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項目泡湯,曾受特朗普親自背書,登月航天服得去租

2022年07月04日18:31:03 科學 1906

6月初,美國NASA發布了新一代艙外航天服的競標結果,公理航天公司和柯林斯公司入圍。這個決定,在馬斯克的擁躉當中引發了一陣怒火。因為馬斯克的載人龍飛船,採用了自行研製的新一代艙內航天服,並且正在以此為基礎,研發新一代艙外航天服。

NASA項目泡湯,曾受特朗普親自背書,登月航天服得去租 - 天天要聞

為什麼NASA這次沒選馬斯克?

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對於這個叫做「探索艙外活動服務」的項目,馬斯克根本就沒去投標。

其實,「探索艙外活動服務」宇航服項目並不是一筆小生意,它從屬於NASA當前的載人航天總體規劃。

NASA項目泡湯,曾受特朗普親自背書,登月航天服得去租 - 天天要聞

NASA現在有兩個領域涉及到載人飛行。第一個當然是月球探索,第二個依然是近地軌道航天飛行。其實NASA對這兩個領域都有很深的技術積累。但是距離上次美國人離開月球表面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幾十年,月球宇航服的功力都荒廢得差不多了。

NASA項目泡湯,曾受特朗普親自背書,登月航天服得去租 - 天天要聞

在月球軌道附近和月球表面,早已經脫離了地球大氣層的保護,宇宙射線和高能粒子,將會毫無阻擋地轟擊在航天服表面。所以,月球探索用的艙外航天服,需要更強的防護能力,同時又要保證宇航員的正常操作,無論是在月球表面,還是在所謂的月球門戶空間站外面。當然在月球表面還有更複雜的要求,宇航員們雖然有高大上的身份,但是一旦降落,他們就是新時代的搬磚工,需要在月球表面親手從事土方工程。航天服需要陪著他們摸爬滾打,還不能漏氣。難度是可想而知的。

特朗普時期的航天服哪兒去了?

新一代航天服的研製,其實早在2007年就開始了。到目前為止已經花了4億多美元。要想研製成功,至少還得花6億2500萬美元。考慮到艙外航天服相當於一艘單人宇宙飛船,這筆錢也不算太過分。這項研製工作一直在取得進展,特朗普政府期間,NASA就推出了「探索艙外活動服務」航天服的樣品,並且由一名女性工程師上台演示。

NASA項目泡湯,曾受特朗普親自背書,登月航天服得去租 - 天天要聞

但是到了拜登政府期間,事情發生了變化。因為各種各樣的官僚主義問題,加上撥款不足,「艙外活動服務」航天服已經不可能趕上2024年節點了,也就是特朗普政府確定的載人重返月球時間。當然,「艙外活動服務」並不是唯一拖後腿的項目,從火箭、飛船到著陸器,基本都要推遲。

既然美國人的「舉國體制」不管用,那麼,就換一種適合美國社會的辦法吧。2021年,NASA正式放棄自己開發「艙外活動服務」,再次走上「造不如買、買不如租」的道路。把航天服的有關技術轉讓給商業企業,由企業自己製造和維護,NASA需要的時候,就向他們租用,如同今天租用馬斯克的飛船進入國際空間站一樣。

NASA項目泡湯,曾受特朗普親自背書,登月航天服得去租 - 天天要聞


當然,NASA並不是唯一的租客。中標的公司還可以把艙外航天服租給其他用戶,這些人穿著航天服進入宇宙,是去看風景,還是去做實驗,都沒有啥不可以。

中標的公理公司是一個皮包公司嗎?

中標的兩家企業當中,柯林斯公司是美國的傳統航空航天大型承包商,技術嫻熟經驗豐富。但公理公司幾乎就是個皮包公司,它從NASA拿到了國際空間站商業化的合同之後,一方面向太空探索技術公司購買了商業飛行服務,另一方面向歐洲泰雷斯公司訂購空間站的新艙段。自己就打算專心做運營了。但NASA在中標文件中指出,公理公司提供了「一個強有力的商業化計劃,詳細的私人投資戰略」。或許這才是今天的NASA最看重的事情吧。公理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邁克爾·薩弗雷迪尼則公開表示:「我們有許多客戶已經想進行太空行走。」

NASA項目泡湯,曾受特朗普親自背書,登月航天服得去租 - 天天要聞


「許多客戶」當中,NASA肯定是最大的一個。根據計劃推算,到2034年前,NASA的航天服租金可能累計達到34億美元之多。

至於馬斯克為啥沒去投標,目前並沒有公開的報道。我們合理推測,這筆錢對今天的馬斯克來說,可能是太少了。如果僅僅討論載人航天領域,馬斯克最優先的事情,應該是把「星艦」迅速完善起來,讓它能夠載人飛行,能夠從地球飛到月球,能夠降落在月球表面,然後重新起飛和月球門戶空間站對接。這其中涉及到的研製經費和運營經費,要比宇航服多太多了。要知道,僅僅是星船改造成月球著陸飛船這一項,馬斯克就拿到了29億美元的研製合同款,後續的運營費用還沒算在內。

