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月任務最新發現:最大撞擊盆地成分異常物質主要來自月殼

2022年07月14日15:52:16 科學 1495

此前,軌道遙感觀測表明在月球最大的撞擊盆地——南極-艾肯盆地中心存在成分異常區。不同於月球表面常見的輝石橄欖石,這裡的斜長石含量顯著高於盆地外圍。近日,我國科學家團隊通過分析玉兔二號月球車獲取的數據發現,異常區域主要物質來源於月殼。

最大撞擊盆地成分異常物質主要來自月殼

此次的科學發現來自山東大學行星科學團隊,科研人員通過對玉兔二號月球車紅外成像光譜數據分析和解譯,發現在著陸區底部,作為月殼主要礦物的斜長石含量超過了60%,因此認為月殼是南極-艾肯盆地成分異常區的主要物質來源。

探月任務最新發現:最大撞擊盆地成分異常物質主要來自月殼 - 天天要聞

山東大學空間科學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陳劍:它是月球上最大的一個撞擊盆地,它的直徑超過了2400公里,除了它比較大、比較深之外,它最吸引科學家的一點就是它裡面有非常異常的一個物質成分。

探月任務最新發現:最大撞擊盆地成分異常物質主要來自月殼 - 天天要聞

研究南極-艾肯盆地,對於揭示月球起源、早期演化過程以及深部物質成分具有重要意義。科研團隊通過對玉兔二號月球車3年中所獲取的數據進行大量分析和計算,最終對盆地底部成分異常區的礦物組成和其成因演化提出了新的認識。

探月任務最新發現:最大撞擊盆地成分異常物質主要來自月殼 - 天天要聞

山東大學空間科學與物理學院副院長 凌宗成實際上是月殼回填的一個假說,我們在南極-艾肯盆地成分異常區裡面看到了大量的斜長石礦物,它是月殼當中的主要的礦物組成,因此我們推測這個區域的形成過程當中月殼物質的回填,後期大撞擊的一個物質的加入,對於這個區域的成因起到了關鍵作用,這就是我們對於這個區域的一個新認識。

嫦娥四號任務將進行月背月壤取樣返回 揭秘最大撞擊坑

作為首個著陸在月球背面的航天器,玉兔二號月球車在南極-艾肯盆地的巡視探測中,獲取了大量數據。但迄今還沒有該區域的樣品返回地球,人們只能通過遙感等途徑進行分析。但要確認該盆地成分異常區的成因,最終還要依靠月壤樣品,這也是我國探月工程後續任務的主要目標之一。

此前有部分科學家表示,南極-艾肯盆地大約形成於43億年前,月殼平均厚度為30-40公里左右,而位於盆地底部的成分異常區初始形成深度遠超過月殼厚度,因此認為成分異常區的物質主要來自月幔

探月任務最新發現:最大撞擊盆地成分異常物質主要來自月殼 - 天天要聞

另一種觀點則認為,南極-艾肯盆地在受到撞擊時會產生非常多的熱量,從而形成岩漿海洋,成分異常區的物質則是由岩漿海洋演化而來。

探月任務最新發現:最大撞擊盆地成分異常物質主要來自月殼 - 天天要聞

山東大學空間科學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陳劍:不管是月幔物質還是岩漿海,它的演化過程都很難解釋為什麼嫦娥四號(著陸區)的土壤裡面有這麼多斜長石,所以我們就提出了很可能是後來的這些撞擊事件,把上月殼包括下月殼的東西砸到了這個區域,和原來的這些斜長石比較低的一些東西進行了混合,又混出了一個以月殼物質為主的東西。

探月任務最新發現:最大撞擊盆地成分異常物質主要來自月殼 - 天天要聞

迄今為止,人類還沒有獲取過南極-艾肯盆地的月壤樣品,所以無法獲知成分異常區物質的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特徵。後續,我國探月工程將執行的月背月壤取樣返回任務。

探月任務最新發現:最大撞擊盆地成分異常物質主要來自月殼 - 天天要聞

山東大學空間科學與物理學院副院長 凌宗成:我們也期待未來我們國家後續的探測任務,比如說我們的嫦娥六號任務,能夠繼續在月球背面進行相關的一些取樣,取得更好的科學發現。

嫦娥四號月背工作超三年 狀態良好

現在,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正處在第44月夜休眠中,各系統狀態良好。截止到目前,嫦娥四號探測器的工作時間已經超過了3年,可以說是超期服役。那它現在的狀態如何?未來還會有哪些任務呢?

