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雙江長子李賀:沒有弟弟李天一受寵,卻成為父親和繼母的依靠

2013年11月27日這天,備受父母寵溺的李天一,因為犯下嚴重罪行,而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年。

宣判一刻,聽審群眾無不咬牙切齒地說他罪有應得,咎由自取。

但是,這對57歲才迎來李天一這個小兒子的李雙江來說,無異于晴天霹靂。

李雙江開始深深自責,沒有好好教育兒子,同時也對兒子的未來,有了無盡的擔憂,加之外界風評鋪天蓋地,使得他每天都飽受負面情緒的折磨,突然病倒了。

而這時,本來與父親很少往來的長子李賀,卻突然來到父親身邊,照顧他的日常生活。

也許有人會說,親兒子照顧老父親,不是很正常的事么?如果你知道李賀小時候的經歷,就不會這麼說了。

很多人都以為,李雙江只有個叫李天一的兒子,但實際上,今年83歲的李雙江,還有個53歲的大兒子李賀

當年,已經被保送到醫科大學學習的李雙江,得知中央音樂學院到哈爾濱招生的消息,熱愛音樂的他,立刻跑到北京參加考試。

結果他金榜題名,從此開始了專業音樂知識的求學歷程。

李雙江在北京的時候,受到過不少知名人士的點撥,包括喻宜萱蔣英、沈湘、郭淑珍等音樂大師,都曾對他耳提面命,悉心指教過。

1963年,李雙江從中央音樂學院畢業,被分配到新疆軍區文工團。

在這裡,他與舞蹈演員丁英相識、相知、相愛,並最終共同步入婚姻殿堂。

婚後,丁英為李雙江誕下麟兒,取名李賀。

1971年,李雙江調入總政歌舞團,而妻子丁英也進入中央民族大學,成為舞蹈老師。

這一時期,是李雙江歌唱事業全面發力的階段,團里的各種優質資源,紛紛向才華橫溢的他身上傾斜。

彼時,李雙江演唱了大量膾炙人口的經典好歌,包括《北京頌歌》、《我愛五指山,我愛萬泉河》、《紅星照我去戰鬥》等直到今天仍然被廣為傳唱的佳作。

因為團里的演出任務非常繁重,而李雙江又是團里的台柱子,難免三天兩頭不在家。

時間一長,勢必影響兩人感情,而聚少離多也讓他們因為疏於溝通,而感情淡漠,有時候因為一件瑣事,也會吵得臉紅脖子粗。

最後終於鬧到了離婚的地步。丁英帶著兒子李賀回到新疆,李雙江則因為工作繁忙,幾乎沒怎麼去探望過兒子李賀,那一年,小李賀只有12歲。

雖然李賀從小在單親家庭長大,母親丁英卻沒有對他絲毫溺愛,而是培養他的獨立精神,自理能力,以及擔當意識,讓他從小就養成一個健康積極的三觀

通過努力,品學兼優的李賀,以公派留學生的身份,考到國外一所知名院校。

畢業後,他選擇回到祖國,進入總政歌舞團。

與丁英離婚幾年後,李雙江遇到了自己的第二段感情。

那年暑假,李雙江組織學生去山東旅遊

旅遊行程中,有一站是爬山。但夢鴿事先沒有準備運動鞋,只好穿著夾腳的高跟鞋,慢吞吞地走在最後面。

漸漸地,大家將她遠遠甩在了身後。李雙江見夢鴿遲遲沒有趕上來,便下山尋找她。

在一塊磐石旁邊,李雙江終於找到了夢鴿。

那次單獨相處的機會,讓兩個早就心意互屬的有情人,聊了很多。

聊到動情處,李雙江沖著遠方的山谷朗聲喊到:「我要娶夢鴿!」

那一刻,夢鴿笑得無比燦爛,在晚霞的掩映下,眸子里盛不住的幸福,猶如春水般滿溢而出。

但因為他們之間的年齡差距太大了,足有27歲,作為李雙江同齡人的夢鴿的父親,就竭力反對女兒與李雙江交往,還為此去找夢鴿的領導。

但緣分到來的時候,真的是擋都擋不住,很快,夢鴿就與李雙江登記結婚了。

在李雙江57歲的時候,夢鴿為他生下一個兒子,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坑爹分子李天一

兒子的到來,讓老來再度得子的李雙江,非常高興,恨不能將天上的星星摘下來,作為送給兒子的禮物。

過分的溺愛,讓李天一從小就養成了說一不二的習慣,只要是他想要的,父母必須滿足他。

15歲那年,李雙江送給李天一一輛寶馬車,僅僅改裝費就花了27萬。

要知道,只有年滿十八歲的成年人,才有資格考駕駛證。

李天一在沒有駕照的前提下,將寶馬開上了街,結果,與別的車發生剮蹭,下車理論時,竟然將對方打得頭破血流。

李雙江只能硬著頭皮出來善後,對受害者鞠躬道歉,才平息了事態。

而李天一也因此被收容教養一年。

就在李雙江認為,兒子以後肯定不能再給自己惹禍的時候,李天一卻捅出更大的簍子。

母親夢鴿請了最好的律師,為李天一辯護,李雙江則被這個不省心的小兒子,氣得生了病。

最終,李天一被判十年有期徒刑。

李雙江的大兒子李賀得知這個消息後,趕到父親的病榻前,緊握他的雙手說:「爸,你放心,以後我養你。」

說完,李賀也安慰了一旁的夢鴿幾句。

李雙江看著大兒子,心頭的愧意,山呼海嘯般湧起,那些年,自己對於這個懂事的大兒子,虧欠得太多了。

在李賀最需要父愛的時候,李雙江忙於下基層、下部隊演出,將溫暖與微笑都送給了可親可敬的觀眾。

然而,當自己遇到了這麼大的糟心事,最先想著他的,還是這個並未得到自己多少關愛的大兒子!

淚水瞬間從李雙江的眼睛裡奪眶而出!

在李雙江情緒最低落的那段時間,李賀一直陪在父親身邊,寬慰他凡事往開了想

父子倆此前的幾十年里的對話,都沒有那幾天時間的交流,深入而貼近彼此。

父子倆重新互相認識,父親更懂兒子了,兒子也更加理解了父親。

在李賀的照顧與陪伴之下,李雙江的身體狀況和精神狀態,都有了很大的改善。

當李賀覺察出父親積極的變化,開始減少了登門的次數,畢竟父親與繼母也有他們自己的生活,在父親不需要過多的照顧時,李賀不願意去打擾他們。

但是,只要父親「傳召」,李賀絕對隨叫隨到。

不能不說,同樣都是李雙江的兒子,差距卻不是一般的大。

常言道,子不教,父之過,其實,李雙江在李天一小的時候沒少培養他,李天一還取得過很多亮眼的成績。

只能說,他將教育的重點忽略了,沒有意識到,做人才是教育孩子的根本要務。

與李雙江相比,必須說,丁英才是真正讓人佩服的母親,李賀正是用他的行動,向所有人展示著他的善良、責任心、知進退,以及「格局打開」,誰能說這不是一位偉大母親的最大教育成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