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勃望遠鏡拍到一把「太空光劍」被認為是罕見天體現象

2021年09月01日23:16:03 科學 1318

8月31日,有外媒報道稱哈勃空間望遠鏡近日在太空中拍攝到一張華美的照片,照片中的天體噴射出一束幽藍的氣體,與周圍黑暗的宇宙空間形成強烈的亮度對比,像極了影視作品中常出現的「光劍」,使得這張照片呈現出別樣的色彩美。

哈勃望遠鏡拍到一把「太空光劍」被認為是罕見天體現象 - 天天要聞

據介紹,照片中噴射氣體的天體是以天文學家喬治•赫比格和吉列爾莫•哈羅命名、代號「HH111」的赫比格-哈羅天體(Herbig-Haro Object),天文學家認為這一天體能幫助我們「窺探46億年前原始太陽所經歷的過程」。赫比格-哈羅天體距離地球1360光年,其噴流速度為300至600公里/秒,而噴流的長度約為2.6光年。據估計,赫比格-哈羅天體的噴發物的重量約是地球重量的20倍,溫度更是高達1萬攝氏度。

對這張照片,歐洲航天局(ESA)在本周一的聲明中稱其為「相對罕見的天體現象」。歐空局解釋稱:「新形成的恆星通常非常活躍,在某些情況下它們會噴出寬度非常窄、但速度非常快的電離氣體噴流。這種氣體噴流通常溫度非常高,導致噴流中的物質分子或原子普遍失去對電子的束縛,因此這種噴流氣體通常蘊含強大的電力,使其看上去光彩異常。」

另有媒體評論稱,通常赫比格-哈羅天體只能存在幾千年的時間,所以它們非常少見。自19世紀觀測到第一個赫比格-哈羅天體以來,天文學家目前已觀測到同類天體數量只有1000多個,而天文學家推算整個銀河系中同類天體也只有15萬顆。其天體原本的稀缺性便決定了其罕見程度,本次哈勃望遠鏡更是拍攝到該天體噴射氣體噴流,將罕見程度再提升一個檔次。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第四屆長三角國際應急博覽會5月13日隆重開幕:科技賦能應急,創新驅動未來 - 天天要聞

第四屆長三角國際應急博覽會5月13日隆重開幕:科技賦能應急,創新驅動未來

5月13日,作為「長三角地區5·12防災減災宣傳周」重量級品牌活動之一,第四屆長三角國際應急減災和救援博覽會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拉開帷幕。上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吳偉出席並致辭。全國政協常委、教科衛體委員會副主任尚勇,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原副主席、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委員、上海新時代城市安全與應急...
應急科普丨遇到地震怎麼辦?這些知識get一下 - 天天要聞

應急科普丨遇到地震怎麼辦?這些知識get一下

編者按 地震、暴雨、洪水……災害無情,但正確的逃生避險方法是我們的有力武器。當災害來臨時,你知道應該怎麼做嗎?在第17個全國防災減災日到來之際,雲南網推出應急科普專欄,和大家一起學習應急避險知識,不斷提升自身的防災避險能力。 突如其來的地震往往使人猝不及防時間就是生命,自救至關重要發生地震如何自救?一旦...
膜導航系統為外科醫生裝上「透視眼」,破解「膜解剖」可視化難題 - 天天要聞

膜導航系統為外科醫生裝上「透視眼」,破解「膜解剖」可視化難題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林潔)近日,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以下簡稱「中山三院」)胃腸外科暨胃腸手術功能保護研究中心新技術應用沙龍上,一款名為DeepGuide的手術導航系統對外發布。該系統成功破解「膜解剖」可視化難題,使胃腸腫瘤手術的系膜完整率從75%升至98%。中山三院新技術應用沙龍現場。甄曉洲...
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生物多樣性調查成果發布 - 天天要聞

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生物多樣性調查成果發布

中新網嘉興5月13日電(記者 王逸飛)13日,在浙江嘉善舉行的2025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暨浙江主場活動上,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生物多樣性調查成果發布,這也是長三角首張跨域「生物多樣性圖譜」。2025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暨浙江主場活動現場。浙江省生態...
11000年前的冒險,水下石圈揭秘史前人類北遷傳奇 - 天天要聞

11000年前的冒險,水下石圈揭秘史前人類北遷傳奇

在蘇格蘭斯凱島發現的水下石圈和石器時代工具顯示,約11000年前,人類已踏足如今的蘇格蘭北部。 這一發現表明,史前人類勇敢穿越蘇格蘭北部冰川肆虐、海岸線變幻莫測的險境,向北遷徙的距離遠超此....
探訪武漢產業創新發展研究院:430餘項顛覆性技術項目展「科創雄心」 - 天天要聞

探訪武漢產業創新發展研究院:430餘項顛覆性技術項目展「科創雄心」

極目新聞記者 榮枚「因聚而變,惟創則新」。在科技創新驅動發展的時代浪潮下,這句充滿力量的話語成為武漢產業創新發展的生動註腳。5月13日,「中國式現代化的萬千氣象」網路名人湖北行報道團走進武漢產業創新發展研究院。進入武漢產業創新發展研究院,展廳中央屹立著一棵「科創之樹」。「勞動者」人形機器人、高產高蛋白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