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發現有史以來最快的新星

2022年07月05日13:55:10 科學 1560

作者:Alfredo Carpineti

編譯:wuguanfy

天文學家發現有史以來最快的新星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ESO/M. KORNMESSER

新星是雙星系統中的一次明亮爆炸,白矮星正在從它的伴星那裡竊取物質。 這種材料被加熱到點燃並高速拋射出去,使這顆恆星比以前亮了很多。 與超新星不同,白矮星可以在新星事件中倖存下來並再次發生。 現在,天文學家已經看到了有記錄以來最快的新星。

大多數新星往往會在幾周內變亮然後消失,但正如美國天文學會研究筆記中所報道的那樣,V1674 Hercules 不是通常的新星。 它在一天之內就消失了,而這只是它怪異的開始。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地球與太空探索學院的天體物理學家、項目負責人薩姆納·斯塔菲爾德教授說:「只有大約一天,之前最快的新星是我們在 1991 年研究的 V838 Herculis,它在大約兩三天內下降。」 ,在一份聲明中說。

新星的行為有點像迴響的鐘聲。 每 501 秒就有一次擺動,天文學家能夠在可見光和 X 射線中發現它。 2021 年 6 月 12 日,它是如此明亮,肉眼可見。 即使在首次觀察到新星一年後,這種擺動仍在繼續重複。

「最不尋常的是,這種振蕩是在爆發之前看到的,但當新星亮約 10 個等時,這種振蕩也很明顯,」共同作者、大型雙筒望遠鏡天文台的科學負責人 Mark Wagner 博士補充道。

「人們試圖解決的一個謎是,是什麼推動了這種周期性,你會在系統的亮度範圍內看到它。」

該物體最初是由來自日本的業餘天文學家 Seidji Ueda 發現的,並引起了科學家們的注意。 了解這些恆星爆炸,即使在這種極其罕見的情況下,也不僅僅是擴展我們對恆星的了解。 它還可以告訴我們這些事件如何影響太陽系的化學成分。

「我們一直在試圖弄清楚太陽系是如何形成的,太陽系中的化學元素是從哪裡來的,」斯塔菲爾德說。

「我們將從這顆新星中學到的一件事是,例如,這次爆炸產生了多少鋰。 我們現在相當確定,我們在地球上擁有的很大一部分鋰是由這類爆炸產生的。」

該系統還以某種方式塑造了噴射物質的流動,這表明天文學家必須研究更多關於 V1674 Hercules 的特殊系統。

雖然新星不是超新星,但它被認為是前兆。 對於每一顆新星,一些物質都會留在白矮星上,直到它變得太多並坍縮到自身上,從而形成 Ia 型超新星

資料來源:https://www.iflscience.com/fastest-nova-ever-recorded-spotted-by-astronomers-64059

天文學家發現有史以來最快的新星 - 天天要聞

作者:Alfredo Carpineti

Alfredo Carpineti博士,是IFLScience的特約撰稿人之一。他主要研究天文學、物理學和技術。他擁有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天體物理學博士學位和量子場與基本作用力碩士學位。他致力於與 STEM 中的不平等作鬥爭,並且是Pride in STEM (@PrideinSTEM)的主席和創始人,這是英國最大的慈善信託,致力於支持LGBTQ+和STEM領域內的人。他是一位狂熱的科學傳播者,以@TheAstroholic的綽號製作視頻和播客。

天文學家發現有史以來最快的新星 - 天天要聞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剛剛!中國電信和政府組建一家公司,這個公司來頭不小! - 天天要聞

剛剛!中國電信和政府組建一家公司,這個公司來頭不小!

近日,海南省政府與中國電信共同組建的海南數據產業服務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相信大家看到這都會好奇這家公司是幹什麼的?中國電信又有什麼大動作了嗎?下面我們就展開來聊聊吧,僅供參考哦!解決行業痛點。以往的中小企業想用現實數據來優化生產流程,卻面臨合
前國際古生物學協會主席、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邁克爾·本頓:貴州三疊紀化石群改寫地球生命演化認知|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 - 天天要聞

前國際古生物學協會主席、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邁克爾·本頓:貴州三疊紀化石群改寫地球生命演化認知|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

7月5日下午,在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傳承地質魅力·續寫文明華章——推動地質公園與生態文化多樣性融合發展」主題論壇上,前國際古生物學協會主席、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Michael J. Benton(邁克爾·本頓)教授圍繞「三疊紀化石
非洲地下的深層地球脈衝正在撕裂非洲大陸 - 天天要聞

非洲地下的深層地球脈衝正在撕裂非洲大陸

地幔的垂直運動是導致地球表面發生大規模地質變化的驅動力之一。這些地幔上升流,有時被稱為地幔柱,被認為在一些重大的地質轉變(例如大陸漂移)中發揮著作用。目前,在非洲大陸地下發現了一種類似、微妙卻意義重大的現象。
科學家首次目睹海底「慢滑」地震 - 天天要聞

科學家首次目睹海底「慢滑」地震

科學家首次直接觀察到在主要水下斷層帶釋放構造應力過程中發生的慢滑地震。此次漸進式地震事件在穿過日本海岸附近易引發海嘯的斷層段時被追蹤,該斷層段似乎起到了天然的緩衝作用,吸收了壓力。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研究人員將這一現象比作一條斷層線沿著
「倪四道院士預測廣東將有8級地震」系謠言 - 天天要聞

「倪四道院士預測廣東將有8級地震」系謠言

近日,一張「院士預測廣東將發生8級以上大地震」的截圖在網路上流傳。截圖顯示,名稱為「倪四道」的用戶稱,團隊預測8個月內,將會在一經緯度位置(位於廣東)出現八級以上地震。
「鳥中大熊貓」現身桂林! - 天天要聞

「鳥中大熊貓」現身桂林!

【來源:廣西台新聞910】近期,陽朔縣林業局工作人員通過桂林灕江站了解到,在海洋山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安裝的監測系統,發現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頸長尾雉的身影。白頸長尾雉不僅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還是中國特有珍稀鳥類,被稱為鳥類中的「大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