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歲女大學生講述「割痔瘡」經歷:手術尷尬但不疼,術後才遭罪

前段時間,網易數讀對《中國成人常見肛腸疾病流行病學》的調查數據做了一次統計,發現許多有趣的「痔瘡事實」。

比如,傳說中的「十男九痔」「十女十痔」並不正確。事實是,男女的肛腸疾病患病比例差不多,分別為 50.04% 和 50.17%。

關於痔瘡,也許只有走到手術這一步,你才會發現它到底有多可怕……

23歲女大學生講述「割痔瘡」經歷:手術尷尬但不疼,術後才遭罪

23歲的小美是一名在校女大學生,不抽煙不喝酒,就好一口小辣椒,奈何人菜癮大,長了痔瘡已經三年了,從一開始的不能接受,到後來有點破罐子破摔的意思,依舊接著吃,對著辣辣就是一個猛炫。

作息不規律加上飲食習慣差,肛門開始對她吐血抗議,一看遭不住了,小美就去醫院看了肛腸科

經過一系列檢查後,醫生建議小美儘快做痔瘡手術,否則貧血的癥狀會越來越嚴重,和醫生確定好日期,小美就回家準備他的日常用品,再次住院時小美就開始了他「痔瘡手術之旅」。

手術經歷大致是這樣的:避開經期,提前一天吃清腸胃藥物——手術當天吃早飯——術前準備、備皮、打留置針,局麻。

在手術過程中小美並沒有感到有任何不適,小美以為終於可以擺脫痔瘡的困擾了,誰知她的痛苦才剛剛開始。

手術過後的幾個小時,小美是被疼醒的,那種墜脹感十分強烈,彷彿一根竹節鋼鞭捅進我菊花內,而且捅得很深,直接就攪動了她的腸道以及膀胱和子宮。

這種感覺怎麼說呢,又痛又不痛,憋得難受,還帶著強烈的墜脹感,小美在床上坐卧不安,不管什麼姿勢都難以緩解這種不舒服,更可怕的是尿不出來,其實那是因為墜脹和擠壓導致的壓迫感,或許可能就根本沒尿。

最難受的是排便,肛門收縮撕扯傷口,排便時如同「銼刀拉扯」,痛感劇烈。因為每次排便量少,一天需要上好幾次廁所,每上一次遭罪一次。

怎樣判斷是不是得了痔瘡?

1、便血

若患者在大便時出現鮮紅色血液,並不會伴有疼痛感,考慮為內痔,多數會有間歇性出血、滴血、甚至噴射樣出血等表現,若食用辛辣食物或大量飲酒容易誘發或者加重。

建議口服柑橘黃酮片等止血或者肛入痔瘡膏栓治療,效果不好時可通過手術治療。

2、疼痛

若患者在大便後出現持續疼痛等癥狀,排除肛裂及肛周膿腫後,應考慮患有外痔,多數為血栓外痔水腫疼痛。外痔主要出現在肛管齒狀線以下,接近於肛門端。

可以選擇柑橘黃酮片、非甾體消炎止痛藥等藥物來對症治療,急性期3天內,疼痛劇烈者,可以考慮手足治療。

3、看是否有痔塊脫垂

如果痔瘡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並且已經發展到了中晚期階段的時候,在大便之後往往會有這塊脫垂這種情況,需要自己用手將痔塊的這塊恢復到原來的情況,有的甚至難以退回這種情況,病情就比較重要,儘早就診。

如何預防痔瘡的發生?

第一,調整飲食結構

飲食上要記得多喝水吃清淡一點,每天飲水量保持在2000毫升,跳繩多吃些粗纖維的食物,比如:蔬菜、玉米、蘋果這些,保持好的代謝也很重要

第二,清潔菊部

早晚坐浴一次清潔菊部,先準備半盆40°左右的溫水,然後坐進去泡5-10分鐘,泡的時候伸手搓洗下,泡完在用溫水沖趕緊用濕廁紙擦乾下。

第三,提肛運動

痔實質是痔靜脈瘀結的結果,改善肛門局部血液循環,對於預防和治療本病大有益,每天有意識收提肛門1~2次每次約5min,有利於預防痔的發生。

第四,適當的體育鍛煉

注意加強身體鍛煉,特別是從事久坐、久立工作者應較多地參加一些體育活動,如工間操、太極拳和氣功等,這可抵消體位的不利因素,對預防痔的發生和發展是有積極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