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寧集團甩賣國際米蘭的事情,在《羅馬體育報》最先披露之後,義大利多家媒體一直在持續跟進。由於目前整個事件都在義大利國內發酵,所以中國國內的媒體幾乎得不到任何有線索的獨家內幕,但是意媒那邊卻已經不斷深入地分析和爆料。
昨天到今天,《羅馬體育報》、《米蘭體育報》等多家媒體都發布了國際米蘭總經理馬洛塔的採訪,馬洛塔在採訪中透露的信號主要有兩點:
1. 蘇寧方面正在評估所有的可能性;
2. 蘇寧的決定會尊重國際米蘭的現狀和歷史。
說直白點,蘇寧肯定想賣國米,但是希望找一個好買家。在如今的職業足球的資本市場上看,這種想法顯然有點一廂情願,畢竟當有錢的中國資本和石油資本都不願意出手時,真正好的買家其實是不存在的。
除了《羅馬體育報》、《米蘭體育報》等媒體,football-italia、sempreinter.com等媒體開始不斷跟進,其中分析出幾個方面的問題:
1. BC Partners確實在認真評估收購國際米蘭的收購方案,而且非常積極主動,也就是說,他們認定現在是"敲竹杠"的大好時機,必須要抓緊機會;《體壇周報》的記者分析時,直接把冷血的抄底資本比喻成了禿鷲。
2. BC Partners如果真要收購大多數股權,需要幾個月的時間完成;而蘇寧方面之所以申請國米球員的工資延後發放,也是在等收購方案的完成。
3. 雙方現在的最大分歧主要在價格,蘇寧依然希望堅持10億歐元左右的估值,但BC Partners給出的價格依然在7.5億左右,而且是4億左右的收購價格+3.5億的債務。
BC Partners為什麼會堅持壓價?因為他們從來就不想把國際米蘭運營成一個重振輝煌的百年老店,只是想利用蘇寧集團的財務危機來吃一次快餐。
如果能以7.5億左右的價格拿到國際米蘭接近70%的股權,他們可以在2022年償還完所有債務之後,重新發行新的債券,用以之後賽季的轉會操作,這將與蘇寧剛剛接手國際米蘭時的方法很像。用新的債券資金激活球隊,盡量帶來好成績,然後打包出售,在幾年內完成所有操作。
考慮到,他們是目前市場上最積極主動的出價方,蘇寧方面又急需用錢並且甩掉包袱,sempreinter.com披露,國際米蘭將召開一次特別會議,而蘇寧董事長張近東將以電話會議的方式全程參與,來做一次決斷。
蘇寧現在還有更多的選擇權嗎?答案恐怕是沒有。
自從接手國際米蘭俱樂部,蘇寧方面雖然投資巨大,但是連續幾個賽季的狀況都不理想,要麼進不了歐冠聯賽,要麼在歐冠小組賽就被淘汰,這讓球隊的損失很大,不光是損失了巨額的票房收益和歐冠晉級獎金,還讓球隊的名譽始終沒有進步,反而一直有不斷倒退的趨勢。
在這種情況下,加上去年到今年的惡劣環境,蘇寧已經沒法用任何辦法粉飾國際米蘭的財務報表,巨額虧損之下,沉重的壓力讓現在的他們難以應付。
今天的特別會議會產生什麼結果?大概率什麼結果都沒有,畢竟談判不是一天兩天就能談成的。但從《羅馬體育報》等媒體最近一段時間志在必得的聲音來看,BC Partners這支禿鷲正在咄咄逼人地向蘇寧施加壓力,時間依然是蘇寧最大的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