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研發!來自湖北的她,助力中國航天技術,受到總書記親切接見

2022年06月30日14:13:31 科學 1007

從2004年中國探月一期工程的正式啟動,歷經嫦娥一號、二號、三號、四號升空,直至嫦娥五號的完美收官,中國航天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為數不多具有深空探測能力的國家。

這些偉大工程的背後,隱藏著無數科研工作者的辛勤付出與默默助力。其中就有武漢工程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2007屆校友黃靜的身影。

自主研發!來自湖北的她,助力中國航天技術,受到總書記親切接見 - 天天要聞

拼搏鑽研才能實現「飛躍」

2003年,黃靜來到武漢工程大學開始了自己的求學之旅。在校期間,她曾兩次獲得特等獎學金和兩次一等獎學金,是名副其實的「學霸」。黃靜當時的班主任田勇老師這樣評價到:「她吃苦耐勞,拼搏鑽研,能忍受平靜平淡的生活。她的成功和她自身的努力分不開。」

經過不懈努力,黃靜於2007年考入四川大學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專業攻讀碩士學位,這讓她的專業水平和科研能力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耐得住寂寞,吃得了辛苦。從學生時代到社會工作,黃靜始終保持著這樣的品質,一步一個腳印,穩健地攀登高峰。

勇攀科技高峰,助力偉大工程

2011年碩士畢業後,黃靜來到了西北橡膠塑料研究設計院研發中心。她在公司航天室擔任科室主任,帶領西北院航天密封技術團隊14名成員,自入職以來一直從事航天特種橡膠製品的研發工作。作為團隊負責人,黃靜帶領團隊勇攀科技高峰,通過一代又一代人不懈的努力,突破技術難點,實現自主研發。

自主研發!來自湖北的她,助力中國航天技術,受到總書記親切接見 - 天天要聞

黃靜所在的團隊主要為中國航天型號研製開發各類橡膠密封製品,團隊多項產品應用嫦娥五號,助力探測器「繞、落、回」的順利完成。此外,她帶領的團隊還完成眾多航天科研配套任務,如載人航天、北斗衛星、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以及「嫦娥」探月工程等。在型號任務發射、運行、變軌、姿態調整、回收等過程中,團隊配套的特種橡膠密封製品提供了各類功能保障。

得益於在航天工程的突出貢獻,黃靜團隊曾多次獲中國航天系統單位頒發的優秀供應商獎牌、感謝信、優秀供方證書等榮譽。2021年2月,黃靜作為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參研參試人員代表之一在人民大會堂受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接見

自主研發!來自湖北的她,助力中國航天技術,受到總書記親切接見 - 天天要聞

上起右數第二排第二個人為黃靜

除此之外,西北院航天密封技術團隊還研製了數千種特種橡膠密封製品成功配套於航天發動機系統、運載系統、衛星及空間站等,在東方紅系列衛星、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神州系列飛船、北斗系統工程、天問一號等多個型號得到應用。

從一個普通的一線技術人員到項目負責人,黃靜從未停下自己的腳步,而這主要源於她對專業知識的精益求精。

自主研發!來自湖北的她,助力中國航天技術,受到總書記親切接見 - 天天要聞

武漢工程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組建於1998年,2003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2013年博士學位授予權,目前擁有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學、新能源材料與器件5個本科專業。

▷入選湖北省首批高校改革試點學院;

▷擁有多個國家級、省級科研平台;

▷2018年材料科學、工程學先後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行列;

▷擁有多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和省部級特色專業;

▷2019年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進入USNews和軟科世界一流學科;

▷具有本、碩、博完整的一流人才培養體系和研究生推免資格;

▷畢業生國內外升學率50%左右,一次性就業率穩定在95%以上。

師資隊伍優

學院擁有一支師德高尚、治學嚴謹、造詣精深,高知高才的師資隊伍。現有專任教師97人,其中教授41人,副教授36人,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的91人,博士化率達到93.8%,40%以上教師具有海外留學經歷,博士生導師16人,碩士生導師79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等省部級高層次人才30餘人。

自主研發!來自湖北的她,助力中國航天技術,受到總書記親切接見 - 天天要聞

學院部分教授(排序不分先後)

科研實力強

學院擁有5個省級研究平台,共建3個國家、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現已形成包括先進等離子體技術與應用、分離膜材料與應用技術、特種高分子材料、生物醫用材料、新能源材料與器件等穩定的研究方向,其中碳化硅陶瓷膜團隊科研成果在2017年成功實現產業化,先後被央視財經頻道、新華社、人民日報等主流媒體多次報道。

近五年,學院獲得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級項目近30項,省部級縱向項目30餘項,年均科研經費達1500餘萬元;獲國家技術發明、湖北省科技進步獎等榮譽10餘項,授權國家發明專利228項,20餘項獲得轉化應用;發表論文500多篇,其中SCI、EI收錄論文420餘篇。

自主研發!來自湖北的她,助力中國航天技術,受到總書記親切接見 - 天天要聞

人才質量高

學院在思想引領、學科競賽、社會實踐、志願公益、文藝體育方面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

材料學子在「挑戰杯」、互聯網+等大學生頂級學科競賽中,獲省級以上獎勵100餘項,其中全國節能減排大賽一等獎三項。本科生公開發表論文百餘篇篇,多人榮獲「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湖北省「長江學子」等榮譽稱號。

本科生國內外升學率達50%左右,其中六成學生進入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等「雙一流」高校繼續深造。一次就業95%以上,長江存儲、烽火科技、新芯科技、小米等高科技企業里有工程大學材料學子奮鬥的身影,他們用實幹和智慧為學校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在智聯招聘發表的2019屆畢業生收入TOP100排行榜中,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畢業生收入高居第二位,2021年招聘單位平均薪資水平月薪已達萬元

