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牙良心攻略:牙齒鬆動,真的是一場難以避免的中年危機嗎?

陸博,口腔醫學博士,副主任醫師。熱衷於用簡單明朗的文字,為市民普及口腔健康知識,保持口腔健康的關鍵在於:「預防大於治療」!

身邊有很多朋友,特別是35歲-50歲以上的人群,每每提到自己的年齡,就會不由感嘆到:「不行了,年紀大了,奔四,奔五了,身體素質下降了,牙也不太好了。」一想到自己可能即將進入「老掉牙」的中老年階段,就寢食難安。

確實,試想一下:

假設你是一名受人敬重的老師,怎麼能忍受自己在學生面前說話漏風發音不清?


假設你是一名業餘美食評論家,怎麼能忍受與大中華絕大部分美食徹底告別?


就算你只是一名普通老百姓,怎麼能忍受開口說話的時候沒有牙齒呢?


俗話說的」老掉牙「,真的不可避免嗎?(答案是:可以避免)

2019年2月,國家衛健委發布《健康口腔行動方案(2019-2025年)》,明確提出了不同人群的口腔健康指標:

到2025年

12歲兒童齲患率要控制在30%以內

成人每天兩次刷牙率要達到45%

65歲到74歲老年人存留牙數要達到24顆等

所以說:老掉牙並非不可避免,我們隨著年紀的增大,牙齦的確會有不同程度的萎縮,然而真正加劇牙齒脫落的罪魁禍首是牙周病

「老掉牙」是如何一步步走上這條不歸路的?

首先,如果年輕時注重口腔健康,我們的牙齒應該是這樣的:健健康康,穩如泰山的,就像這樣:

但如果你經常忘記早晚刷牙,或者刷得不幹凈,任由牙菌斑瘋長,慢慢進化成牙結石的話,就成了這樣:

當牙結石堆積,如果還不採取干預措施,比如洗牙,那麼牙結石會越養越大,牙齦都被逼出了內傷,開始紅腫了,這個階段,刷牙很容易見血。


如果你還不引起重視,那麼接下來牙齦就開始萎縮了,牙槽骨被吸收破壞了,牙齒已經輕微鬆動了。

接著你繼續袖手旁觀的話,牙齦萎縮將進一步加劇,牙槽骨繼續被吸收破壞,牙齒鬆動明顯。

到了這個階段,那真真是吃後悔葯也無濟於事了,因為已經到了脫落晚期,牙齒搖搖欲墜,隨時可能脫落。

最後你永遠失去了一顆牙。有沒有覺得口腔內空蕩蕩,心也空蕩蕩的。別急,接下來你會繼續失去第二顆,第三顆……

教你三個方法有效避免「老掉牙」的中年危機

首先在牙齒鬆動前就要做到防患於未然,就像我在文章開頭就說到的,保持口腔健康的關鍵在於:「預防大於治療」!那麼我們該如何預防呢?關鍵是要做到以下幾點:

1)日常認真清潔口腔:每天早晚認真刷牙,不得少於3分鐘,配合使用牙線,進行二次清潔。

2)至少一年洗一次牙:如果牙結石已經形成,別猶豫了,靠自己刷牙是刷不掉的,去洗牙吧,洗完牙可以改善牙齦出血的問題。正常來說,每個人每半年到一年就應該去洗牙一次。洗完牙後記得要回歸第一步:日常認真清潔口腔。

3)定期去看口腔醫生:定期檢查口腔,可以早期發現齲齒,牙周病等,儘早治療,少花錢,少受罪的。真的等到問題嚴重了,再去看醫生,費錢又費時啊。

給大家算一筆賬:


如果在早期發現蛀牙,簡單補牙只要200~300元;


但是當蛀牙深到要做根管治療時,根管+牙冠的費用,就是一部貴的手機了(3000~6000元);


而如果這個牙齒已經爛到無法挽救,不得不拔了牙,那麼將來再種植牙的價格(每顆 10000-20000+元),全口的的話可能都夠買輛車了,這就是所謂的"嘴巴里開了一輛車」。

最後給大家總結一下本文重要知識點

俗話說的中年「老掉牙」,不管是「老」還是「掉牙」都是一個逐步發展的過程,只要我們堅持日常認真清潔口腔、每一年至少洗一次牙,定期看口腔醫生,是完全可以有效避免「老掉牙」的危機的,保持口腔健康的核心是「預防大於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