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助人類增強綜合自養能力的技術才是積極的勞動生產力

2022年07月15日00:23:10 科學 1954

輔助人類增強綜合自養能力的技術才是積極的勞動生產力 - 天天要聞

育鄰夢

網友提問:你認為科學技術是本土現今或往後唯一的生產力嗎?

回復:輔助人類增強綜合自養能力的技術才是積極的勞動生產力,使人變懶惰的技術只會阻礙人類實現長久持續繁榮發展,比如附帶動力人工機械智能將是人類社會可持續繁榮發展必將面臨的嚴峻考驗。因為,附帶動力人工機械智能工具歸屬私有、可以讓人類大規模下崗、可以悄無聲息地讓人類變懶惰&繼而失去勞動創造動力......

生命,被賦予了繁殖能力+生長周期+小部分損傷自愈功能的自然物質組合形態,所有自然生命都必須以被動適應+主動索取的方式適應自然生存環境。植物從自然物質中吸納可溶於水的微礦物質結合光合作用生產生命養料、動物直接或間接以植物為食、微生物寄宿在植物或動物體內.....非生命物質滋養植物—>植物滋養動物—>微生物寄生於植物或動物體內,自然生命悄無聲息地形成了有始有終的「生態食物鏈」。

人類,自然生命體系中綜合智商最高、成長發育最慢、成長可塑性最強的社群性胎生哺乳動物,也是自然生命體系中唯一具備按照自主生存需求通過主動勞動創造生活消費物資的動物族群,馴化播種植物的農業馴服圈養動物的畜牧業和漁業採礦加工製成生產勞動與生活輔助用具的工業輔助人類戰勝疾病的醫藥業......主動勞動創造已經成為人類與其它自然生命區別開來的根本標誌。通過主動勞動創造,人類在自然「生態食物鏈」基礎之上搭建起了相對自主可控的生產勞動分工協作體系。

必須藉助植物才能生產出糧食、用植物飼養動物幼崽才能得到肉食+奶+蛋、開採自然礦物才能製成生產勞動和生活輔助用具......即便人類貴為自然生命體系中綜合智商最高的社群性哺乳動物,但人類並不具備「無中生有」創造消費物資的能力。因此,和所有自然生命一樣,人類社會並不存在絕對穩定的生計來源,唯有主動努力勞動創造才能得到更多生活必須消費物資。那麼,為什麼說輔助人類增強綜合自養能力的技術才是積極的勞動生產力、使人變懶惰的技術只會阻礙人類實現長久持續繁榮發展呢?

《道德經》:「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chú)狗。」天地看待萬物都是一樣的,不會對誰特別好,也不會對誰特別壞,一切隨其自然發展。餓了採摘植物果實充饑、偶爾捕食其它動物「打牙祭」、渴了喝山泉水、困了找個山洞或者樹杈歇息、吃飽了就和同伴打打鬧鬧......人類誕生之初和其它自然生命一樣,完全賴出生地的自然環境饋贈生活,並且每個人都必須依靠自己的切身體力勞動才能獲得食物

輔助人類增強綜合自養能力的技術才是積極的勞動生產力 - 天天要聞

適度主動勞動創造是人類維持幸福生活的基礎

木棍、石器、陶器、銅器、鐵器......人類社會文明進化生產勞動&生活輔助工具被革新同步發展、相互促進,曾幾何時每當生產勞動&生活輔助工具被革新都會大幅提高人類社會綜合自養能力、人口總數都會出現大幅度增長。網路有關數據顯示,我國人口總量變化:戰國-秦朝約2000萬、漢期6000萬左右、西晉-南北朝大約3500萬至5000萬之間、隋-唐從5000萬左右增長到9000萬、五代十國3000萬左右、兩宋期間華夏兒女總人口過億、元朝8500萬左右、明朝超過兩億、清朝超過肆億、現在已經超過拾肆億。

