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發現的巨量稀土資源,對中國產生不了什麼影響

2022年07月05日12:40:18 科學 1760

土耳其最近放了個大衛星,據《土耳其日報》的報道,位於土耳其西北部的埃斯基謝希爾省發現大量稀土資源,礦床約含6.94億噸稀土。土耳其礦業及金屬出口商聯合會成員梅京·切金奇稱,土耳其發現的稀土儲量足以滿足世界1000年的需求。

土耳其發現的巨量稀土資源,對中國產生不了什麼影響 - 天天要聞

稀土,英文名稱Rare Earth,雖然叫土,其實是一種金屬,是鈧、釔、鑭系元素共17種金屬化學元素的合稱,稀土具有優良的光電磁特性,可以提高各種合金的戰術性能,也是電子、激光、超導等高科技的潤滑劑。

土耳其發現的巨量稀土資源,對中國產生不了什麼影響 - 天天要聞

據說,美軍每生產一架F35戰鬥機,都需要消耗417公斤的稀土產品,所以稀土有工業黃金的美稱。

根據美國地質勘探局的數據,2020年全球稀土礦儲量為1.2億噸,中國稀土礦儲量為4400萬噸,佔全球儲量的36.67%。除了中國,美國、俄羅斯、印度也有大量的稀土礦儲量。

而產量方面,我國也是第一,佔全球稀土總產量的60.0%。

土耳其這新發現的6.94億噸稀土,是不是會對中國的稀土產業造成衝擊了?

不會。

中國的稀土保衛戰

美國的稀土含量是世界第二,但美國並不開採自己的稀土,而是從中國進口。

因為稀土開採冶煉的污染特別大。需要用大量的濃硫酸才能從礦土中提純出稀土金屬。稀土生產背後,是大量包含有毒化學品和低水平放射性廢物的濃稠液體。

早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美國就已經停止開採自己國內的稀土礦了。甚至將自己國內的稀土探明儲量列為了國家機密,不再向外公布。

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稀土出口國,以23%的稀土資源承擔了世界90%以上的市場供應。

土耳其發現的巨量稀土資源,對中國產生不了什麼影響 - 天天要聞

但缺乏管控的稀土礦,遭到了濫采濫挖。

土耳其發現的巨量稀土資源,對中國產生不了什麼影響 - 天天要聞

八十年代末開始出口時,稀土的價格可以保持在1萬美元/噸。

到了2002年,稀土的出口價格硬生生降到了3600美元/噸。

寶貴的稀土賣成了白菜價。

2006年,國家開始意識到稀土流失問題,開始重拳治理稀土行業的濫采濫挖、環境破壞等問題,並提高了稀土出口關稅。

有礦不採的美國等西方國家已經習慣了便宜量管夠的中國稀土,對中國政府的管控措施非常不滿,2012年向WTO發起對中國的訴訟,控訴中國對稀土出口的保護政策。

中國WTO敗訴後,開始轉變思路,在稀土提煉和研發方面進行了大規模投入。

經過多年的努力,中國掌握了所有稀土加工生產關鍵技術。中國擁有的稀土提煉方面相關的專利數量是全球第一。稀土的開採、加工等全領域的第一名都是中國企業。

土耳其發現的巨量稀土資源,對中國產生不了什麼影響 - 天天要聞

而且中國生產出來的稀土,更多的被中國的高科技工業生產給消化了。中國已經開始從全世界進口稀土,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稀土進口國,也是世界最大的稀土消耗國。例如電動汽車、電子產品都需要的永磁體,87%都是中國生產。

土耳其發現的巨量稀土資源,對中國產生不了什麼影響 - 天天要聞

中國控制稀土產業鏈後,美國為了防止被卡脖子,拜登總統不得不再次重啟了芒廷帕斯礦山。

土耳其發現的巨量稀土資源,對中國產生不了什麼影響 - 天天要聞

土耳其稀土會和中國形成競爭嗎

20年前,中國在稀土產業上的優勢是儲藏。

20年後的今天,中國的優勢是全球壓倒性的、領先世界10至15年的冶煉加工能力。

目前全世界對稀土的需求量每年大約12萬噸,就按目前的儲量開採也完全夠世界使用近1000年。

土耳其這次發現的稀土礦,在埃斯基謝希爾省。這個省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附近,面積約有1.3萬平方公里。

這麼大點地方,能扛得住稀土開採帶來的高污染嗎?能有技術積累來完成冶煉和加工嗎?

美國、俄羅斯都有豐富的稀土儲量,但最終還是選擇從中國進口稀土產品。

土耳其的稀土礦,可能更大的意義是讓中國多了一個原料進口來源吧。

土耳其發現的巨量稀土資源,對中國產生不了什麼影響 - 天天要聞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剛剛!中國電信和政府組建一家公司,這個公司來頭不小! - 天天要聞

剛剛!中國電信和政府組建一家公司,這個公司來頭不小!

近日,海南省政府與中國電信共同組建的海南數據產業服務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相信大家看到這都會好奇這家公司是幹什麼的?中國電信又有什麼大動作了嗎?下面我們就展開來聊聊吧,僅供參考哦!解決行業痛點。以往的中小企業想用現實數據來優化生產流程,卻面臨合
前國際古生物學協會主席、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邁克爾·本頓:貴州三疊紀化石群改寫地球生命演化認知|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 - 天天要聞

前國際古生物學協會主席、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邁克爾·本頓:貴州三疊紀化石群改寫地球生命演化認知|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

7月5日下午,在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傳承地質魅力·續寫文明華章——推動地質公園與生態文化多樣性融合發展」主題論壇上,前國際古生物學協會主席、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Michael J. Benton(邁克爾·本頓)教授圍繞「三疊紀化石
非洲地下的深層地球脈衝正在撕裂非洲大陸 - 天天要聞

非洲地下的深層地球脈衝正在撕裂非洲大陸

地幔的垂直運動是導致地球表面發生大規模地質變化的驅動力之一。這些地幔上升流,有時被稱為地幔柱,被認為在一些重大的地質轉變(例如大陸漂移)中發揮著作用。目前,在非洲大陸地下發現了一種類似、微妙卻意義重大的現象。
科學家首次目睹海底「慢滑」地震 - 天天要聞

科學家首次目睹海底「慢滑」地震

科學家首次直接觀察到在主要水下斷層帶釋放構造應力過程中發生的慢滑地震。此次漸進式地震事件在穿過日本海岸附近易引發海嘯的斷層段時被追蹤,該斷層段似乎起到了天然的緩衝作用,吸收了壓力。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研究人員將這一現象比作一條斷層線沿著
「倪四道院士預測廣東將有8級地震」系謠言 - 天天要聞

「倪四道院士預測廣東將有8級地震」系謠言

近日,一張「院士預測廣東將發生8級以上大地震」的截圖在網路上流傳。截圖顯示,名稱為「倪四道」的用戶稱,團隊預測8個月內,將會在一經緯度位置(位於廣東)出現八級以上地震。
「鳥中大熊貓」現身桂林! - 天天要聞

「鳥中大熊貓」現身桂林!

【來源:廣西台新聞910】近期,陽朔縣林業局工作人員通過桂林灕江站了解到,在海洋山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安裝的監測系統,發現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頸長尾雉的身影。白頸長尾雉不僅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還是中國特有珍稀鳥類,被稱為鳥類中的「大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