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說到,周老師被西邊的「不良少年團」犬戎打得生活不能自理,不得不搬家避難,已經是聲名狼藉,威嚴掃地,從此一蹶不振,卧床不起,抱病在家,所以班上基本天天上自習,全靠同學們的自律。
班上的同學個個都是一方諸侯,誰也不服誰,自然不可能太平,這時候誰有能力鎮得住場子,誰就是NO.1。
來自東方的齊同學,是班長競選的頭號種子選手。
齊同學,又名公子小白,但可別被他可愛的名字給騙了,他可是個狠角色。
為了方便對照史書,我們以後就叫他小齊。
小齊來自現在的山東一帶,出身高貴,老祖宗是名震天下的姜太公(「釣魚佬」,願者上鉤的那個),家境優渥,人品一流,最氣的人是,小齊打架還猛啊,人送外號:「春秋第一高富帥」。
這不妥妥的男一號劇本?相比之下其他人那還真是一群「臭魚爛蝦」......
小齊之所以這麼猛,還離不開一個人的幫助,那就是被世人稱為「華夏第一相」的管仲。可以說倘若沒有管仲在小齊背後出謀劃策,就沒有強大的齊國。
在管仲的建議和幫助下,小齊開展經濟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兩手抓」的戰略方針:
- 在內大力改革,發展經濟,很快國力就遠遠超過其他諸侯國,有了雄厚的物質基礎和軍事實力;
- 在外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幟,尊崇周天子,也就是班主任周老師,並且還幫助其他同學抵抗周圍不聽話的戎族和蠻族,這番舉動獲得了大家的認同和尊敬,可謂賺足了名聲,任誰都挑不出毛病來。
同時,小齊手中還有周老師授予的「三好學生」稱號,哪個同學不聽話,比如不按時交學費,背後說周老師壞話等等,小齊都可以直接教育他。
自此,小齊已經集齊「天時、地利、人和」,在公元前651年,小齊在一個叫做葵丘的地方,舉辦了第一屆班會,他要求班上同學們要聽話,別整天亂打架,要打架也得聽他這個大哥的指揮,史稱「葵丘會盟」。令人沒想到的是,就連周老師都派人去參加了這個班會,這就變相地承認了小齊的「班長」地位了。
同學們還能怎麼說呢?自然舉雙手贊成,小齊成為了春秋時期第一位名副其實的霸主!史稱齊桓公!
齊桓公雄才大略,他的成功也並不是偶然。
筆者認為齊桓公能成功,體現在八個字上:深明大義,以國為先,虛心納諫,知人善任。
當時有資格繼承齊國君位的有兩位,公子糾和公子小白,而管仲是屬於公子糾陣容的,並且管仲為了保證公子糾能順利繼承王位,決定刺殺公子小白,但管仲的箭,正巧射在了公子小白的帶鉤上,公子小白裝死逃過一劫。這也是成語「一箭之仇」的由來。待到齊桓公繼位後,卻非但沒有怪罪管仲「一箭之仇」,反而對他委以重任,拜為宰相,這才為齊國的強大埋下伏筆。
任用管仲後,虛心接受臣子的建議,積極發展國家改革,在春秋初期,周室式微的情形下成為天下第一個霸主!
但可惜齊桓公的暮年,卻讓人唏噓,結局凄慘。似乎是每個強盛帝王都會犯的錯,自管仲去世後,齊桓公寵信佞臣,6個兒子忙著爭奪王位,堂堂齊桓公竟餓死宮中無人收屍,屍體在床上放置了六十七天,蛆蟲都從窗子里爬了出來。
齊桓公的一生,可敬!可嘆!可悲!可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