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清視音頻制播呈現國家重點實驗室成功召開第一屆學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

2021年05月07日21:27:11 科學 1206

2021年5月6日,總台超高清視音頻制播呈現國家重點實驗室召開第一屆學術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中國工程院高文院士等學術委員會委員出席了會議,科技部基礎研究司有關領導參加了會議。

超高清視音頻制播呈現國家重點實驗室成功召開第一屆學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 - 天天要聞

技術局局長徐進主持會議並宣讀了總台關於成立超高清視音頻制播呈現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的有關決定。經總台黨組批准,第一屆實驗室學術委員會於4月9日正式成立,聘請中國工程院高文院士、中國科學院毛軍發院士、中國工程院戴瓊海院士、中國工程院沈昌祥院士、中國工程院丁文華院士、姜文波、錢岳林、宋宜純、張文軍、王延峰、謝錦輝、馮景峰等12位著名專家為委員,高文院士任學術委員會主任。台編務會議成員姜文波為實驗室主任。

超高清視音頻制播呈現國家重點實驗室成功召開第一屆學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 - 天天要聞

學術委員會對實驗室的有關科研成果進行了檢查,並赴4K超高清播出一線進行了現場考察。姜文波代表實驗室向學術委員會彙報了過去一年來的工作進展和2021年的科研計劃。根據研究方向和應用需求,目前實驗室已初步建成超高清電視製作技術研究實驗室、超高清電視播送技術研究實驗室、5G媒體應用實驗室、視聽新媒體融合制播技術研究實驗室、新聞融合制播技術研究實驗室、三維聲數字音頻技術研究實驗室等6個專業技術實驗室,並與協作單位上海交通大學共建了媒體智能技術研究實驗室,與廣播電視規劃院共建了視音頻評測技術研究實驗室。2020年實驗室成功申報並承擔了三項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冬奧超高清8K數字轉播技術與系統」、「4K超高清電視制播系統研製」和「基於廣播網與5G 移動網融合的超高清全媒體內容協同分發關鍵技術研究」;以及發改委、工信部的5G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5G+4K/8K超高清制播示範平台」。2020年8月實驗室公開發布了首批開放課題指南,針對8K超高清電視頻道播出、4K基準監視器、AI+VR智能虛擬現實製作、基於區塊鏈技術的視聽節目版權管理、IPv6等關鍵技術部署了11項研究課題,面向社會徵集研究科研合作,目前各項研究課題已全面展開,部分項目已取得階段性成果。

超高清視音頻制播呈現國家重點實驗室成功召開第一屆學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 - 天天要聞

學術委員會對實驗室成立以來的工作給予高度肯定,對實驗室的未來發展提出了寶貴意見,特別提出應加強國際化布局,在國際標準中佔據重要位置,加強同科研院校的協作,力爭在超高清視音頻技術領域引領國際發展潮流,同時在信息安全、人工智慧應用等領域開展前沿技術研究,並在實驗室科研機制方面進行積極創新。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前國際古生物學協會主席、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邁克爾·本頓:貴州三疊紀化石群改寫地球生命演化認知|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 - 天天要聞

前國際古生物學協會主席、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邁克爾·本頓:貴州三疊紀化石群改寫地球生命演化認知|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

7月5日下午,在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傳承地質魅力·續寫文明華章——推動地質公園與生態文化多樣性融合發展」主題論壇上,前國際古生物學協會主席、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Michael J. Benton(邁克爾·本頓)教授圍繞「三疊紀化石
非洲地下的深層地球脈衝正在撕裂非洲大陸 - 天天要聞

非洲地下的深層地球脈衝正在撕裂非洲大陸

地幔的垂直運動是導致地球表面發生大規模地質變化的驅動力之一。這些地幔上升流,有時被稱為地幔柱,被認為在一些重大的地質轉變(例如大陸漂移)中發揮著作用。目前,在非洲大陸地下發現了一種類似、微妙卻意義重大的現象。
科學家首次目睹海底「慢滑」地震 - 天天要聞

科學家首次目睹海底「慢滑」地震

科學家首次直接觀察到在主要水下斷層帶釋放構造應力過程中發生的慢滑地震。此次漸進式地震事件在穿過日本海岸附近易引發海嘯的斷層段時被追蹤,該斷層段似乎起到了天然的緩衝作用,吸收了壓力。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研究人員將這一現象比作一條斷層線沿著
「倪四道院士預測廣東將有8級地震」系謠言 - 天天要聞

「倪四道院士預測廣東將有8級地震」系謠言

近日,一張「院士預測廣東將發生8級以上大地震」的截圖在網路上流傳。截圖顯示,名稱為「倪四道」的用戶稱,團隊預測8個月內,將會在一經緯度位置(位於廣東)出現八級以上地震。
「鳥中大熊貓」現身桂林! - 天天要聞

「鳥中大熊貓」現身桂林!

【來源:廣西台新聞910】近期,陽朔縣林業局工作人員通過桂林灕江站了解到,在海洋山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安裝的監測系統,發現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頸長尾雉的身影。白頸長尾雉不僅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還是中國特有珍稀鳥類,被稱為鳥類中的「大熊
世界第一頭人工繁育長江江豚迎20歲生日 - 天天要聞

世界第一頭人工繁育長江江豚迎20歲生日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7月5日訊「淘淘」20 歲啦!7月5日,世界第一頭人工環境下出生的長江江豚「淘淘」迎來20歲生日。從「淘淘」出生到家族發展至5頭,在一代代科研人員努力下,長江江豚人工繁育保種,為這一瀕危物種的未來帶來希望。
飛機不死,它只是墜落 - 天天要聞

飛機不死,它只是墜落

獻給003號墜機的白玫瑰,2024年11月16日。南方周末記者 王華震 攝山裡的紀念儀式簡簡單單,從山下帶上來的一束白玫瑰,分給王健、楊立群和其他隊員,在曾經因飛機墜落而形成的巨坑前,他們手持玫瑰,默哀。玫瑰潔白,山林翠綠,經過80年的自然修復,那個「巨坑」已經宛如平地,難以辨認。巨坑近旁,山勢陡然下陷,形成一道...
歷史上從無記載!2006年平利首次出現,被抓8小時後放生 - 天天要聞

歷史上從無記載!2006年平利首次出現,被抓8小時後放生

各位看官老爺,麻煩右上角點擊一下「關注」,精彩內容不錯過,方便隨時查看。文|萬象硬核編輯|萬象硬核«——【·前言·】——»2006年6月15日,安康市人民政府發布消息,有人在平利縣的交通局家屬院中發現了一隻不明身份的野生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