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與數據安全,我們真的可以打造一個「平行時空」的自己嗎?

2021年09月02日23:08:05 科學 1455

「元宇宙」的概念最近大火,因為英偉達(NVIDIA)CEO黃仁勛打造了一個「平行於現實世界的網路世界」的虛擬版黃仁勛。

科技發展到現在,我們人類真的可以親手打造一個屬於我們人類的「平行時空」嗎?

如果這項黑科技滿滿的技術可以廣泛使用,恐怕會對很多行業,又會產生極大的衝擊。

如果對元宇宙的核心要素進一步做一下分解,這個虛擬數字世界的「平行時空」,需要做到如下四點:

1、同步擬真;

2、開源創造;

3、永續閉環;

4、數據支撐。

進一步來從技術上來分析,就需要融合大數據、人工智慧、通信技術、數字孿生、區塊鏈、VR/AR、5G等諸多最前沿的黑科技。

2021年,Gartner從加速變革、運營業務價值、分散式實體三個維度提出了十大數據和分析趨勢,為數據與信息的智能支持戰略下的「信息空間」發展指明了具體的技術發展方向。

甚至說,目前火熱的「元宇宙」概念,如果想扎紮實實落地,也需要結合這些技術。

元宇宙與數據安全,我們真的可以打造一個「平行時空」的自己嗎? - 天天要聞

在雲計算行業,最新一代的私有雲技術,包含了邊緣計算+分散式+全棧+生態,需要通過軟體和硬體解耦,實現軟體可進化、硬體可換代,才能真正長期釋放雲平台的價值,打造更高效的虛擬空間世界。

元宇宙與數據安全,我們真的可以打造一個「平行時空」的自己嗎? - 天天要聞

就像馬斯克領導下的特斯拉,率先開創了新一代汽車軟體操作系統,讓汽車的硬體和軟體解耦,使得軟體定義新一代汽車成為現實。

但從目前來看,無論是「元宇宙」還是數字經濟,在未來將會面臨的最大機會與挑戰,就在於虛擬世界的數據安全性。

目前,我們國家已經相繼出台了《民法典》、《個人信息保護法》、《數據安全法》、《網路安全法》、《國家安全法》、《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等多部重要的法律。

其中,2021年更是有決定性意義的一年:

1、《數據安全法》2021年9月1日正式實施。

2、《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2021年9月1日正式實施。

3、《個人信息保護法》2021年11月1日正式實施。

就拿與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的《人信息保護法》來說,提出了著名的「兩個最小」原則——影響最小、範圍最小。

這是個人信息處理應遵循的核心原則,尤其是處理目的地「最小範圍」,就是要禁止任何單位與個人「過度收集個人信息」。

所以,涉及我們每個人的敏感個人信息,需要履行「告知-知情-同意」的原則。這就最大限度地保護了每個人在虛擬世界的數據隱私與安全性。

前幾年,因為個人信息被過度收集、濫用、泄露,導致我們公民權益受到侵害的事件時有發生。

如今,在這個被稱為「帝王原則」的法律保護下,相信之前的「大數據殺熟」、「被同意使用」等等諸多不合理條款,都已經無所遁形。

元宇宙與數據安全,我們真的可以打造一個「平行時空」的自己嗎? - 天天要聞

所以說,信息空間中的「真安全」,需要包含四大安全支柱,分別是:

1、物理中心安全,也就是存儲、網路、伺服器等硬體本身的安全性。

2、基礎平台安全,也就是虛擬化、雲化後的軟體平台的安全性。

3、身份許可權管控,也就是保障我們的身份許可權與安全,不被冒用,濫用,過度使用。

4、數據分級規則,按照已經出台的法律,把商業數據、個人數據等做好科學分類。

基於個人隱私保護與安全的理念邏輯進行推導,在東方林語看來,最值得關注的幾項技術就是邊緣計算、認知智能、隱私計算、零信任技術

就像Gartner報告中描述的,大數據時代,在保護數據與隱私安全的情況下,需要發揮更多「小」而「寬」的數據,這些「小數據」就像毛細血管一樣,是大數據的「最後一公里」,所以,2020 年到 2030 年將會是邊緣雲計算從興起到繁榮的關鍵十年

根據艾瑞諮詢測算, 2020 年中國邊緣雲計算市場規模為 91億元,其中區域、現場、IoT 三類邊緣雲市場規模分別達到 37 億元、 38 億元及 16 億元。預計到 2025 年整體邊緣雲規模將以44.0% 的年複合增長率增長至 550 億元。

如果這些技術都將得到完善,再藉助元宇宙技術,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打造一個「平行時空」的自己,是不是一個特別值得期待的事情呢?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時速 600公里、貼地飛行,我國超導電動高速磁浮列車首次亮相! - 天天要聞

時速 600公里、貼地飛行,我國超導電動高速磁浮列車首次亮相!

