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聯杯半決賽上,曼城贏下德比戰,踩著老對手曼聯進入決賽。
藍月軍團在戰術上碾壓紅魔,核心德布勞內更是居功至偉;但是曼聯雖然失利,但是核心布魯諾-費爾南德斯的發揮並沒有減分,延續了自己的高光表現。
本賽季英超進程過半,在助攻、關鍵傳球、製造進球機會數等關鍵數據上丁丁和B費都排進了前三,甚至在射門次數這種衡量前鋒的數據他倆都能排到前五,而B費更是以11個進球排在射手榜的第三位……如果不是有完美轉型的凱恩,這兩位將在組織、進攻方面稱霸英超,絕對的超級核心。
然而,這兩位中場核心已經與過去的同類球員大不相同,從他們身上似乎能看到某種足球的發展方向。
凡人擊敗諸神,古典中場核心的沒落
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古典中場核心就是球場上的神,他們往往依靠技術、意識、大局觀統治球場的諸神,他們有不用積極防守的特權,是球隊中彈鋼琴的藝術家,心安理得享受著隊友們抬鋼琴的服務,普拉蒂尼、馬拉多納、齊達內都是如此,而最後一題古典前腰里克爾梅的鬱郁不得志,我們將此看做這個時代的沒落。
里克爾梅之後,無論球隊的戰術構建是怎樣的,他們都對古典前腰的需求不高,傳統的中場核心存在感嚴重下降,諸神逐漸跌落神壇。
諸神的黃昏是因為凡人的崛起。
早年間由於足球產業不甚發達,普通球員和天縱英才差距較大,那些掌握球隊進攻組織大權的中場核心往往技術能力突出,憑藉個人的傳球、控球、跑位、突破、射門在前場非常直接的製造進攻空間。
當年,很多球隊破密集防守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核心中場製造射門的空間,他們需要在小空間里閃轉騰挪,用傳球攪亂或撕開對手的防線,從而為隊友創造得分機會。只是普拉蒂尼更偏向技術、視野,馬拉多納則注重技術和速度的結合,齊達內更是融合了技術、大局觀與進攻能力,他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去定義了諸神的偉大。
足球場也像是神話世界,諸神有諸神的偉大,凡人也有凡人的光榮。
隨著時代發展、科學進步,營養學、運動科學發展飛速,球員們的身體素質不斷提升,諸神要面對的凡人越來越強;在計算機和互聯網的輔助下,讓中場核心們多年練就的技術技術動作被破解的時間也越來越短;加上技戰術水平的提升,教練們構建整體防守的水平與日俱增,用紀律和防守來對抗天賦,通過最大限度佔據防守空間的密集防守來遏制天才球星,限制諸神的希臘步兵方陣早已結成……
到了世紀之交,古典中場核心的生存環境已極其惡劣,只有齊達內、魯伊科斯塔等寥寥幾位的「大神」才能在場上翩翩起舞,眾多中場核心球員在屠夫、獸腰的絞殺中,銅牆鐵壁的後防線面前生存越發困難。
從天神到英雄,現代中場核心的變革
有神的能力,又有凡人的心態,這就是希臘神話中的英雄。
只有知道凡人的戰鬥方式,才能知道戰勝他們的辦法。面對越發強大的凡人部隊,諸神們開始向英雄轉型,用更接地氣的辦法去尋求贏得球場上的主導權。
當凡人足夠強大時,諸神也完成了本身的演化。依靠個人難以完成組織任務時,各豪門球隊就開始將中場核心的功能開始了分解,或者有意無意地推動著他們朝著不同方向演化。
這其中,皮爾洛的中場核心後置具有跨時代的意義。最初,睡皮顯然是按照「諸神」的標準去培養的,技術、意識、洞察力皆為上層。但是在21世紀初,這種踢法已經受到了極大的遏制,在國米的不得志、早期在米蘭的迷茫屆時如此。