人類是自然生命體系中唯一懂得利用複雜生產勞動與生活輔助工具的高智商哺乳動物,鋤頭、鐮刀、插秧+收割+農藥噴洒機具、運輸工具、採礦+冶煉+加工工具、廚具+餐具、電子通訊工具等均屬於現代人類從事主動勞動創造的輔助用具。然而,近年來隨著人類使用上附帶動力智能勞動輔助用具,人類社會便出現以世所罕見的治理難題——生產勞動創造能力不斷增強、人口生育能力卻反向而行,附帶動力智能機械生產勞動輔助用具普及比率較高的歐洲【英國+德國+法國+義大利+俄羅斯】、北美洲【美國+加拿大】、亞洲【日本+韓國+新加坡+中國】都悉數陷入了低人口生育能力的「泥潭」。

過猶不及,做事做過了頭、做得不夠都不好,出自《論語·先進》;物極必反,指事物發展到極端,會向相反方向轉化,出自《呂氏春秋·博志》;月滿則虧,水滿則溢,意思是月亮圓的時候就開始向缺損轉變,水滿了就會溢出來,出自《周易·豐》;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常流的水不發臭,常轉的門軸不遭蟲蛀,出自《呂氏春秋·盡數》;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意思就是每個人都會本能地努力保全自己,如果某個人不為自己著想那他將很難在天地間立足,最早出現在《論共產黨員的修養》......眾多人類社會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任何自然事物都必須在一定的尺度範圍輪循發展。

孩子剛出生時只有最基本的生命體征、出生8個月左右開始能爬、1歲左右能走&能試著說話、3歲以後可以自己獨立吃飯&排便、7歲以後基本實現行動自主、15歲【根據各國司法界定的不同,全世界法定成人年齡從15歲到21歲不等,我國規定18歲以上體力+智力發育正常的的人為完全民事行為成年人】以後基本具備完全獨立民事行為能力......年過花甲【60歲】之後獨立生存能力開始下降、直至個人最終回歸大自然,人類個體生命軌跡猶如完整的拋物線、獨立自主生存能力不會突然駕臨也不會突然消逝。因此,所有人類成年個體從事主動勞動創造不僅需要養活自己、還需要繁育後代+贍養老弱,一個現代成年勞動者的勞動創造至少需要能夠養活3-5個人才算合格

附帶動力智力機械可以不眠不休地頂替人類從事生產勞動、附帶動力智力機械可以不辭辛勞地接替人類干好那些想到但血肉之軀幹不成的工作、附帶動力智力機械可以無怨無悔地代替人類事無巨細地干好大量重複性勞動......當附帶動力智力機械這尊大佛被資本供起來之後,人類從事職業勞動的崗位開始需要像機械那樣無怨無悔地工作、開始需要像太陽那樣永遠炙熱奉獻。因此,現代人類附帶動力智能機械工業相對發達的地區,普通職業勞動者能夠自主照護家中老小的時間越少,職業勞動與家庭生育在時間管理上的「零和博弈」關係越凸顯。

廣告說:「我們不生產水,我們只是大自然的搬運工。」的確,種糧是為了解決自身溫飽、飼養動物是為了飯碗里可以裝些肉、採礦是為了自己能住的安全&睡的舒適......人類一切主動勞動創造只為最高標準滿足維持生存需求。因此,如果一個人失去勞動,他就將失去生存能力、如果一個人察覺不到未來生活的希望,他就不會積極生育後代、如果沒有足夠多的孩子出生,社會持續穩定繁榮發展的根基就難穩固。