每經編輯:杜宇據央視新聞,第十二屆世界高速鐵路大會正在北京舉行,時速達600公里超導電動高速磁浮列車也在本次大會首次亮相。圖片來源:央視新聞中車長客股份公司高級工程師介紹:超導電動高速磁浮是通過車載超導磁體與軌道上的線圈相互作用,實現列車與
認識2種丁酸衍生物 - 天天要聞

認識2種丁酸衍生物

丁酸鈉與三丁酸甘油酯作為丁酸的衍生物,在動物消化道中被分解成丁酸和其他物質。他們的主要生物學功能來源於丁酸。腸道上皮細胞優先選用丁酸作為能量源。作為一種短鏈脂肪酸,丁酸在進入小腸後部分以非離子形式被腸道黏膜細胞吸走,直接為腸黏膜細胞生長和增
米東區:這一電化學儲能電站項目推進中 - 天天要聞

米東區:這一電化學儲能電站項目推進中

(米東區融媒體中心記者:黃鵬報道)7月9日,記者在位於米東區北部沙漠東北部的新疆華電烏魯木齊光伏基地100萬千瓦/400萬千瓦時獨立新型儲能示範項目現場看到,工作人員正在對設備進行吊裝調試。該項目總投資約30億元,是全國單體容量最大的電化學
腦圖譜大科學計劃時機已來!中國科學家十項成果給大腦繪高清地圖 - 天天要聞

腦圖譜大科學計劃時機已來!中國科學家十項成果給大腦繪高清地圖

人類大腦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組織,要理解大腦的工作原理首先要了解其中的細胞種類和神經聯接規律,近日中國科學家聯合發布系列成果給大腦繪製「高清地圖」。 7月10日深夜,中國科學家聯合發布介觀腦圖譜系列成果,實現從嚙齒類到靈長類大腦的跨越。10項成果以專題論文集的形式集中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細胞》《神經元》《發育...
國際突破!中大培育光子「雙胞胎」,輻射強度達單光子水平 - 天天要聞

國際突破!中大培育光子「雙胞胎」,輻射強度達單光子水平

7月9日,《自然》雜誌(Nature)在線發表中山大學物理學院王雪華、劉進教授團隊主導的最新研究成果。該團隊提出了一種全新的腔誘導自發雙光子輻射方案,在國際上率先實現與單光子輻射強度相當的自發雙光子輻射,研發出保真度高達99.4%的按需觸發
微型肝臟,是未來希望,還是科技烏托邦 - 天天要聞

微型肝臟,是未來希望,還是科技烏托邦

文︱陸棄隨著全球器官移植需求持續攀升,傳統器官捐獻嚴重不足的問題愈發凸顯。美國初創企業LyGenesis推出了一個令人振奮的創新方案:通過將供體肝細胞注射至患者體內淋巴結中培育「微型肝臟」,嘗試在患者自身體內製造可替代肝臟功能的器官。
「軟黃金」冬蟲夏草,你真的了解嗎? - 天天要聞

「軟黃金」冬蟲夏草,你真的了解嗎?

冬蟲夏草千年傳承的滋補良藥採藥人的尋覓自公元780年起冬蟲夏草便以其獨特的藥用價值被載入史冊從《藏本草》到《中國藥典》均有記載李時珍更將其譽為「人身不老葯」贊其兼具蟲之陽剛與草之陰柔成為中藥中獨一無二的「陰陽同補」聖品享有「東方聖草」「葯中
【鏈博傳奇】中國中車:塑軌道之「鏈」,與世界同行 - 天天要聞

【鏈博傳奇】中國中車:塑軌道之「鏈」,與世界同行

中國中車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中車」)是中國軌道交通裝備領域的「鏈」主企業,是全球規模領先、品種齊全、技術一流的高端裝備製造商和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清潔能源裝備骨幹企業。當前,中國中車搭建了世界領先的軌道交通裝備產品技術研發平台,構建了完整的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體系,開創了軌道交通裝備和清潔能源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