而安切洛蒂將他放在了後腰位置上,讓他在一個安定的環境里釋放自己的優勢,利用後場的空間讓睡皮避免防守球員過多的遏制,得以安心發揮自己精準長傳、把握進攻方向的本領,尤其是加圖索到來之後皮爾洛有了保鏢和夥伴,他徹底完成了舊神向新英雄的轉型,組織型後腰也逐漸流行。
同樣在米蘭城,皮爾洛的後置也催生了四位10號位球員共存,分擔組織任務同時又各有側重分工的思路形成。穆一期切爾西前場分擔組織責任、夢二夢三巴薩的全員技術化中場、德國足球堅持的技術流改造、以大衛-席爾瓦為代表的的邊前腰潮流,都是天才中場核心承擔更多為集體服務的工作,更強調天賦服務於體系,而非體系服務於天賦。
原先神一般的中場核心開始「食人間煙火」,完成了從諸神到英雄的轉型。
英雄無處不在,現代中場核心的升級
從南非世界盃的4231風潮到巴西世界盃的三中衛風潮,核心中場的重要程度進一步被削弱,不僅僅是中場球員也分擔組織進攻任務,前鋒的前場策應作用、後衛甚至門將的後場出球也成為了進攻的重要環節。
當凡人的戰鬥力越來越強,各隊的防守越來越嚴密,想要打開進攻空間就越來越難,這就催生了英雄們的升級,他們只有更強才能凸顯價值。
後場空間很大程度上被防守球員佔據,這些其實都在刺激著強隊組織進攻能力的提升。這就意味著球隊需要更強大的中場攻防轉換能力,核心中場的功能的提升就是剛需,英雄就應該更加無處不在,他們不僅要出現在進攻端,甚至要出現在球場的每一個區域。
這個階段,為皇馬歐冠三連莊奠定基礎的安切洛蒂又一次開啟了偉大變革,他用「文臣武用」的思路重新定義了核心中場的作用。
莫德里奇則是這次升級的代表人物,魔笛經過英超的歷練變得更加全面,進攻、組織、防守各項能力相對均衡,前場組織、中場覆蓋、後場出球無處不在。除了依靠視野和技術的細活到位,甚至大範圍奔跑、兇悍防守的能力也令人嘆為觀止。
進攻最近幾年的大浪淘沙,丁丁和B費成為了現代中場核心球員的代表人物,他們繼承了莫德里奇那種無處不在的核心屬性。
不論是曼城或曼聯核心,他們身上都透露著一種古希臘英雄式的氣質,他們有著諸神的能力、有著凡人的謙遜,並且他們無處不在,可以在球場各個區域當核心。
德布勞內進球要比B費少了很多,他更擅長憑藉非凡的洞察能力發現機會,用精確制導的長傳、飛快的貼地直傳、覆蓋整個前場的穿跑配合,為球隊把握進攻方向、完成威脅進攻。
更難能可貴的是,比利時人還能夠回撤到後場幫助出球,一旦曼城遭遇對手的前場壓迫,丁丁就能回到中後衛甚至邊後衛位置上,與後場出球能力不俗的隊友形成良好的向前出球;他還可以出現在鋒線位置上,利用自己的回撤拿球、一腳出球從不可思議的角度上快速送出助攻。
B費則更長於進攻,葡萄牙人回撤協助後場出球沒有德布勞內的次數多,他善於用勤奮的奔跑、積極的防守,進一步完善球隊的整體運轉。能在前場最合適的地方完成威脅或策應跑位,還可以在行進中做出傳球,較高的帶球粘性與速度,能讓他在禁區中完成突破,同時後排插上進攻的本事更是強大。
在必要時刻願意出現在任何一個位置為體系服務,在前場高位逼搶對手、在中場大範圍覆蓋防守、在邊路乃至後場兇狠防守都是B費非常樂意做的事情。
將這兩名中場核心放在一起觀察,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他們已經完成了融入整體而又高於整體的進化,在整體防守日漸嚴密、球員水平水漲船高的今天,代表著新中場核心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