NASA項目泡湯,曾受特朗普親自背書,登月航天服得去租 - 天天要聞

「艙外活動服務」到底多少錢一件,或者說多少錢才能穿一次,目前還沒有數據公布。但到6月底,NASA還沒有向兩家中標企業提供哪怕一分錢。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量子力學如此詭異,是不是意味著我們的人生毫無意義? - 天天要聞

量子力學如此詭異,是不是意味著我們的人生毫無意義?

量子力學,這門描述微觀粒子行為的物理學分支,以其獨特的理論和實驗結果,顛覆了人們對物質世界傳統認知的局限。量子力學中的疊加態和糾纏態等現象,以其超越日常經驗的詭異特性,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不僅如此,這些現象在哲學層面也引發了深遠的思考,
明天,人工增雨! - 天天要聞

明天,人工增雨!

經歷了連續幾天的高溫終於雨要來啦~就在剛剛徐州氣象發布人工增雨作業公告將於6月21日上午到6月21日夜間擇機開展人工增雨作業具體情況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來源丨徐州發布、徐州氣象一審丨蘋果二審丨李璇三審丨仝勛監製丨劉礫總監製丨魯曉波「無線睢寧」商務合作:13815355808(微信同號)點和擴散一下...
上市公司3萬噸鈉電項目獲批 - 天天要聞

上市公司3萬噸鈉電項目獲批

上市公司3萬噸鈉電項目獲批作者:劉澤排版:點點起點鈉電關注到,6月19日,湖北虹潤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申報的「湖北虹潤鈉離子電池材料項目」獲葛店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批複。據了解,該項目總投資3.
武大博士畢業生高晟俊將前往極地科考站工作:能忍受寒冷和孤獨 - 天天要聞

武大博士畢業生高晟俊將前往極地科考站工作:能忍受寒冷和孤獨

6月20日,武漢大學2024年畢業典禮在九一二操場舉行。值得注意的是,儀式前,測繪學院博士畢業生高晟俊獲得了學校專門為其定製的學位服,在校徽下綉上他的武大學號。 高晟俊。圖/武漢大學微博 同日,高晟俊告訴九派新聞,他今年35歲,即將前往極地科考站工作,延續科考生活。 他對極地測繪的興趣源於武漢大學中國南極測...
人這輩子,最頂級的認知:要有「祛魅」思維 - 天天要聞

人這輩子,最頂級的認知:要有「祛魅」思維

01近些年,網路上出現了一個熱詞,祛魅。百度百科的解釋是,對於科學和知識的神秘性、神聖性、魅惑力的消解。說得直白一點,就是站在客觀、理性的角度思考問題。就拿學歷來說,有人提出了一個觀點,要對學歷祛魅。意思是,我們要正確看待學歷,而不能認為學
擁抱「科學的春天」 大灣區躋身全球頂尖科技集群 - 天天要聞

擁抱「科學的春天」 大灣區躋身全球頂尖科技集群

伴隨著新質生產力成為各界的熱詞,一個新的「科學春天」正在到來。在粵港澳大灣區著力邁向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的過程中,創科已然成為最重要的賦能者之一。在「機遇灣區」走訪活動中,創科也成為政產學研都無法繞開的一個關鍵詞。
植物如何抵抗和適應氣候變化?科學家最新研究揭秘機制 - 天天要聞

植物如何抵抗和適應氣候變化?科學家最新研究揭秘機制

中新網北京6月19日電(記者 孫自法)在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地球上的植物是如何抵抗和適應的,長期以來頗受學界關注和持續開展研究。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6月19日向媒體發布信息說,該所科研團隊和美國高校等科研同行最新合作研究發現,儘管氣候變暖導致植物生長季節延長,但植物仍能保持葉片生長和衰老時間的穩定平...
為你喝彩|風雲歲月:張鵬與中國氣象衛星的精準探索 - 天天要聞

為你喝彩|風雲歲月:張鵬與中國氣象衛星的精準探索

自1970年國家開始上馬風雲衛星工程,至2023年風雲三號07星的輝煌升空,中國氣象衛星的發展歷程已跨越了近半個世紀的風雨兼程。50多年來,風雲氣象衛星不僅見證了中國氣象預報技術的飛躍,也從早期的粗略預測逐步邁向了今日的精準預報。這一變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