自主研發!來自湖北的她,助力中國航天技術,受到總書記親切接見 - 天天要聞

2022年部分本科生升學情況

自主研發!來自湖北的她,助力中國航天技術,受到總書記親切接見 - 天天要聞

2022年部分本科生就業情況

材料學院也培養了大量優秀校友,多名校友在中科院研究所、上海交大重慶大學等高校任教,在中芯國際阿里巴巴等企業擔任重要職務。

自主研發!來自湖北的她,助力中國航天技術,受到總書記親切接見 - 天天要聞

科技強國,材料為基,歡迎廣大學子報考武漢工程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關注「武漢工程大學招辦」頭條號,獲取更多精彩資訊!

本文素材來源:武漢工程大學官網、武漢工程大學官微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研究發現消失的尼羅河支流 或助解開金字塔建造之謎 - 天天要聞

研究發現消失的尼羅河支流 或助解開金字塔建造之謎

新華社北京5月21日電 研究人員日前繪製出尼羅河一條現已乾涸的支流地圖,認為它可能幫助古埃及人建造了31座金字塔,包括著名的吉薩金字塔群。研究成果由最新一期英國《通訊-地球與環境》雜誌刊載。 埃及金字塔最集中的地區是自吉薩市向南至利什特村之間的一片沙漠。那裡距離尼羅河有數十公里遠,但發現了港口遺迹。埃及學家...
2023年重慶長江幹流監測到魚類93種 珍稀特有魚類出現頻率增加 - 天天要聞

2023年重慶長江幹流監測到魚類93種 珍稀特有魚類出現頻率增加

封面新聞記者 李茂佳在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來臨之際,5月21日,重慶市生態環境局舉行重慶市生物多樣性保護情況新聞發布會。2023年,重慶長江幹流監測到魚類93種,較禁捕前增加47種。長江鱘從禁捕前監測到的7尾增加到249尾,珍稀特有魚類出現頻率增加,出現範圍擴大。新聞發布會現場。重慶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陳衛表示...
全球首台!我國量子測量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 天天要聞

全球首台!我國量子測量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5月21日,全國首屆量子精密測量賦能產業發展大會,在安徽合肥舉辦。會上,全球首台商用低溫版量子鑽石原子力顯微鏡正式亮相。該顯微鏡由國儀量子技術(合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儀量子」)自主研製,這標誌著我國量子精密測量技術的產業化發展,取得重要突破。△低溫版量子鑽石原子力顯微鏡。圖片來源:國儀量子國...
世界首次:科學家成功對 μ 子實行「冷卻」加速,約達光速 4% - 天天要聞

世界首次:科學家成功對 μ 子實行「冷卻」加速,約達光速 4%

IT之家 5 月 21 日消息,日本 J-PARC 研究中心、日本高能加速器研究機構聯合發布公報,宣布完成了業內首次對 μ 子進行「冷卻」和加速的操作,朝著實現世界首個 μ 子(渺子)加速器邁出了一大步。據介紹,研究團隊在 J-PARC 中心使帶一顆正電荷的正 μ 子減速到幾乎停止(光速的 0.002%)的狀態,並使正 μ 子的方向和速度...
氣象水文部門預測:今年「龍舟水」水情較往年略偏重 - 天天要聞

氣象水文部門預測:今年「龍舟水」水情較往年略偏重

5月20日迎來「小滿」節氣,民諺有雲「小滿小滿,江河漸滿」。進入「小滿」節氣,雨水豐盈,江河的水逐漸增多。根據廣州市水文氣象數據統計,5月20日廣州市降暴雨,其中白雲、花都、增城等區降大暴雨,全市平均日雨量74.0毫米。豆大雨點落在地面,濺起水花。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吳子良受強降雨影響,5月20日全市江河水位...
值得收藏!《常州市野生鳥類圖冊》發布 - 天天要聞

值得收藏!《常州市野生鳥類圖冊》發布

現代快報訊(記者 陸文傑)鳥類是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指示類群,是評價生態系統健康狀況的關鍵性指標。隨著生態環境的改善,常州鳥類生境狀況大幅提升,越來越多的野生鳥類翱翔在青山綠水間,野外鳥類記錄不斷刷新,珍稀鳥類頻頻亮相。它們用翅膀為生態環境投票,實名認證了常州生物多樣性工作的豐碩成果。在5·22國際生物多樣...
馬斯克豪言:30年內火星城市崛起,人類新家園即將誕生! - 天天要聞

馬斯克豪言:30年內火星城市崛起,人類新家園即將誕生!

埃隆·馬斯克,這個科技界的狂人,他總是有著讓人震驚的想法和計劃。這不,他又在火星上動起了腦筋。他旗下的SpaceX公司,一直在研究怎麼把人送上火星,還在想方設法要在那上面建個城市。圖片來自網路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可是挺活躍的,他就在那兒說,未來30年,火星上肯定會有人類城市。
研究發現英國 AI 聊天機器人的安全措施容易被繞過 - 天天要聞

研究發現英國 AI 聊天機器人的安全措施容易被繞過

劃重點:- ️  英國政府研究人員發現,防止 AI 聊天機器人發出非法、有毒或露骨回應的保護措施可以被簡單的技術繞過。-   通過測試,研究人員發現五個系統 「極易受到攻擊」,甚至在沒有有針對性地繞過保護措施的情況下,也能產生有害回應。-   安全防護可以通過 「相當簡單」 的攻擊繞過,例如指示系統以 「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