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R | 西湖大學鞠峰組揭示微塑料污染對人工濕地菌群與脫氮功能的影響

2022年07月04日09:31:12 科學 1240

編輯:楊祥宇 校對:張璐

微(納)塑料,是指粒徑範圍從幾十納米到幾毫米的塑料顆粒、薄膜、碎片、球團以及紡織纖維,其分散於環境介質中,肉眼往往難以分辨。2004年,發表在Science期刊的文章「Lost at SeaWhere Is All the Plastic?」首次提出了微塑料的概念。2014年,首屆聯合國環境大會上指出,要對環境微(納)塑料進行特別關注。在2015年第二屆聯合國環境大會上,微(納)塑料污染被列入環境與生態科學研究領域的第二大科學問題,成為與全球氣候變化、臭氧耗竭等並列的重大全球環境問題。

人工濕地(Constructed Wetlands)是模擬自然濕地凈水過程的一種污水處理系統,兼具景觀美化功能。微生物是人工濕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污染物的降解轉化主要由微生物完成。濕地系統被認為是攔截微(納)塑料進入水體的理想屏障——微(納)塑料隨污水進入人工濕地可被攔截在其中,減輕下游水生態系統的污染。但長期累積的微(納)塑料會對人工濕地中的微生物產生怎樣的影響?在微(納)塑料的持續影響下,人工濕地的污水處理功能又是否會發生變化?

日前,西湖大學工學院鞠峰課題組與重慶大學環境學院陳一課題組開展合作研究,利用人工濕地小試裝置模擬濕地凈水系統,聚焦濕地微生物組及系統的脫氮過程,運用高通量測序和網路分析等分子生態學與生物信息學方法解析了

在濕地系統內,不同粒徑不同濃度的微(納)塑料在累積過程中微生物群落結構的動態變化規律及微生物氮代謝功能的響應。
此項研究成果於5月19日發表在環境領域國際頂級期刊《Water Research》,第一作者為西湖大學訪問學生、重慶大學環境學院博士生楊祥宇和西湖大學張璐博士,通訊作者為西湖大學工學院鞠峰教授和重慶大學環境學院陳一教授。

WR | 西湖大學鞠峰組揭示微塑料污染對人工濕地菌群與脫氮功能的影響 - 天天要聞

濕地系統是攔截微納塑料進入水體的理想屏障

人工濕地作為污水處理系統或河岸緩衝區,被認為是防止污染物進入開放水域的一道重要屏障。大量真實存在於各種環境介質中的微(納)塑料,通過污水排放和雨水沖刷不斷彙集到污水系統和地表徑流,最後會流經濕地系統得到攔截和凈化後進入下游水體。重慶大學陳一教授團隊通過前期研究證實,人工濕地具有良好的微塑料(96.7%-99.6%,DOI: 10.1016/j.watres.2022.118430)及納米粒徑顆粒(83.8%-86.6%,DOI: 10.1016/j.jhazmat.2019.121376)攔截能力。

WR | 西湖大學鞠峰組揭示微塑料污染對人工濕地菌群與脫氮功能的影響 - 天天要聞

圖1 人工濕地實驗裝置實物與示意圖

鞠峰科研團隊聯合陳一教授團隊在校際合作框架搭建之際,共同開展了對人工濕地系統微(納)塑料累積過程中,氮轉化、微生物群落動態演替和構建模式的響應機制探究工作,以期提升人工濕地在水體微(納)塑料污染控制方面的應用潛力。

微納塑料累積對濕地系統脫氮效能的影響

脫氮是人工濕地重要的凈水過程,主要由硝化和反硝化等功能微生物協同作用去除污水中的氮,以防止水體富營養化。研究團隊發現,短期毫/微米粒徑塑料顆粒累積可促進濕地系統硝化過程,但長期累積會產生負面影響,且影響程度隨塑料顆粒粒徑減小而增強;納米粒徑塑料累積則始終對濕地系統硝化過程具有抑制作用。而對於反硝化過程,毫/微米級塑料顆粒積累表現出促進作用,但納米塑料會抑制反硝化過程,造成(亞)硝酸鹽累積,不過有趣的是這種負面影響會在濕地系統適應後逐步消失。針對上述觀察到的濕地脫氮效能變化,研究團隊進一步對濕地微生物群落的響應機制進行探究。

WR | 西湖大學鞠峰組揭示微塑料污染對人工濕地菌群與脫氮功能的影響 - 天天要聞

圖2 人工濕地脫氮效能變化

微納塑料累積對濕地微生物組的影響

通過對300天實驗期間濕地系統微生物的採樣分析發現,微生物群落結構隨著微(納)塑料的積累而發生明顯變化。總體上,微(納)塑料在濕地系統中長期積累可導致微生物豐富度和多樣性下降。塑料粒徑和濃度均會影響對生物膜微生物群落的干擾程度,其中粒徑因素的影響大於濃度因素。

