要按照西方給我們布置的作業去做科研呢?
今天我國的科學家難道都只是為了職稱,而不是基於科學研究了嗎?如此明顯的錯誤,竟然還能發表?
有頜魚類的出現就證明人是魚演變而來?那麼是不是我們也可以認為人是蛆演變而來的呢?因為兩者都有共同的特徵——都需要氧氣都有消化系統?
科學豈能自以為是而自欺欺人?
我是百科閱覽,生活閱覽館,百科雜貨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