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Tech+探測宇宙中的暗物質「悟空」號有多努力?

2022年07月01日00:25:35 科學 1040

泰戈爾在詩里寫:以繁星為火花,卻又無法看見的黑暗之火焰,到底是什麼?

如果讓物理學家來回答,答案很可能是:暗物質。所謂暗物質,就是看不見,卻被理論測算出大量存在於宇宙中的物質。

那麼,暗物質究竟是什麼?如何才能探測到它?6月30日,在由中國科學院大學國際理論物理中心(亞太地區) 聯合中科院理論物理研究所、國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共同舉辦的「從極小量子粒子到極大膨脹宇宙」量子-宇宙物理系列前沿論壇上,中科院院士、國家天文台台長常進給出了回答。

天目Tech+探測宇宙中的暗物質「悟空」號有多努力? - 天天要聞

論壇活動現場 資料圖

為何要研究這個彌散在宇宙中的「幽靈」——暗物質?

通過天文觀測,科學家們發現,宇宙中發光物質只佔極少部分,而暗物質約佔所有物質的25%。常進表示,暗物質如同一朵籠罩在21世紀物理學上的烏雲,目前沒有一種標準模型能解釋其性質,「對他們的研究很可能會帶來科學上新的突破,甚至導致物理學的革命。」

天目Tech+探測宇宙中的暗物質「悟空」號有多努力? - 天天要聞

直播資料圖

那麼,科學家如何才能探測到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物質?

常進介紹,探測暗物質主要有三種方法,一是在高能粒子加速器上,通過高能粒子碰撞模擬宇宙大爆炸,從中探測暗物質粒子;二是於地下深處,在「安靜」的地下環境中,通過捕捉暗物質粒子與普通原子核膨脹產生的微弱信號,探測暗物質粒子;三是在空間中間接探測暗物質粒子。

其中,2015年12月17日,我國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號發射升空。它的主要使命是間接探測暗物質粒子並研究宇宙線物理和高能伽馬射線天文。它具有能量解析度高、測量能量範圍大和本底抑制能力強等優勢,將中國的暗物質探測提升至新的水平。

常進介紹,兩個暗物質粒子相遇,發生碰撞時,會產生「看得見」的高能粒子,如伽馬射線、質子、反質子中微子等。通俗地講,「悟空」號就如同一個空間望遠鏡,通過測量這些高能粒子,間接證實暗物質粒子的存在。

天目Tech+探測宇宙中的暗物質「悟空」號有多努力? - 天天要聞

悟空號 資料圖

記者了解到,悟空的「火眼金睛」讓它探測收穫頗豐。

來自外太空的高能粒子統稱為宇宙射線,它們攜帶著多種天體物理過程的關鍵信息。

2017年,「悟空」號公布首批發現,直接在太空中測量到了電子宇宙射線的一處異常波動,有可能與暗物質相關。2019年,「悟空」號又測量了迄今為止能段最寬也最精確的質子能譜。2021年5月,「悟空」號第三批科研成果公布,科研人員獲得了宇宙射線氦核的精確能譜測量最新結果。

如今,當人類抬頭看看天,每天的清晨和傍晚,「悟空」號都會飛過中國的上空,在距離地面500公里左右的太陽同步軌道上,尋找暗物質的身影。

從發射到現在,「悟空」號所有感測器都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高能電子、各種宇宙射線粒子等關鍵數據仍在不斷積累中。

「目前,我們還在收集數據,希望在暗物質探索方面取得突破。」常進說。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上海企業「數智碳」實踐 | 從第一顆種子開始「科技基因」就被植入 - 天天要聞

上海企業「數智碳」實踐 | 從第一顆種子開始「科技基因」就被植入

東禾九穀開心農場的全自動插秧機。今年的水稻插秧時節,在崇明區豎新鎮的東禾九穀開心農場,一台新引進的無人駕駛插秧機成為稻田裡的「明星」。工作人員為插秧機裝好秧盤後,只需進行簡單設置和遙控啟動,插秧機就能自動作業,將裝載的秧苗持續插入稻田。臨近稻田盡頭,插秧機會自動掉頭,在返程中繼續插秧。幾趟來回後,工...
楊冪論文爭議:查重率異常低,AI痕迹明顯,字數不足引質疑 - 天天要聞

楊冪論文爭議:查重率異常低,AI痕迹明顯,字數不足引質疑

近日,關於楊冪論文的爭議在學術界和網路上引發了廣泛討論。據報道,楊冪所提交的論文查重率異常低,僅為0.9%,且字數遠遠達不到發刊標準,這不禁讓人對其論文的質量和原創性產生質疑。更為引人關注的是,論文中疑似存在AI生成的痕迹,這一發現更是加劇
嫦娥六號軌道器正前往執行拓展任務! - 天天要聞

嫦娥六號軌道器正前往執行拓展任務!

2024年6月25日14時7分,「嫦娥六號」返回器著陸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阿木古郎草原。至此,為期53天的「嫦娥六號」任務完美收官。 在此之前,13時20分許,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通過地面測控站向「嫦娥六號」軌返組合體(軌道器與返回器組合體)注入高精度導航參數。此後,軌道器與返回器在南大西洋海平面上空約5000千米處解鎖分...
科學家應該發財!疫情功臣李蘭娟院士,名下醫院估值80億 - 天天要聞

科學家應該發財!疫情功臣李蘭娟院士,名下醫院估值80億

李蘭娟院士是新冠肺炎期間的最美逆行人,70多歲高齡的她,在忙碌了一天後,回到休息室,摘下口罩,一道深深的勒痕橫在臉上,令人看了無比的心酸,無比的感動。如今,李蘭娟院士和愛人鄭樹森院士創辦的「樹蘭醫療」兩次衝擊港股IPO,合計估值約80億。科
從開傘到落地 如何準確捕捉「嫦娥六號」圖像? - 天天要聞

從開傘到落地 如何準確捕捉「嫦娥六號」圖像?

今天14時07分,嫦娥六號返回器準確著陸於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工作正常,標誌著探月工程嫦娥六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實現世界首次月球背面採樣返回。「嫦娥六號」採用的是特殊的「打水漂」返回方式,在地廣人稀的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著陸。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景象測量分隊在著陸場布設多台小型無人測控設備,構建起了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