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嚨如果出現這些癥狀,不是「咽炎」,可能是「食道癌」上身

2022年06月29日21:13:08 健康 1747

「能吃是福,善吃是智」,在確診食道癌後,王建(化名)才明白這句話是多麼的真實。

半年前,54歲的王建在吃東西時有輕微的哽噎感,但當時沒有在意,以為只是咽喉炎,隨便吃了點消炎藥。直到半個月前,他的食道在正常進食、喝水時都會劇烈疼痛,去哈醫大二院檢查,醫生髮現食道距門齒28cm處有一塊直徑3cm的腫物進一步活檢確診為食道癌

這個消息就像晴天霹靂,王建怎麼也想不到,原以為的「咽炎」竟會是食道癌。隨後,醫生對他進行全面檢查,並實施了達芬奇機器人縱隔充氣食管癌手術,遊離患處食管,將食管-胃吻合,重建消化道。

食道癌並不少見

在我國食道癌並不少見,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食道癌新發32.4萬例,死亡30.1萬例,全都超過全球總數的50%。由於食道癌早期沒有典型癥狀和體征,大部分患者確診時已是中晚期,總體預後較差。

2015年,我國食道癌年齡標化5年生存率為30.3%,早期食道癌的5年生存率為95%,但總體5年生存率依然偏低

從分布來看,我國的食道癌患病人群是不均衡的,男多女少,農村多城市少,也有地區聚集現象,例如河南、河北、山西交接的太行山區。

喉嚨如果出現這些癥狀,不是「咽炎」,可能是「食道癌」上身 - 天天要聞

別把食道癌誤當成「咽炎」

由於食道癌的早期癥狀與咽炎相似,因此常被患者忽略,導致發現不及時。食道癌的早期癥狀可以總結為「三感一痛」,這裡給大家解釋一下。

1、食管異物感

即使沒有進食,也會感到食管上有異物,好像飯粒或菜葉粘附在上面,難以吞咽,但是沒有疼痛感。

2、吞咽梗噎感

吞咽食物時有不適感或不暢感,嚴重時甚至有哽噎感,這與早期病變引起小範圍食管黏膜充血、腫脹、糜爛有關,食物通過時產生刺激。

3、咽喉緊迫感

咽喉有緊迫感,尤其是吞咽乾燥、粗糙的食物時,癥狀更加明顯,可伴隨輕微疼痛。隨著病情進展,患者可能咳嗽或聲音嘶啞,甚至咳出帶血的黏液。

4、胸骨後疼痛

胸骨後出現疼痛感,表現為灼燒樣刺痛或持續性隱痛,但疼痛位置難以明確,程度時輕時重,一般在飯後可減輕或消失。

喉嚨如果出現這些癥狀,不是「咽炎」,可能是「食道癌」上身 - 天天要聞

其實,食道癌與咽炎最大的癥狀區別在於「吞咽」的不同

咽炎引發的吞咽異物感與飲食性質沒有關係,進食時異物感會減輕。相反,食道癌引起的吞咽困難會進行性加重,到最後連喝水都比較困難,吃東西有明顯的堵塞感。

掛什麼科?做什麼檢查?

如果出現疑似食道癌的癥狀,或者無法辨別自己是咽炎還是食道癌,一定要及時就醫檢查。

針對食管癌,現在很多醫院採取「多學科會診」,可以先掛消化內科,明確診斷。如果確診則會有胸外科、腫瘤科等科室參與進來。

目前,食道癌的檢查方法主要有以下3種:

  • 食管鏡

食管鏡的診斷率高達80%,優點在於可以直接看到腫物,並直接取樣進行活檢。

  • 內鏡超聲

內鏡超聲是「內鏡 + 超聲」二合一,可以通過內鏡直接觀察食管腔內的形態改變,同時進行實時超聲掃描,可以用來發現更早期的食管黏膜病變。

  • 鋇餐造影

鋇餐造影準確率僅為50%左右,只有在病灶的形態發生明顯改變時才能顯示出來。如果造影顯示病變區黏膜皺壁增粗、迂曲等,說明可能已經發展成早期浸潤癌。

喉嚨如果出現這些癥狀,不是「咽炎」,可能是「食道癌」上身 - 天天要聞

從生活中預防,不難做到

《中國食管癌篩查與早診早治指南(2022版)》指出,目前研究已經明確食管癌的主要危險因素保護因素,並在生活中較為常見,大家可以積極行動起來,針對性預防。

方法1:避開危險因素

食道癌的危險因素包括特定的飲食習慣、家族遺傳、飲酒、吸煙

戒煙戒酒無需贅言,但特定的飲食習慣也要盡量避免。研究顯示,腌制食物、霉變食物、不規律飲食、燙食、高鹽飲食、進食過快等飲食習慣,均會增加食管癌風險。

喉嚨如果出現這些癥狀,不是「咽炎」,可能是「食道癌」上身 - 天天要聞

方法2:增加保護因素

研究已經明確,食管癌的保護因素包括攝入膳食纖維、膳食鈣和蔬果

(1)適量攝入膳食纖維

可以促進腸道代謝,保護消化道健康,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有蔬菜、豆類、水果和全穀類食物

(2)在膳食中補充鈣

中國營養學會建議,50歲以上人群應每天攝入鈣1000mg。含鈣量較高的食物有綠色蔬菜、牛奶和奶製品、豆製品、菌藻類食物(例如海帶、黑木耳)等。

(3)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議,居民應每天攝入200~350g新鮮水果,至少300g新鮮蔬菜,且深色蔬菜佔一半。

深色蔬果大致有3類,大家可以輪換著吃:

  • 深綠色蔬果:菠菜、油菜、空心菜、韭菜、西蘭花、茼蒿、芥菜、西洋菜、獼猴桃等;
  • 橙黃色蔬果:西紅柿、胡蘿蔔、南瓜、柑橘、柿子、芒果、彩椒、香蕉椒等;
  • 紅紫黑色蔬果莧菜紫甘藍、紅棗、櫻桃、桑葚等。

所以,預防食道癌並不難,難的是堅持,難的是從點滴做起。但是,只要能遠離癌症,保護身體健康,難一點又何妨呢?

#健康真知計劃##謠零零計劃#

參考資料:

[1]赫捷, 陳萬青, 李兆申, 等. 中國食管癌篩查與早診早治指南(2022,北京)[J]. 中華腫瘤雜誌, 2022, 44(6):491-522

[2]食管癌的早期信號、高危人群、檢查和預防,郭建華,醫學論壇網,2019-10-11

[3]中國營養學會.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22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B超檢查發現前列腺鈣化,需要治療嗎?會不會影響到生育能力? - 天天要聞

B超檢查發現前列腺鈣化,需要治療嗎?會不會影響到生育能力?

在日常的臨床工作中,我經常遇到一些患者因為B超檢查發現前列腺鈣化而感到擔憂和困惑。今天,我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位患者的故事。某日,一位年輕男士來到我的門診,他因為最近感覺小腹不適,於是做了一次B超檢查。結果顯示他的前列腺出現了一些鈣化的現象。
飯後散步其實是錯的?醫生:上了60歲後,飯後這些事能不做就不做 - 天天要聞

飯後散步其實是錯的?醫生:上了60歲後,飯後這些事能不做就不做

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分享更多的專業健康知識,為您的健康保駕護航,感謝您的支持。「李叔,今天真是熱得離譜啊!」張大爺扇著手裡的蒲扇,汗流浹背地說道。他和妻子劉阿姨正和對門的老鄰居李叔李嬸在小區對面的公園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