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種瀕臨滅絕的動物正在復活

2021年09月06日18:55:09 科學 1895

地球上物種的滅絕周期已經持續了數千年。我們的地球已經面臨了近5次物種大滅絕和成千上萬的物種小滅絕。我們不知道人類或其他動物的未來,但我們知道滅絕動物的過去。下面我們討論了一些已經滅絕的動物,科學家們正準備讓它們起死回生。

10. 的長毛象

10種瀕臨滅絕的動物正在復活 - 天天要聞

長毛象是一種生活在更新世的大象,在近10500年前的全新世滅絕。並不是所有的猛獁象物種都在這一時期滅絕了。近4000年前,由於海平面上升,一些人被困在島嶼上,後來死亡。亞洲象是猛獁象的近親,一些猛獁象被困在冰里,它們的化石沒有被破壞,科學家們正試圖藉助這些化石的DNA讓猛獁象起死回生,希望我們很快就能看到猛獁象活著。


9. 刀齒虎


10種瀕臨滅絕的動物正在復活 - 天天要聞

獅子被稱為「叢林之王」,但距今已近一萬年前刀齒虎是國王。它們是重約160-280公斤的大型動物。劍齒虎滅絕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氣候變化。隨著冰河時代的結束,許多動物和物種開始死亡。由於食物短缺和惡劣的氣候,劍齒虎滅絕了。如果我們把它們與今天的老虎和獅子相比,那麼它們打敗劍齒虎的幾率只有「百萬分之一」。許多研究人員認為確實如此讓這些人重生並不安全因為它們可能對當今的動物甚至人類構成威脅。


8. The Moa


10種瀕臨滅絕的動物正在復活 - 天天要聞

恐鳥紐西蘭九種不會飛的鳥。恐鳥在近500年前滅絕了。一些種類的Moa有3.6米長,有的甚至和火雞一樣長。恐鳥看起來很像鴕鳥,但大小不同。恐鳥的平均體重約為250公斤,比鴕鳥重得多。有報道稱,大型恐鳥可能在17世紀末滅絕,小型恐鳥可能在19世紀滅絕。最接近恐鳥的動物是微小的,我們可能很快就會在紐西蘭看到恐鳥,它們是非常可愛和安靜的動物。

  1. 地懶

10種瀕臨滅絕的動物正在復活 - 天天要聞

不要認為它們和今天的樹懶相似。它們很相似,但並不完全相同,因為已經滅絕的地懶有像熊一樣的巨大體型。地懶大約在12000年前滅絕了。正因為如此,很難找到地懶的DNA。但科學家們在冰層中發現了一些地懶化石,並獲得了一些DNA,好在實驗後細胞是活躍的。今天的樹懶有許多相似之處,因此它們的DNA和地懶的DNA可以用來讓地懶重生。我真的很興奮能看到熊那麼大的地懶。

6. 渡渡鳥


10種瀕臨滅絕的動物正在復活 - 天天要聞

渡渡鳥是不會飛的鳥. 最後一隻渡渡鳥在1681年被殺死,這個物種被宣布滅絕。印度洋是數百種不會飛的鳥類的家園,渡渡鳥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種。這些鳥類滅絕的主要原因是人類到達印度洋島嶼。人類殺死了所有的渡渡鳥,卻不知道渡渡鳥永遠不可能復活並滅絕。但科學家表示,渡渡鳥可以被帶回來;在收集了更多的渡渡鳥的DNA並將它們移植到它們的近親——鴿子身上之後。渡渡鳥高3英尺,重約39磅。

5. 長毛犀


10種瀕臨滅絕的動物正在復活 - 天天要聞

除了長毛象這裡還有一種已經滅絕的毛絨絨的動物——「吸引lly Rhinoceros」。這些犀牛生活在北冰洋,在1萬年前就滅絕了。毛犀牛在歷史上非常有名,出現在「法國喬叟橋-德凱爾特洞穴」的洞穴壁畫中。一些科學家說,長毛犀牛和猛獁象一樣有很大的重生機會。因為一些長毛犀牛被困在了因斯里它們的DNA是安全的我們可以把它們帶回來。

4. 愛爾蘭麋鹿

10種瀕臨滅絕的動物正在復活 - 天天要聞

愛爾蘭麋,也被稱為「巨鹿」。它是一種在冰河時代之後沒能倖存下來的動物。愛爾蘭麋鹿滅絕只是12000年前,研究人員發現這種動物的化石在西伯利亞,只有7000 - 8000年前,愛爾蘭麋鹿可以帶回來的幫助下這些生物的DNA和7英尺高的肩膀,鹿角可以延長到12英尺高。愛爾蘭麋鹿生活在北部,它的保存完好的遺骸已經在融化的永久凍土層中被發現。如果讓這種動物復活,它將是一種偉大的動物。

