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的開始,小護要問大家一個問題,一覺醒來你身上有沒有出現過青一塊紫一塊的,而且出現的莫名其妙。然後家裡的老人就會說這是「鬼掐青」。你有沒有深信不疑呢?長大後才知道,原來是紫癜。紫癜是某種原因導致的皮膚毛細血管破裂而出現的,但大多都是出現在皮膚,你見過長到肝臟的嗎?
高女士今年44歲了,去年因腹痛去醫院就診,影像學檢查提示,肝臟有多發的佔位性病變。把高女士嚇壞了,跑了好幾個醫院去檢查,最終因為肝臟多發結節而且性質難以確定,懷疑是良性或低度惡性腫瘤。去年9月份,高女士進行手術,將肝臟病變的部位切除了。但讓人想不到的是,切下來的病理樣本中,並沒有發現腫瘤細胞!
11月份的時候,高女士又來到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醫生說「CT檢查結果非常像是肝癌,但病理結果和一些癥狀並不符合肝癌的特徵,這一定不是常見的疾病。」隨後,多個醫生一起討論,排除了腫瘤,確診了肝紫癜!同科室的醫生從醫40年,都沒有見過這樣的病例!據了解,高女士是深圳市首例肝紫癜患者。確診後,經過對症治療,高女士的病情有所緩解,目前已經出院。
什麼是肝紫癜?
肝紫癜是一種比較罕見的以肝血管病變為主的良性病變,在肝切除或活檢標本中,可以看到肝實質內多發、大小不等的充滿血液的囊腔。主要是由於其微觀表現為肝內竇狀腔隙擴張,內填充血液,宏觀呈紫紅色或暗灰色得以命名。
肝紫癜的發病原因是什麼?
病因和發病機制目前尚不清楚,臨床表現也比較複雜。這種病變的首次報道是在1861年,在1961年通過肝臟病理學活檢描述進行命名!根據早期研究顯示,肝紫癜的發病原因可能與藥物、毒物接觸、腫瘤、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力低下有關。其中相關的藥物可能有促雄性激素、避孕藥、硫唑嘌呤等等。
隨著研究的深入,人們發現其與肝腎移植、類固醇激素使用、HIV感染均有聯繫。其中,HIV可為單一發病因素,這可能與AIDS患者免疫低下,桿菌機會感染有關,引起桿菌性紫癜症,既往稱謂桿菌性血管瘤病。
容易被誤診!
肝紫癜很容易被誤診為其他疾病,比如腫瘤。這是由於肝組織內肝竇擴張,血液淤積,形成血湖。在影像學檢查中看起來就像是佔位,但其實這不是真正的佔位性病變。看起來雖然和腫瘤非常相似,但具體的診斷還是要依靠醫生的經驗。
最後,小護還想說一句,肝紫癜病一般預後較好,但由於充血囊腔存在自發性破裂出血的風險,所以仍需警惕這些時刻在倒數的「定時炸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