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突破!懷化市第一人民醫院泌尿結石科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上發表最新原創性研究成果

近日,懷化市第一人民醫院泌尿結石科團隊在泌尿外科學領域國際知名學術期刊《Investigative and Clinical Urology》上以論著形式在線發表了一項最新原創性臨床研究成果「Comparison of pre-indwelling double-J stents versus ureteral catheters for artificial hydronephrosis in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相關研究工作受到了國際泌尿同行的高度認可。

這項研究工作得到了醫院領導、科教部、泌尿外科主任舒鐵環、泌尿結石科主任舒建平的大力支持和指導。泌尿結石科副主任醫師顏廷帥、主任醫師全科立為論著的共同第一作者,醫師何高飛為通信作者。

我國是世界上三大泌尿繫結石高發地區之一,尤其是南方,比如懷化所處的武陵山片區,近年來,結石發病率整體上呈現上升趨勢。據相關研究統計,我國成年人中腎結石的患病率約為5.8%,這意味著每17個人中就有一位腎結石患者。

根據指南推薦,經皮腎鏡碎石術(老百姓口中的「微創打洞取石」手術)是治療複雜性腎結石的首選方案。而在B超引導下經皮腎穿刺以建立碎石通道則是經皮腎鏡碎石術中最為關鍵的步驟。穿刺時往往需要人為製造腎積水以便獲得更加清晰的影像,特別是對於術前無腎積水或積水不明顯的病例。傳統的經皮腎鏡碎石術一般是放置輸尿管導管後通過助手注水或者生理鹽水持續滴注來製造人工腎積水。但是這種做法在臨床實踐中存在著不少弊端。

懷化市第一人民醫院泌尿結石科團隊通過文獻檢索及臨床工作總結,對原手術方式做了改進並探索出一種新的方法,即通過預先留置雙J管來製造人工腎積水,並取得了不錯的臨床效果。

研究團隊為了比較在經皮腎鏡碎石術中通過預先留置DJ管來製造人工腎積水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回顧性分析了2017年至2020年期間共1258例因診斷為腎結石而接受經皮腎鏡碎石手術患者的臨床資料。其中,682例患者在術中通過預先留置DJ管來製造人工腎積水, 而576例患者則是按照傳統方法通過輸尿管導管來製造人工腎積水。該研究結果表明在經皮腎鏡碎石術中通過預先留置DJ管來製造人工腎積水是非常安全可行且有效的,值得臨床進一步研究和推廣。

懷化市第一人民醫院泌尿結石科是懷化市重點專科、懷化市泌尿繫結石病臨床醫療技術示範基地。據悉,國際知名學術期刊《Investigative and Clinical Urology》已被Medline、SCIE、Web of Science、Scopus等國際主流資料庫收錄,5年平均影響因子為2.41。該項研究成果的發表證明,懷化市第一人民醫院泌尿結石科不僅臨床上在省內具有突出優勢,在科研方面也取得了新的突破,為醫院建設省級區域醫療衛生中心添磚加瓦。

(全科立 何高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