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科學家的段子,可以沒有笑聲,但能否來點掌聲?

2021年02月12日20:06:03 科學 1709

科學家的段子,你聽了,笑得出來嗎?掌聲在哪裡?

我國科學家的段子,可以沒有笑聲,但能否來點掌聲? - 天天要聞

茅以升造的錢塘江大橋

造出最結實的橋

橋樑學家、土木工程學家茅以升從小好學上進,善於獨立思考。他 10 歲那年,過端午節,家鄉舉行龍舟比賽,看比賽的人都站在文德橋上,由於人太多把橋壓塌了,砸死、 淹死不少人。這一不幸事件沉重地壓在茅以升心裡。他暗下決心:長大了一 定要造出最結實的橋。從此,茅以升只要看到橋,不管它是石橋還是木橋, 他總是從橋面到橋柱看個夠。茅以升上學讀書後,從書本上看到有關橋的文 章、段落,就把它抄在本子上,遇到有關橋的圖畫就剪貼起來,時間長了, 足足積攢了厚厚的幾大本子。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強」先要立大志,並為之奮鬥!

生物學家秉志的「六律」「六省」

1965 年2月 20 日,80 高齡的秉志上午還在實驗室里工作,下午外出開 會,晚上,因動脈硬化性心臟病突然發作,送到醫院搶救無效,不幸在第二天凌晨與世長辭。秉志的遺物中,一張發了黃的卡片上右側書寫著「工作六律」:「身體強健,心境乾淨,實驗謹慎,觀察深入,參考廣博,手術精練。」 下寫「努力努力,勿懈勿懈。」左側書寫「日省六則」:「心術忠厚,度量寬 宏,思想純正,眼光遠大,性情平和,品格清高。」下寫「切記切記,勿違勿違」。

——這樣的座右銘,正是秉志一生的真實寫照。

天才和勤奮

我國重化學工業的開拓者侯德榜學識淵博,碩果累累,在國內外聲譽卓越的侯德榜直到晚年還在孜孜不 倦地學習。有一天,他的女兒和他議論天才和勤奮的問題,侯德榜說:「就 天賦而論,我不算聰明。但我深知『勤能補拙』的道理,我一生所以有些許 成就,除了許多客觀條件外,主觀上要歸功於勤奮。」確實,勤奮在侯德榜一生治學和工作中貫穿始終。

——簡單的道理落實到行動,成就了的不簡單的科學家!

我國科學家的段子,可以沒有笑聲,但能否來點掌聲? - 天天要聞

比命重要的是谷種

我國稻作科學之父丁穎,被親切地叫作「谷種佬」。1938 年日軍侵入廣 州前夕,中山大學決定內遷。最後一隻船就要開了,一個農民模樣的人氣喘 吁吁地趕到碼頭,他就是丁穎,身上背了幾個大包。「丁老師,命都不要了, 收拾了些什麼寶貝啊?」幾個同事打開包裹一看,哪裡有什麼金銀細軟,除 了谷種還是谷種。面對驚愕的目光,丁穎說:「我就是『谷種佬』啊,谷種當 然比我的命還重要。」

——谷種比生命重要,科學精神就是丁穎的生命內涵!

我國科學家的段子,可以沒有笑聲,但能否來點掌聲? - 天天要聞

武俠小說家金庸

金庸迷」氣象學家

我國氣象學家黃榮輝的業餘生活也充滿了「科學味」。他是個「金庸迷」,並認定看武 俠小說跟工作有關係:「看這些,我可以鬆懈一下腦筋,但這是次要的,而 更重要的是對我工作的啟發。你看見小說里一個很好的俠士經歷了一番周 折,已經是死定了,卻會因為某種際遇一下子從困境中出來了,就是絕路逢 生。這個東西對我很有啟發。做研究工作的時候,常常想了半天,覺得不行 了,不行了,然後忽然一下子想法就出來了,這個也是絕路逢生。」

——這個故事,體現了黃榮輝的科學品質。

科學砸不爛

1963年,心理學家潘菽66歲,突發心肌梗塞病,幾瀕於危。出院後養病期間開始了「文化大革命」,心理學被誣稱為「偽科學」,要「徹底砸爛」,心理研究所和大學 的心理學專業也被取消。雖年事已高,且身患重病,他仍遭到各種迫害。在 一次批鬥會後,他對自己的夫人說:「心理學作為一門科學是砸不爛的,也 是取消不了的,前途是光明的。」他偷偷地寫下了50多萬字的《心理學簡 札》初稿。通過寫《心理學簡札》這項工作,他明確了不少心理學中的問題, 更加堅信我國心理學必須自強自立,決不能再一味仰望於任何國家。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相信科學,深入科學研究,必須有堅定的科學精神!