3.白暨豚


10種瀕臨滅絕的動物正在復活 - 天天要聞

這隻可憐的動物在2006年剛剛滅絕,成為第一個因人類活動的負面影響而滅絕的動物。由於該物種在幾年前才滅絕,現在有大量的DNA樣本,讓這種生物起死回生的機會很大。還有一個問題是,這些海豚是否會有一個家生活?因為他們的家長江由於人類活動的負面影響,污染極其嚴重。我們都希望看到海豚的生活,並努力使長江的新鮮和清潔的生活。

2. 西伯利亞的獨角獸


10種瀕臨滅絕的動物正在復活 - 天天要聞

不要把它和我們的漫畫、電影和我們的故事裡提到的獨角獸相提並論因為這種生物的頭骨里有一個角。但嚴格來說它是獨角獸,也就是說,很有趣。科學家們相信這種生物已經滅絕了39000年前. 但研究人員在西伯利亞發現了2.9萬年前的這種生物的遺骸,仍然有希望讓這種生物起死回生。

1. 尼安德特人


10種瀕臨滅絕的動物正在復活 - 天天要聞

最後也是最具爭議的是尼安德特人. 讓尼安德特人復活的最合乎邏輯的原因之一是,他們被認為是現代人類的亞種;讓它們復活將有助於我們理解生命是如何開始的。正如上面提到的,讓它們復活是最簡單的任務,因為科學家已經有了它們的DNA圖譜。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施一公院士:人工智慧時代,學生面對AI的發展要有定力 - 天天要聞

施一公院士:人工智慧時代,學生面對AI的發展要有定力

在人工智慧重塑未來的時代浪潮中,如何打破教育同質化困局、培養真正具有開創精神的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近日接受南都專訪,深度解析這所新型研究型大學的破局之道:從變革「唯論文」評價體系到構建「拓方差」育人生態,從擁抱非常規思維到在AI時代堅守科學本源。當星辰大海的抱負與躬身入局的勇氣相...
海洋館回應魔鬼魚上班吃同事 - 天天要聞

海洋館回應魔鬼魚上班吃同事

5月10日,一網友在社交平台上發布了在深圳觀瀾海洋世界拍攝的視頻。視頻中,一條魔鬼魚闖入正在向左側遊動的魚群,吞食了一條小黃魚。有網友戲稱「魔鬼魚上班時間吃同事」,也有網友指出,魔鬼魚吞食其他魚類的新聞並不少見,由此對這兩種魚是否適合混養提
極端高溫「熱浪」會導致哪些心臟病?上海專家研究登國際期刊 - 天天要聞

極端高溫「熱浪」會導致哪些心臟病?上海專家研究登國際期刊

立夏之後氣溫直線上升,氣候變化與心臟病關係幾何?近日,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陳仁傑教授與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心內科霍勇教授合作,於國際知名期刊《美國心臟病學雜誌》發表論文,首次系統性地評估不同類型熱浪對各類心臟病死亡的影響。結果顯示:心臟驟停、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是對複合型熱浪最為敏感的三類心臟疾病,預...
一定要這樣嗎? - 天天要聞

一定要這樣嗎?

文/採芹人今天早上五點多我被一隻鳥的慘叫聲驚醒了,我趕緊趴在窗戶上看,是一隻黑色的體型像烏鴉的小鳥(並非烏鴉)。它停在我家陽台外的欄杆上,感覺有人立刻起飛,一下子就飛到了對面的樓頂,仍然扯著沙啞的嗓子「喳,喳,喳」的叫著。唉!這可憐的鳥沒有
涉及海冰研究、海洋生物等 我國南極科考有了新發現 - 天天要聞

涉及海冰研究、海洋生物等 我國南極科考有了新發現

目前,「雪龍2」號船正在返回國內,此前,中國第41次南極考察隊在羅斯海進行了首次秋冬航次的探索之旅。在南極,萬物有靈。最常見也最寒冷的冰,也能講述一萬年的故事,科考隊員就針對海冰進行了專項研究。總台央視記者 王楠:這裡是「雪龍2」號極地科考破冰船。今年3月下旬,我們在紐西蘭完成補給後,重新返回南極的羅斯海...
EBSD應用-孿晶分析——EBSD基礎知識 - 天天要聞

EBSD應用-孿晶分析——EBSD基礎知識

EBSD基礎知識:EBSD應用-李晶分析。大家好,這裡是中材檢測科普講堂。·1.形變李晶的識別。通過EBSD技術可以確定材料內部的李晶組織,李晶與基體之間存在特定的對稱關係和取向關係。例如在立方晶系金屬中,李晶與基體之間可能存在60°111
哈佛大學科學家解開了5.08億年前奇異節肢動物的百年謎團 - 天天要聞

哈佛大學科學家解開了5.08億年前奇異節肢動物的百年謎團

研究人員發現,「擴張頭盔蟲(Helmetia expansa)」有行走的腿和蛻皮行為,這改變了人們對其移動性和生長的假設。一個多世紀以來,寒武紀節肢動物擴張頭盔蟲一直是個謎。它於1918年被古生物學家查爾斯·杜立特爾·沃爾科特發現,最初被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