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5年前後登陸火星的偉大夢想,是個令數億中國人歡欣鼓舞的消息。然而卻很少有人考慮到,為什麼我們偏偏是火星,而不是同為「鄰居」,距離地球還要更近的金星?
事實上,去金星上探索歷史上並不是沒人嘗試過,然而,這些計劃都無一成功,全部以毀滅和失敗而告終了。人類至今也不敢再招惹這顆「桀驁不馴」的行星,甚至將它稱為太陽系最恐怖的星球之一。
人類在金星上,究竟發現了什麼可怕的東西?
比起火星來,金星數據上更像地球
要是光看金星的數據,地球的姐妹星真可謂是名副其實。金星的直徑為12100公里,是地球直徑的95%,而火星的直徑僅為地球的一半。金星的質量48.7萬億億噸,是地球的81.5%,火星的質量僅為地球的11%。
在金星上,重力幾乎和地球上相差無幾,而火星上,重力僅為地球的1/3,也就是說你在地球上如果跳高能跳2米,到了火星上,一下能跳6米高。況且金星離地球最近時只有4000萬公里,遠遠小於火星的5400萬公里。而且金星上也有大氣,也有固定的溫度,各個方面與地球來說,是如此的相像,為什麼人類不先探索金星而要捨近求遠地先去火星呢?
古代的金星研究
早在我國古代,聰明的先人們就已經關注到了這顆行星,稱之為太白,當金星早上出現在東方時,稱之為啟明,晚上出現在西方時稱之為長庚。到了西漢年間,著名的史學大家司馬遷在《史記·天官書》一書中結合了自己的觀測,記載道人們常說的太白星確實為白色,而在五行當中,白色屬金,所以正式命名它為金星。
到了公元1032年,波斯的天文學家阿維森納第一次觀測:有個小黑點一樣的物體從太陽的表面經過。而這個觀測就是著名的金星凌日現象。阿維森納突然意識到,這個觀測可能意味著金星相比地球來說,距離太陽更近。後來在12、13世紀,西方又有多名天文學家都觀測到了同樣的現象,證明了阿維森納的觀點十分正確。
到了17世紀,出現了一個使用天文望遠鏡的天才,這就是義大利著名物理學家伽利略。他把他的高倍望遠鏡對準金星進行觀測時,發現金星和月亮一樣,也會有著陰晴圓缺的變化,當金星的距角最大時,它呈現半圓形;離太陽最近時顯示新月或滿月的圓形。只有金星環繞太陽運轉才有這種可能。這就與教會常說的地心說產生了很大的分歧。如果地球是宇宙的中心,那麼我們應該看到的是金星繞著地球旋轉啊,可是現實情況卻是金星繞著太陽旋轉。這使得伽利略開始重新審視地心說,並否定了這種觀點,從而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說。可以說,對於金星的觀察,徹底改變了人類對於天文學的觀點,甚至推動了自然科學往前進步了一大截。
到了1761年,俄羅斯學者羅蒙諾索夫首次發現了金星的大氣層,德國天文學家施洛特後來經過觀測和推算證實了這一發現。人們也因此對著金星有著更多的期待。科學家們甚至估算出金星的自傳周期也為24小時,甚至不少科學家認為金星和地球有那麼多的相似,也許上面也有生命,甚至有跟我們一樣的智慧生物。金星人的傳說更是當時科幻小說中的主流。
然而,當人類有了太空探測器之後,發現的一切令科學界大跌眼鏡。
貌似神離的兩兄弟
1961年2月12日,人們發射了第一顆金星探測衛星金星1號,隨後蘇聯和美國向金星發射了30多個探測器。1982年,蘇聯金星13號探測器首次突破了層層阻礙,第一次順利降落到了金星表面,終於揭開了這顆離地球最近鄰居的神秘面目。
金星上不僅有大氣,而且是密度極高的大氣層。大氣質量是地球的93倍,其表面壓力更是地球表面壓力的92倍,基本相當於在地球上深海1000米左右的海洋壓力。甭說是人了,就是地球上的一些小型潛水艇,上去都被壓著碎片。
這還不算完,由於金星大氣成分中96.5%都是二氧化碳,形成了整個太陽系中最為強烈的溫室效應,其表面溫度足足達到了462°C,足可以讓鋼鐵溶化。
咱們做個對比,您就更了解了,水星離太陽更近,最高溫度也只有420°C。
金星到太陽的距離約是水星的兩倍,所接收到的太陽輻射量只有水星的1/4,但卻有著地獄一般的高溫,在這一溫度下,別說是人了,就連細菌也毫無生存的可能。
如果覺得這樣的環境還不夠地獄的話,咱們再來說說金星上的氣候條件。
金星是太陽系唯一一個一天比一年還長的行星,它公轉需要225天,但自轉一周卻需要243天。濃密的大氣雲層頂端風速可高達每小時300km,每四五天就可以繞行金星一圈。這樣的風速是它自轉速度的60倍,而地球上最高的風速也只不過是地球自轉速度的10~20%。
金星表面還擁有167座直徑超過100千米的大型火山,在地球上,只有夏威夷大島上的複雜火山可以與金星火山媲美。
甚至,金星的火山有不少還在噴發,金星上不時地伴著刺眼的閃電和轟隆隆的雷聲。由於火山的噴發大氣層上方還會落下硫酸雨,不過由於溫度太高了,它們在距離地面25km的地方就會被完全蒸發了。
正是由於金星地獄一般的環境,金星13號運作了127分鐘就徹底報廢了,但它還是為人類傳回了迄今為止唯一的金星彩色照片。
可怕的溫室效應
為什麼體積、質量、大小、甚至距離太陽的距離都與地球差不多的金星會有著與地球截然不同的地獄環境呢?
科學家們也是眾說紛紜,科學界在2019年進行的一項模擬實驗提出了一種假說:
金星其實曾經相當涼爽,地表維持住液態水長達20億至30億年,或許也有生命存在,但一切都在7億年前一場未知的神秘事件而翻轉。
七億年前,金星上的火山活動導致大量岩漿湧出,將二氧化碳從熔融岩石釋放到大氣;而岩漿到達地面後凝固,氣體無法重新吸收只好滯留大氣,進而引發失控的溫室效應,於是金星如今高溫462℃。
主流科學界也有一種說法認為,金星上溫室效應的失控也許不是因為火山,而是因為早期太陽亮度的增加,造成金星大氣層中的水氣數量增加,大氣的溫度提高,並因此增加海洋的蒸發,最終導致海洋沸騰,所有的水都被蒸發進入大氣層內。
但不管怎麼說,金星都讓我們看到了二氧化碳過多造成溫室效應的可怕後果。如今的地球,隨著人類活動的加劇,碳排放量如果得不到控制,很難說不會步金星的後塵。
根據科學模擬數據推測,如果金星上的情況發生在地球上,可以使地球表面溫度超過900°C,所有的海洋將會消失,地球將會變成一個巨大的沙漠,板塊活動完全停止,動植物早已滅絕。
所以說,愛護環境,減少碳排放,並不只是一句空話,而是關係到我們子孫後代的一件大事。畢竟我們只有一個地球,而到目前為止,太陽系也只發現了我們一種高智慧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