沒有笑聲,可有掌聲、讚歎聲?請用尊貴的雙手,給點掌聲,給點評論!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凝聚態物理學家孫鑫因病於5月27日逝世 - 天天要聞

凝聚態物理學家孫鑫因病於5月27日逝世

澎湃新聞記者從相關方面獲悉,凝聚態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孫鑫教授,因病於2025年5月27日逝世,享年87歲。公開資料顯示,孫鑫,復旦大學物理系教授,1938年7月出生於江蘇揚州,1960年畢業於復旦大學物理系。孫鑫畢業後在復旦大學物理系工作,專於低維凝聚態物理、統計物理及表面物理理論的研究。1979年,孫鑫...
這種被低估的「情緒解藥」 還能讓大腦更強大 - 天天要聞

這種被低估的「情緒解藥」 還能讓大腦更強大

如果說,跑步是對靈魂的拷問,健身是對肌肉的摧殘,那跳舞就是對身心的解放。無論是廚房裡的即興扭動,還是健身房裡的熱血澎湃,抑或是夜店裡的盡情搖擺,跳舞似乎無處不在,但又常被我們忽視。很多人沒有意識到,跳舞不僅僅是一種娛樂活動,更是一種被低估的療愈方式。通過旋轉與節奏,跳舞能夠為我們找到內心的平衡,甚至...
當事人回應玩滑翔傘被吸至高空結冰:很後怕 - 天天要聞

當事人回應玩滑翔傘被吸至高空結冰:很後怕

近日,55歲的彭先生在祁連山區域進行滑翔傘飛行時,意外被雲吸至8000多米高空,全身結冰,所幸控傘安全降落。事後,彭先生接受記者專訪,介紹自己從遇險到脫險的過程他說:「被吸到雲底後很慌,白茫茫一片,辨別不出任何方向。傘頭衝下去的時候,是我最恐懼的時候。想想還是很後怕的,這段時間先不飛了。」來源:央視新...
被雲吸至8000米高空成「冰人」後奇蹟生還  當事人講述從遇險到脫險過程 - 天天要聞

被雲吸至8000米高空成「冰人」後奇蹟生還 當事人講述從遇險到脫險過程

央廣網北京5月28日消息(總台記者柴世文 白傑戈 景明)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報道,一位滑翔傘愛好者被氣流抬升到八千米高空,在低至零下40攝氏度的缺氧環境下死裡逃生的經歷,這兩天通過網路視頻和社交媒體廣泛傳播,備受關注。55歲的當事人彭先生昨晚接受總台記者專訪,介紹了自己從遇險到脫險的過程。 彭先生脫險後...
貴州這個洞美得有點不真實!開發還是保護? - 天天要聞

貴州這個洞美得有點不真實!開發還是保護?

【來源:百姓關注】在地球漫長的地質史詩中,一段被封印了多年的秘密意外啟封。在貴州省遵義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深山裡,一條為農業灌溉開鑿的引水涵洞,將一片純白如雪的「地下水晶宮」從古生代的沉寂中喚醒。
今早,雲南臨滄市永德縣發生地震 - 天天要聞

今早,雲南臨滄市永德縣發生地震

【來源:昆明信息港】據中國地震台網正式測定,5月28日7時21分在雲南臨滄市永德縣發生3.2級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位於北緯24.16度,東經99.41度。基礎背景 震中地形:震中5公里範圍內平均海拔約996米。
雲端帝國的隕落:興登堡號飛艇的榮耀與毀滅 - 天天要聞

雲端帝國的隕落:興登堡號飛艇的榮耀與毀滅

當1936年3月4日清晨的薄霧中,齊柏林公司首席設計師路德維希·杜爾在腓特烈港船塢仰望這座龐然巨物時,他或許不會想到,這個凝聚著德意志工程智慧的造物,將在十四個月後化作一團燃燒的噩夢。
夜探洞庭湖 熱成像儀記錄麋鹿母子回家歷險記 - 天天要聞

夜探洞庭湖 熱成像儀記錄麋鹿母子回家歷險記

這幾天,總台記者一直跟隨著湖南林業部門一起在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做監測調查。為了解洞庭湖麋鹿的夜裡活動情況,總台記者和保護區的工作人員,首次通過熱成像技術搜尋記錄洞庭湖麋鹿的身影。夜晚的洞庭湖深處,熱成像相機記錄到一隻雌鹿帶著幼崽在蘆葦叢中穿行,幼鹿跟在母親身後一跳一跳的。在行進過程中,雌鹿母子...
呼吸之友||電子煙真的是更安全的替代品嗎? - 天天要聞

呼吸之友||電子煙真的是更安全的替代品嗎?

破除電子煙迷思守護呼吸健康-Breathing Companion-關注呼吸之友,關注呼吸健康引言-TEACHING SEMINARS- 「電子煙無害」「替煙更健康」——這類營銷話術讓許多人誤以為電子煙是傳統捲煙的「安全平替」。然而,最新研究敲響警鐘:電子煙不僅未降低風險,反而可能將肺癌風險推高至38.7倍!今天,我們揭開電子煙的真相。電子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