WR | 西湖大學鞠峰組揭示微塑料污染對人工濕地菌群與脫氮功能的影響 - 天天要聞

圖3 濕地系統微生物群落多樣性變化

基於對微生物群落的共現網路分析發現,在從微米到納米尺度的塑料處理條件下,微生物共生模式(特別是物種分離)並非隨機改變,而是受塑料顆粒粒徑和濃度共同調控。微(納)塑料使濕地系統微生物共現網路模式表現出「小世界」屬性;同時脫氮功能微生物與其他微生物的共現程度增加,即可能互作更為密切,表明濕地系統中脫氮功能微生物在微(納)塑料的干擾下,可能通過相互作用關係的改變適應其生態位變化。

WR | 西湖大學鞠峰組揭示微塑料污染對人工濕地菌群與脫氮功能的影響 - 天天要聞

圖4 濕地系統脫氮功能微生物與其他微生物的共現網路

通過分析濕地系統中細菌群落的動態演替規律,研究團隊發現納米塑料對大部分硝化細菌(如NitrospiraNitrosomonas)均表現出顯著抑制作用,但對多數反硝化細菌並無明顯影響;毫米和微米塑料處理組中的大部分硝化細菌(如NitrospiraNitrosomonas)和反硝化細菌(如DechloromonasThaueraZoogloea)丰度在塑料累積後期呈現上升趨勢。

WR | 西湖大學鞠峰組揭示微塑料污染對人工濕地菌群與脫氮功能的影響 - 天天要聞

圖5 濕地系統微生物動態演替情況

最後,研究團隊基於微生物群落16S核糖體RNA基因組成對氮代謝過程進行功能預測分析,發現反硝化酶基因(EC 1.7.2.1, EC1.7.2.5, EC1.7.2.4)在微米粒徑塑料處理中得到顯著富集,這再次表明較大粒徑的塑料對反硝化過程可能有促進作用。此外,固氮過程和亞硝酸鹽異化還原為氨過程的關鍵酶基因在納米塑料長期累積影響下丰度均被削減。

WR | 西湖大學鞠峰組揭示微塑料污染對人工濕地菌群與脫氮功能的影響 - 天天要聞

圖6 微生物氮代謝功能預測

該研究實驗歷時300天,通過長時間尺度研究對模擬污水處理的工程系統進行了效能及微生物群落響應的全面剖析。研究結果提供了塑料顆粒對人工濕地污水處理效能改變的重要證據,深入揭示了其背後的微生物群落響應機制,為管理和優化微(納)塑料影響下的人工濕地和其他水處理工程系統提供了重要思路。

課題組簡介與招聘信息

環境微生物組學研究環境中全部微生物及其遺傳信息,其方法學基礎與理論拓展應用是國際學術前沿和熱點,關鍵科學問題包括:1)如何全面高效定量識別微生物群落?2)群落如何構建並決定功能? 3)功能如何精準設計與靶向調控?西湖大學環境微生物組與生物技術實驗室(Environmental Microbiome and Biotechnology Laboratory, EMBLab)研究興趣包括:1)環境生物技術與合成微生物組學;2)微生物群落構建機制與功能原理;3)抗生素耐葯組形成機制與風險阻控;4)新污染物(塑料與藥物)的降解轉化機制及健康效應。

實驗室目前招聘博士後 3 名:塑料降解、污廢水資源化、微生物組、病毒組、耐葯組任一方向。科研助理崗位:微藻水處理、微生物學、生物信息學、新污染物、環境DNA方向,歡迎大家與我們聯繫。

聯繫郵箱: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課題組負責人簡介

鞠峰教授

WR | 西湖大學鞠峰組揭示微塑料污染對人工濕地菌群與脫氮功能的影響 - 天天要聞

鞠峰,西湖大學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環境微生物組與生物技術實驗室負責人,浙江省海岸帶環境與資源研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目前擔任中國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Front Microbiol、Eng Life Sci 等SCI期刊編委,以及Crit Rev Environ Sci Technol、J Environ Sci、Environ Sci Ecotechnol、The Innovation、iMeta等期刊青年編委。曾擔任加拿大自然科學與工程理事會(NSERC)國際評審專家。2015年獲香港大學工學博士學位,2015-2018年在瑞士聯邦水科學與技術研究所 (EAWAG) 從事微生物生態與抗生素耐藥方向博士後研究,2018年至今在西湖大學擔任特聘研究員。曾獲中國工程院院刊 Engineering「編委年度貢獻獎」(2021)、中國生態學會「水雲天微生物生態青年科技創新獎-特等獎」(2018)、香港科學會「青年科學家獎」(2016)、香港大學「傑出研究生獎」(2015)。近三年主持或參與國家級或省部級科研項目 4 項;目前參編中英文專著4本,在ISME J、Adv Sci、Microbiome 、Environ Sci & Technol、Water Res 等知名學術期刊發表論文50餘篇,引用 3800餘次。

