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近5億人生活在冠狀病毒可能溢出的地區,新冠只是冰山一角,還會有更多SARS樣病毒

2021年09月16日21:28:03 科學 1841
「Science」近5億人生活在冠狀病毒可能溢出的地區,新冠只是冰山一角,還會有更多SARS樣病毒 - 天天要聞「Science」近5億人生活在冠狀病毒可能溢出的地區,新冠只是冰山一角,還會有更多SARS樣病毒 - 天天要聞

本文為轉化醫學網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Daisy

導讀:近日,刊登在《Science》上的頭條發現,每年平均有40萬人可能感染與SARS相關的冠狀病毒,研究人員繪製了23種已知攜帶SARS相關冠狀病毒的蝙蝠物種棲息地的詳細地圖——發現近5億人生活在可能發生溢出效應的地區。其實,自然界蝙蝠種類很多,還有其他野生動物物種,現在發現的病毒實際上只是冰山一角,病毒溢出可能比我們想像的要更頻繁。如果想避免發生下一次傳染病大爆發,必須提前去研究在自然界野生動物攜帶的這些未知病毒,提前預防,並且能夠儲備一些檢測、預防或者治療的藥物。

在過去20年中,兩種新型冠狀病毒在全球爆發:2003年導致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SARS)的SARS冠狀病毒和導致COVID-19的SARS-CoV-2(今天依然存在)。但一份新的研究論文稱,這可能只是未被發現的蝙蝠相關病毒感染的冰山一角。在medRxiv上最近公布的一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估計,每年平均有40萬人可能感染與SARS相關的冠狀病毒,這種病毒的溢出效應永遠不會發展成為可檢測的疫情

「Science」近5億人生活在冠狀病毒可能溢出的地區,新冠只是冰山一角,還會有更多SARS樣病毒 - 天天要聞

9月15日,研究人員在《Science》上發表了一篇題為「SARS-like viruses may jump from animals to people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times a year」的文章,引發了熱議。

「Science」近5億人生活在冠狀病毒可能溢出的地區,新冠只是冰山一角,還會有更多SARS樣病毒 - 天天要聞

這一數字帶有很大的警告意義,這會讓整個科學界大開眼界,因為我們不太了解人畜共患病的蔓延頻率,」沒有參與這項研究的薩斯喀徹溫大學病毒學家Angela Rasmussen說, 「這需要改變,因為否則我們嚴重低估了這一點。」

包括生態健康聯盟的Peter Daszak和新加坡杜克國立大學醫學院的Linfa Wang在內的研究人員,繪製了23種已知攜帶SARS相關冠狀病毒的蝙蝠物種棲息地的詳細地圖,SARS-CoV和SARS-CoV-2屬於這一類,然後將其與人類居住的地方的數據疊加,繪製了一個潛在感染熱點地圖。他們發現,近5億人生活在可能發生溢出效應的地區,包括印度北部、尼泊爾、緬甸和東南亞大部分地區。中國南部、越南、柬埔寨、爪哇島和印度尼西亞其他島嶼的風險最高(見下圖)。

「Science」近5億人生活在冠狀病毒可能溢出的地區,新冠只是冰山一角,還會有更多SARS樣病毒 - 天天要聞

地圖顯示了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相關冠狀病毒的相對溢出風險。中國和東南亞國家是潛在的人類感染熱點。C. A. SÁNCHEZ ET AL., MEDRXIV (2021) 10.1101/2021.09.09.21263359

Daszak說:「這是對下一個SARS或類冠狀病毒最有可能在地球上的何處出現的權威性分析。」這些地圖可以通過改變高危社區的行為和針對性的監測來更早地發現新的疫情爆發,從而努力減少疫情蔓延的可能性。Daszak是「新冠病毒來自野外而非研究實驗室」這一假說的積極擁護者,這些地圖還可以指導尋找病毒自然來源的工作。(有幾項研究正在進行或計劃,在馬蹄形蝙蝠和其他動物身上尋找新冠病毒及其親屬。)

