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濕系統問題:類風濕性關節炎和狼瘡

一、類風濕性關節炎:


臨床表現多器官受累,類風濕結節具有特異性表現,前臂伸面、尺骨鷹嘴下方、跟腱出現的大小不一的質硬結節。(影像分期和診斷標準是考點)


風濕的活動期和影像學分期

血沉ESR和CRP都能反映疾病的活動性,但類風濕因子RF並不能反映疾病的活動性,RF陽性只是有助於RA的診斷。


RA的x線分期

1期:關節周圍軟組織腫脹,關節面無破壞性改變,可見關節端骨質疏鬆

2期,關節間隙變窄;

3期,骨質疏鬆加明顯,關節軟骨及軟骨下骨質破壞,出現蟲蝕樣改變;

4期,除1和3期的表現外,並有纖維性或骨性強直。


類風濕關節炎的診斷標準:

①關節或周圍晨僵持續至少每天1小時

②至少有3個關節腫脹或積液

③腕掌指近端關節至少一個關節腫脹

④對稱性關節炎

⑤類風濕結節

⑥類風濕因子陽性

影像學必須包括關節侵蝕或脫鈣


符合4項可診斷,必須要求①~④項持續6周。


治療:除了理療、非甾體等藥物、激素他們只能改善癥狀,不能控制病情,改善病情的抗風濕葯甲氨蝶呤是首選,雖能改善病情,但不控制癥狀。



二、系統性紅斑狼瘡


狼瘡與類風濕的機制不同,它是致病性自身免疫複合物、抗體形成損害自身的免疫性疾病。類風濕是關節的滑膜炎。該病具有遺傳傾向。


臨床表現:跟類風濕一樣呈現對稱性近端關節炎症,但無關節破壞;碟影紅斑、盤狀紅斑、光過敏、雷諾現象、各系統炎症、低熱等表現多種多樣。


實驗室檢查:

①抗核抗體ANA:最佳篩查;

抗dsDNA抗體:標記性抗體之一,與活動性有關;

③抗Sm抗體:對早期不典型診斷,與活動性無關;

抗SSA抗體:光過敏、皮損有關

抗SSB抗體乾燥綜合征有關

⑥代表活動性的:除了②,還有狼瘡帶實驗、補體C3下降、抗rRNP抗體


診斷:有11項標準,不過不像類風濕性關節炎,有特異抗體和多系統損害表現即可作出診斷。


治療糖皮質激素是該病的首選,誘導緩解期首選環磷醯胺,目前認為羥氯喹應作為SLE的背景治療,誘導維持期均可長期應用。


乾燥綜合征

口眼黏膜乾燥,SSA、SSB特異性抗體;血管炎,白塞氏病等,執業醫師僅僅作為鑒別診斷出現,免疫治療,對症治療即可。類風濕和狼瘡是重點,其他簡單了解一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