嫦娥四號探測器於2019年1月3日成功軟著陸在月球背面南極-艾肯盆地,開展了人類歷史上首次月背探測。它攜帶了全景相機、紅外成像光譜儀等6台有效科學載荷,對月背地形地貌、月壤成分等進行了詳細探測,並獲取了超過3800G科學數據。

探月任務最新發現:最大撞擊盆地成分異常物質主要來自月殼 - 天天要聞

嫦娥四號任務地面應用系統副總設計師 任鑫:玉兔二號拍攝的高分辨照片上看到有很多典型的地貌,比如說一些新的撞擊坑,(直徑)可以到幾十米甚至幾十厘米這樣的量級,另外還有許多大大小小的石塊。

探月任務最新發現:最大撞擊盆地成分異常物質主要來自月殼 - 天天要聞

截至目前,玉兔二號月球車已經在月球背面累計行駛1239.88米,在行走過程中,拍攝到了多個不同時期形成的地形地貌,這也為我們進一步認識月球提供了更多的線索。後續,月球車還將繼續向著陸點的西北方向行進,獲取更多有效的探測數據。

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編輯 實習編輯 高悅

流程編輯 劉偉利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自拍不是臭美!研究證明:經常自拍,可解鎖這3大硬核好處→ - 天天要聞

自拍不是臭美!研究證明:經常自拍,可解鎖這3大硬核好處→

先問大家一個問題:你會經常在朋友圈或社交平台上隨手曬自拍照嗎?說到自拍,在如今的時代,這已經是極為日常的一件事情了。作為一種記錄的手段,任何事情都能成為我們自拍的理由,旅遊留念、健身房打卡甚至只是平常出門散步,我們也可以自拍一張。
柳州發現3萬年前古墓,女性墓主蜷縮長眠,牙齒萬年不腐 - 天天要聞

柳州發現3萬年前古墓,女性墓主蜷縮長眠,牙齒萬年不腐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後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時也便於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堅持創作的動力~文|徐 來編輯|徐 來《——【·前言·】——》廣西柳州鳳岩遺址,又挖出一具3萬年前古人骨骼。
純國產!經典計算機和量子計算機取得突破,3C6000系列晶元有多強 - 天天要聞

純國產!經典計算機和量子計算機取得突破,3C6000系列晶元有多強

長期以來,中國在高科技領域的發展深受西方技術的影響,學習和借鑒一直是發展的主旋律。然而,中國的科研團隊在學習的過程中,也從未停止自主研發的腳步,並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近期,西方媒體紛紛報道,中國在經典計算機和量子計算機領域均實現了重大突破
234億元!科研投入創新高,螞蟻AI再進化 - 天天要聞

234億元!科研投入創新高,螞蟻AI再進化

6月30日,螞蟻集團發布的《2024年可持續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引發關注。從報告內容看,螞蟻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在實施三年後,進行了整體刷新,AI是一大關鍵詞,聚焦場景包括醫療服務、理財服務等。技術始終是螞蟻戰略的底色,《報告》顯示,螞蟻2024年科研投入高達234.5億元,連續三年研發投入佔比超營收10%,巨額...
當自然邂逅科技:植物醫生在央視「大國品牌」綻放東方美力 - 天天要聞

當自然邂逅科技:植物醫生在央視「大國品牌」綻放東方美力

在美妝行業沉迷「概念營銷」的當下,植物醫生以一項硬核專利撕開競爭裂口,自2014年與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攜手共建「中科昆植植物醫生研發中心」,十年砥礪前行,結下累累碩果,其核心成分石斛寡糖的發現,為肌膚抗衰難題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
動物園的狼倒斃水塘邊無人過問?相關方回應:已剖檢屬打架溺水,將製作標本 - 天天要聞

動物園的狼倒斃水塘邊無人過問?相關方回應:已剖檢屬打架溺水,將製作標本

6月28日,有網友反映山西省太原動物園有一頭狼死亡在水塘邊無人處理。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從動物園和園林局證實,已經過剖檢確定這頭狼是因為打架溺水死亡,園方會做成標本處理。>>>網友發視頻遊客詢問動物園的狼為啥倒斃水塘邊6月28日,網友發布時長21秒的現場視頻顯示,在動物園一處水塘邊,一頭狼疑似口部有血跡,屍體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