但研究人員之前的研究已經更近了一步。在新冠病毒爆發之前進行的小型調查表明,東南亞一些人具有針對SARS相關冠狀病毒的抗體。將這些數據與人們接觸蝙蝠的頻率和抗體在血液中停留的時間相結合,研究人員計算出,該地區每年約有40萬例未被發現的人類感染這些病毒

Daszak 說:「人們與蝙蝠的互動比人們想像的要普遍得多,僅僅生活在那裡就意味著你暴露在其中:人們躲在洞穴里避難,他們從洞穴中挖出鳥糞,還有捕食蝙蝠。」

他還指出,這篇論文甚至沒有提到有多少人從事野生動物貿易工作當蝙蝠病毒首先感染另一種動物時,有多少人可能會被間接感染

Rasmussen表示:「雖然每年40萬例感染聽起來很多,但在一個可能有數億隻蝙蝠和近5億人口的地區,就並不是那麼多。」然而,每年的置信區間從1例3500多萬例隱性感染,Rasmussen開玩笑說道:」這都足以讓整個馬蹄蝠種群飛過。」

研究冠狀病毒的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的病毒學家Vincent Munster說:「模型的質量取決於輸入到模型中的數據。」他指出,有關抗體的數據只包括幾千人,用於檢測抗體的分析方法很容易導致假陽性。

Rasmussen說,大多數隱性感染可能是短暫的,不會導致進一步傳播,因為病毒對人類適應性不強。它們可能不會感染足夠的細胞或正確類型的細胞,沒有使得感染者傳播給另一個人;或者它們可能無法逃避人類的免疫防禦。在病毒確實傳播的情況下,純粹的機會可能使它局限於一個小的、孤立的社區

Daszak說:「許多病毒可能無法從一個人傳播到另一個人,但我毫不懷疑由於這些病毒導致的一些疾病會被誤診或從未被診斷出來。比如,緬甸的農民幾乎不可能因為一點點咳嗽就去診所。」

參考資料:

1.https://www.science.org/content/article/sars-viruses-may-jump-animals-people-hundreds-thousands-times-year

2.https://www.medrxiv.org/content/10.1101/2021.09.09.21263359v1

註:本文旨在介紹醫學研究進展,不能作為治療方案參考。如需獲得健康指導,請至正規醫院就診。

「Science」近5億人生活在冠狀病毒可能溢出的地區,新冠只是冰山一角,還會有更多SARS樣病毒 - 天天要聞

熱門·文章

基因測序

【Nature子刊】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DNAm基因研究:確定了與血液中420,509個DNAm位點的DNAm相關的遺傳變異

腫瘤研究

【重磅】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科學家發現基因的自我矯正功能能夠抵禦血癌,這有望成為治療血癌的重大突破!

基因檢測

【Nature子刊】150萬規模最大的全基因組關聯研究,確定了近600個與反社會行為、酗酒、阿片類藥物成癮有關的基因位點

新冠病毒

【Nature】重磅!德爾塔變異病毒為何能夠如此快速而兇猛地傳播?劍橋大學的科學家帶你了解它

肥胖健康

【柳葉刀子刊】警惕!200多萬人群經過超900萬次的BMI測量發現,18至24歲的年輕人在未來十年超重或肥胖的風險最高

新冠病毒

【Nature】全球首款無針DNA新冠疫苗即將在印度率先使用!經2.8萬人群的調查研究,其有效性達67%,甚至可預防Delta

疫苗研究

【Cell】你接種HPV疫苗了嗎?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科學家發現:如果趁年輕接種,25年後將免受咽喉癌、宮頸癌的折磨

腸道健康

【研究】「萬能「的腸道微生物群:4萬數據確認抗生素導致患癌的直接原因

推薦·活動

第三屆上海國際癌症大會

第五屆現代臨床分子診斷研討會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推介:《氣象學報》2025年第83卷第3期 - 天天要聞