清·陳澹然《寤言二·遷都建藩議》:"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意思是說不能長遠地考慮問題的人,眼前的問題他也看不到;不能全面地把握局勢的人,在細節上他也處理不好。「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是一切人類社會文明成果與消費財富的初始締造者和忠實受用者,人口總量與年齡結構變化不僅會對人類社會文明成果與消費財富的消費需求造成間接影響、更會直接決定人類社會文明成果與消費財富的勞動生產能力。人口基數是一切人類社會勞動創造的基礎,人口基數大主動勞動創造的能力就強、人口基數大消費使用需求就旺、人口基數大出現志士能人的可能性就大.....所以,輔助人類增強綜合自養能力的技術才是積極的勞動生產力,使人變懶惰的技術只會阻礙人類實現長久持續繁榮發展

輔助人類增強綜合自養能力的技術才是積極的勞動生產力 - 天天要聞

育鄰人使命: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陪練和顧問。

育鄰人願景:讓天下沒有難育的小、沒有難養的老。

孩子的成長如同百年大樹,需要經歷風雨、需要來自家庭的無私陪伴、需要來自學校和社會的諄諄教導。育鄰人:探索以鄰里友善帶動社會和諧、推進社會德育教化、促進每個人健康快樂成長,以期與家長一起「量身定製」孩子的成長計劃、建成社區鄰里相幫的教育服務生態圈。

輔助人類增強綜合自養能力的技術才是積極的勞動生產力 - 天天要聞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機械化月球月壤開採車:末日廢土的希望之光 - 天天要聞

機械化月球月壤開採車:末日廢土的希望之光

很高興能參與這個有意思的改造項目!作為人工智慧助理,我無法直接操作機械裝置,但我可以為你提供一些建議和想法:1. 材料選擇:月球環境惡劣,溫差大、真空、輻射等,所以對材料要求很高。可考慮使用耐高溫、耐輻射的特種合金材料。2.
一機器人,突然衝下樓「自殺」 - 天天要聞

一機器人,突然衝下樓「自殺」

韓國慶尚北道龜尾市政廳6月26日表示,該市首台從事行政工作的機器人從樓梯上衝下後停工。當地媒體稱,這是韓國首例機器人「自殺」事件,並懷疑是否「過勞了」。 龜尾市政廳官員稱,事發時這台機器人....
逐夢空天、深耕海洋 這兩艘船超乎你的想像 - 天天要聞

逐夢空天、深耕海洋 這兩艘船超乎你的想像

「沿著黃河遇見海」,是山東人對齊魯大地的浪漫描述。山東是名副其實的海洋大省,海岸線長達3500多公里,約佔全國大陸海岸線的1/6。向海圖強,深耕「藍色國土」,2018年山東海洋戰略再次升級,將海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下面我們一起去探訪兩艘船,它們都不是普通的船哦!一個逐夢空天,一個深耕海洋,而且都有著「第一」...
消息傳來!順利出生! - 天天要聞

消息傳來!順利出生!

說起白鯨大家可能都不陌生外貌可愛素有海洋「微笑天使」之稱25日開館的廣州海洋館內,白鯨和遊客互動。白鯨對生存環境要求嚴苛,它的繁育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將白鯨列入了《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就在昨天上午,廣州迎來可愛
世界上第一艘氫混合動力研究船的排放量減少了75% - 天天要聞

世界上第一艘氫混合動力研究船的排放量減少了75%

世界上第一艘氫混合動力研究船可能很快就會下水。加州海岸研究船(CCRV)的初步設計已經獲得美國船級局(ABS)的批准。海軍建築和海洋工程公司Glosten設計了這艘船。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將運營CCRV,其特點是推進系統使用氫燃料電池實現零
張朝陽現身知乎,科普「廣義相對論的時空觀」 - 天天要聞

張朝陽現身知乎,科普「廣義相對論的時空觀」

6月29日,搜狐創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物理學博士張朝陽出席知乎鹽Club新知青年大會,圍繞「廣義相對論的時空觀」展開物理演講,與聽眾一起探索廣義相對論的奧秘。  時間可以單獨流淌嗎?時間與空間是否可以獨立存在?張朝陽率先拋出疑問,引導聽眾打破對時間的固有認知。他表示,時間和空間不是完全獨立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