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5日7時18分,隨著我國首輛火星車祝融號成功登陸到火星烏托邦平原。展示了中國的航天實力,向世界證明了中國已經具備高水平科學技術能力,在探索宇宙領域更進一步。
1970年4月24日21點35分,搭載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的「長征一號」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東方紅一號」衛星第一次將中國人的聲音送入太空,讓宇宙第一次聽見了中國的聲音!《東方紅》響徹天宇,揭開了中華民族進軍太空的序幕。中國的航天事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而奠定這一切基礎的里程碑正是「東方紅一號」衛星。
「兩彈一星」元勛、國家功勛獲得者孫家棟院士揮筆寫下「讓孩子的聲音上太空,用童心編織航天夢、強國夢」,表達了老一輩航天人對下一代的殷切期望。「希望中華學子都積极參加到這次活動中來,讓我們向全世界宣告,中國的中學生向世界尖端科學問鼎的決心、信心和能力,我們的孩子是有能力的,將自己的青春獻給偉大的中國夢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2020年,在中國科協科普部、國家航天局系統工程司、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科技委、共青團中央宣傳部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國航天科技國際交流中心聯合新華網、中國網、我們的太空創新實踐中心組織的:「孩子的聲音上太空」大型航天科普公益活動取得了圓滿成功。
今年是建黨100周年,為使活動更有影響力、更多人受益,更好地弘揚航天精神、普及航天知識、培養創新人才、促進文化繁榮,以人們喜聞樂見的形式講好中國故事、助力基層黨建,2021年「孩子的聲音上太空」升級為「我們的聲音上太空」大型科普活動,活動以青少年為主,面向全國人民乃至全球華裔徵集萬件作品送入太空,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
「我們的聲音上太空」活動由「孩子的聲音上太空」(面向青少年和兒童)和「我們的聲音上太空」(面向以青少年為主的廣大群眾)兩個模塊組成,同時將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航天科普教育、文學藝術活動。
在主辦單位的同意下,尋知教育研究院、鳳凰之星賽事平台作為「孩子的聲音上太空」活動的承辦單位,負責組織開展本次活動。
一、組織機構
指導單位:中國科協科普部、國家航天局系統工程司、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科技委
主辦單位:中國航天科技國際交流中心、我們的太空創新實踐中心、新華網、中國網
聯合主辦:佛山尋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承辦單位:尋知教育研究院
鳳凰之星賽事平台
二、活動主題
愛黨、愛國、愛社會、愛家人,以及努力學習、熱愛生活,探索太空奧秘、弘揚中華文化等正能量語音作品。
「天籟童音」:徵集學齡前兒童的語音作品
「金色年代」:徵集中小學生的現代語音作品
「匠心之韻」:徵集職業學校學生語音作品
「遠山圓夢」:徵集欠發達地區孩子的語音作品
三、活動對象
4-18歲廣大青少年和兒童
四、活動時間
2021年6月——2021年12月
具體時間安排:
網上報名參賽時間:6月1日-9月30日
航天科普暑期研學活動:7月-8月
作品評審時間:10月7日-10月31日
網路投票時間:10月7日-10月20日
獲獎結果公布:11月底(待定)
作品注入音頻載荷:11月底(待定)
安排發射升空時間:11月底(待定)
參觀發射升空研學活動:11月底(待定)
獲獎證書及獎牌頒發:11月底(待定)
五、參賽要求
創作形式:以語音類作品為主(歌曲除外)
文件格式:MP3格式(時長5分鐘以內)
以上所有作品要求孩子們獨立或在老師、專家指導下創作完成,鼓勵原創。作品及版權歸主辦單位所有,作品署名權為作者所有。
參賽詳情可關注「我們的聲音上太空」、「尋知教育」、「鳳凰之星STAR」進行了解。
六、參賽方式
參賽選手通過「鳳凰之星STAR」進入鳳凰之星賽事平台,選擇-「孩子的聲音上太空」全國航天科普·語音徵集活動,進行線上投稿報名參賽。
第一步:進入賽事平台
通過「鳳凰之星STAR」,
進入賽事平台。
第二步:上傳參賽作品
選擇「孩子的聲音上太空」賽事,
作品以音頻mp3格式上傳。
(需提前發到微信文件傳輸助手)
第三步:接收穫獎結果
關注「鳳凰之星STAR」/公-號,
接收賽事獲獎結果。
七、獎項設置
1、大賽組委會將組織專家評審對入圍作品集中評審,分別設金獎、銀獎、銅獎、優秀獎、最具人氣獎(由網路投票環節產生);
2、指導老師輔導的作品獲獎成績突出者,將頒發優秀指導老師獎;
3、對組織活動有突出貢獻的單位、組織老師,將頒發單位組織獲獎證書、老師組織獎證書。凡投稿100件以上的單位授予單位優秀組織獎與個人優秀組織獎;凡投稿200件以上的單位授予單位先進組織獎與個人先進組織獎;凡投稿300件以上的單位授予單位特殊貢獻組織獎與個人特殊貢獻組織獎。
附:
「我們的聲音上太空」研學
科學種子培育計劃啟動招募
更多熱門賽事活動,請關注「鳳凰之星STAR」
賽事報名
@鳳凰之星STAR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三連一下,獻出美美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