iMeta簡介 高引文章 高顏值繪圖imageGP 網路分析iNAP

iMeta網頁工具 代謝組MetOrigin 美吉雲乳酸化預測DeepKla

iMeta綜述 腸菌菌群 植物菌群 口腔菌群 蛋白質結構預測

10000+:菌群分析 寶寶與貓狗 梅毒狂想曲 提DNA發Nature

為鼓勵讀者交流快速解決科研困難,我們建立了「宏基因組」討論群,己有國內外6000+ 科研人員加入。請添加主編微信meta-genomics帶你入群,務必備註「姓名-單位-研究方向-職稱/年級」。高級職稱請註明身份,另有海內外微生物PI群供大佬合作交流。技術問題尋求幫助,首先閱讀《如何優雅的提問》學習解決問題思路,仍未解決群內討論,問題不私聊,幫助同行。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腦圖譜大科學計劃時機已來!中國科學家十項成果給大腦繪高清地圖 - 天天要聞

腦圖譜大科學計劃時機已來!中國科學家十項成果給大腦繪高清地圖

人類大腦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組織,要理解大腦的工作原理首先要了解其中的細胞種類和神經聯接規律,近日中國科學家聯合發布系列成果給大腦繪製「高清地圖」。 7月10日深夜,中國科學家聯合發布介觀腦圖譜系列成果,實現從嚙齒類到靈長類大腦的跨越。10項成果以專題論文集的形式集中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細胞》《神經元》《發育...
國際突破!中大培育光子「雙胞胎」,輻射強度達單光子水平 - 天天要聞

國際突破!中大培育光子「雙胞胎」,輻射強度達單光子水平

7月9日,《自然》雜誌(Nature)在線發表中山大學物理學院王雪華、劉進教授團隊主導的最新研究成果。該團隊提出了一種全新的腔誘導自發雙光子輻射方案,在國際上率先實現與單光子輻射強度相當的自發雙光子輻射,研發出保真度高達99.4%的按需觸發
微型肝臟,是未來希望,還是科技烏托邦 - 天天要聞

微型肝臟,是未來希望,還是科技烏托邦

文︱陸棄隨著全球器官移植需求持續攀升,傳統器官捐獻嚴重不足的問題愈發凸顯。美國初創企業LyGenesis推出了一個令人振奮的創新方案:通過將供體肝細胞注射至患者體內淋巴結中培育「微型肝臟」,嘗試在患者自身體內製造可替代肝臟功能的器官。
「軟黃金」冬蟲夏草,你真的了解嗎? - 天天要聞

「軟黃金」冬蟲夏草,你真的了解嗎?

冬蟲夏草千年傳承的滋補良藥採藥人的尋覓自公元780年起冬蟲夏草便以其獨特的藥用價值被載入史冊從《藏本草》到《中國藥典》均有記載李時珍更將其譽為「人身不老葯」贊其兼具蟲之陽剛與草之陰柔成為中藥中獨一無二的「陰陽同補」聖品享有「東方聖草」「葯中
【鏈博傳奇】中國中車:塑軌道之「鏈」,與世界同行 - 天天要聞

【鏈博傳奇】中國中車:塑軌道之「鏈」,與世界同行

中國中車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中車」)是中國軌道交通裝備領域的「鏈」主企業,是全球規模領先、品種齊全、技術一流的高端裝備製造商和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清潔能源裝備骨幹企業。當前,中國中車搭建了世界領先的軌道交通裝備產品技術研發平台,構建了完整的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體系,開創了軌道交通裝備和清潔能源裝...
全國AI精英宜賓對決 長江首城創新大賽點燃人工智慧新引擎 - 天天要聞

全國AI精英宜賓對決 長江首城創新大賽點燃人工智慧新引擎

中新網四川新聞7月11日電(吳平華 楊錦 )智匯長江首城,共享成長價值,10日,由宜賓市科學技術局、宜賓市數據局、宜賓市高鐵南片區開發建設指揮部辦公室聯合主辦,北京中關村信息穀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承辦的「長江首城宜創匯」協同創新大賽人工智慧
地質隊日記:塔克拉瑪干腹地,沙丘下出現巨大的圓形結構 - 天天要聞

地質隊日記:塔克拉瑪干腹地,沙丘下出現巨大的圓形結構

記錄人:劉哲,西部油氣地質勘查第六分隊 / 塔里木盆地沙地淺層剖面組成員時間:2023年5月10日地點: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庫車–民豐剖面中段那是一次平常不過的地震波剖面測線任務,我們團隊負責在塔克拉瑪干腹地沿一條南北走向布點,配合衛星圖像
電機基礎標準:GB/T 14711 標準狀態及修訂情況 - 天天要聞

電機基礎標準:GB/T 14711 標準狀態及修訂情況

在電氣設備領域,中小型旋轉電機作為工業生產、日常生活等場景的重要動力設備,其安全性能至關重要。隨著電機製造技術的飛速發展,新材料、新工藝不斷應用於電機生產;同時,電機的應用場景也日益多樣化,在新能源、智能製造等新興領域的需求持續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