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爭議之下,不同的情況已經出現

這次疫情防控放開過於突然,為了放開也沒有提前做一些準備,比如,放開發燒感冒藥的管控,允許老百姓自由購葯。

在放開之後,由於感染人數和用藥需求的增加,我們看到了各種藥品漲價風潮以及人們的恐慌,還有醫院醫護大面積感染,就醫的人越來越多。

而我們的疫情高峰還沒有到來,挑戰仍然在後面。

如今我們看到了一些院士的離世,他們也許是由於高齡,在這個冬天生命自然終止。哪怕有一點傷風感冒,有一些老人也不一定能夠扛不過這個冬天。

這幾天去世的人當中,有40歲的著名演員、68歲的魯迅文學獎得主、63歲的著名畫家。新冠來勢洶洶,我們一定要保護好自己呀!

但我們同時也看到了一些青壯年和小孩的離世,這多少讓人覺得有一些意外。

近日,四川建院一名32歲博士王騰因感染新冠病毒後擔心家人被傳染,就獨自一人居家隔離,突發高熱昏厥不幸離世死亡,真的是太不幸的消息了啊!

前幾天賀州一個四年級小學生徐某萱13日檢測是弱陽,感染新冠,17日早上突然翻白眼、突發高熱驚厥搶救無效死亡。

他們身體健康,不屬於危險年齡,他們的離世或許說明,這個病毒對人造成的傷害在總體規律之下,也有一些意外。人體太過特殊,每個人對病的承受能力不一樣,就算是感冒也會有一定的概率造成人重傷或者死亡。

而在放開之後,南派的專家與北派的專家意見並不統一。


因為從目前能夠感受到的情況,北方病毒的毒性似乎比南方的毒性要大。而北方氣溫較低,一部分人也容易感冒,二次重疊對人的傷害可能會更大。

也有很多人說,在冬季選擇開放並不是一個很好的時機,也許明年春暖花開放開,時機更合適。

但這個病毒,在開放之前,已經很難控制,疫情數字在各地不斷暴漲。每天全民核酸檢測,也是一個巨大的財政消耗。

就算如此,這個病毒傳播力極其強大,一個人可以造成約18~21個人感染,這是一個指數級的傳播,千萬人口的感染只需要6輪。過去的封控老辦法已經難以阻止病毒的發展。

三年的嚴格防控,各地的亂象頻出,以這種老手段,把人封閉在一個小小的區域,已很難做到。管控下群情洶湧,放開的群眾呼聲越來越高。

這次防控放開非常突然,是多種因素綜合促成的。其中最基礎的一點,就是奧密克戎確確實實傳染力太強,而致病力相對很弱,這樣的話,就具備了放開的條件。

但這种放開顯然是會有一些代價的,無論這個病毒致死率有多高,只要有一定的比率,就會有人離開。

放開之後,城市的大醫院超負荷運行,而住院的絕大部分都是老人。



而陽康之後,北京的核心商業圈王府井,正在逐步恢復往日的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