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推介:《氣象學報》2025年第83卷第3期

綜述地球系統模式和數值模擬研究曾慶存, 張明華, 戴永久, 曾曉東 (419-434)中國數值天氣預報業務系統70年發展張衛民, 沈學順, 曹小群, 孫健, 吳建平, 彭軍, 宋君強, 朱小謙, 王建捷, 李澤椿, 陳德輝, 龔建東, 趙延來 (435-463)地球實驗室:地球系統數值模擬裝置進展與前瞻張賀, 馬潔瓊, 柴兆陽, 張木蘭, 曹美春 (464-
坐飛機要核酸陰性證明?成都航空回應稱本想發充電寶新規 - 天天要聞

坐飛機要核酸陰性證明?成都航空回應稱本想發充電寶新規

現代快報訊(記者 謝喜卓)最近,有不少準備乘坐EU2231航班的乘客,都收到了來自成都航空「核酸檢測」的簡訊提示。7月4日,成都航空客服回應現代快報記者稱,這是一條誤發的簡訊,乘客收到之後可不用理會,本意是想發送攜帶充電寶的提示。乘客提供的相關簡訊顯示,成都航空發送的內容為:「您預訂的由成都雙流國際機場至廣...
新聞最快速度發回總社,迅速突破十萬加 - 天天要聞

新聞最快速度發回總社,迅速突破十萬加

畢業典禮上與父親打視頻電話的溫暖男孩,轉身在故鄉洪水中揮汗清淤。從珍視親情到守護鄉梓,林進標用行動詮釋青春擔當,新華社貴州分社記者劉續記錄下這個男孩在家鄉救災的身影,並向中國記協「我在現場」欄目來稿,講述報道經歷體會。我在現場丨最快速度發回總社,迅速突破十萬加6月24日,貴州持續強降雨,洪水漫灌榕江縣...
記錄江蘇百名勞模|《同一種仰望》⑩:國之大者,蘇有所為 - 天天要聞

記錄江蘇百名勞模|《同一種仰望》⑩:國之大者,蘇有所為

來源:【交匯點新聞客戶端】序言:1925年5月1日,中華全國總工會成立。100年來,千萬個背影,同一種仰望。江蘇各級工會始終自覺接受黨的領導,動員廣大職工群眾圍繞黨的綱領和不同歷史時期的中心任務,前赴後繼、奮勇拼搏,艱苦奮鬥、建功立業,譜寫
不小心被拍出一對血紅色的瞳孔?恭喜你! - 天天要聞

不小心被拍出一對血紅色的瞳孔?恭喜你!

如果你在暗處拍照時,不小心得到了這樣一對血紅色的瞳孔,那麼,恭喜你!圖 | scienceabc因為這個紅色是眼球後方血管的顏色,能通過瞳孔一眼看到紅色的血管,表明你眼睛裡透光的部分非常清澈通透,血管的顏色也沒有異常。為什麼相機能拍下紅眼但
千噸級費托合成航煤餾分油中試裝置順利通過現場考核 - 天天要聞

千噸級費托合成航煤餾分油中試裝置順利通過現場考核

日前,嵐澤能源千噸級費托合成航煤餾分油中試裝置順利通過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的72小時現場考核。標誌著費托合成航煤餾分油前沿技術在中試階段取得了決定性成功,也預示著該技術從實驗室向產業化發展邁出了關鍵的步伐。
中國電建西北院周治:以科技創新推動光熱發電高質量發展 - 天天要聞

中國電建西北院周治:以科技創新推動光熱發電高質量發展

「積極發展光熱發電」已寫入2025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能源法》。光熱發電是保障能源安全的有效技術,是將在新型電力系統中起到壓艙石作用的支撐技術,將是未來保障光伏、風電規模化發展的最有希望的規模化儲能發電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