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全球人口超過80億了,印度很快成為世界第一了

上海有一家計程車公司叫強生出租,這家公司的前身叫祥生車行,創辦於1923年。九一八事變之後,全國人民掀起抵制日貨高潮,祥生公司把電話號碼改為「40000」,也就是4萬。提出「4萬萬同胞,請打四萬號電話,中國人坐中國車」的口號。

上世紀三十年代,全中國有4萬萬人,也就是4億人。

1969年,中國人口翻倍,達到了8億。

1982年,中國人口達到10億。

2019年,14億。

14億人口可能是中國的峰值。按照聯合國的預測,中國的人口在2029年達到峰值,從2030年開始人口越來越少。這個峰值不會超過15億。

根據統計網站Worldometer實時統計數據,今天15時59分,全球人口超過了80億。


全球人口超過70億是2011年,

超過60億是1999年,

超過50億是1987年,

超過30億是1960年,

超過20億是1927年,超過10億是1804年。


截止到今天,全球人口排名前十的國家分別是中國、印度、美國、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奈及利亞、巴西、孟加拉國、俄羅斯和墨西哥。

很多人都知道,中國很久以來就是世界上人口第一大國。抗日戰爭時候我們經常說四萬萬同胞,所以上世紀30年代我們中國就有4億人了。

那麼中國在人口第一大國的位置上到底多少年了呢?你覺得是100年?還是300年?還是500年?實際上是2800多年了

可以說,中國自古以來,自有人類歷史記錄以來就是人口第一大國。

但是,根據目前的情況來看,印度最快將於明年,也就是2023年超越中國成為人口第一大國。並且會在2050年左右達到17億的總人口。

實際上印度和巴基斯坦同屬一個國家,1947年因為英國這個攪屎棍導致了印度和巴基斯坦分裂成了兩個國家,如果沒有當年的印巴分治。印度早就是人口第一大國了。

印度這個名字用得比較早,高僧玄奘在《大唐西域記》中寫:

詳夫天竺之稱,異議糾紛,舊雲身毒,或曰賢豆,今從正音,宜云印度。

很多中國人看不上印度,一提到印度就覺得又窮又亂。其實印度在有些方面比中國強不少,印度的火星探測技術比中國先進、遙感衛星技術比中國先進、仿製葯技術比中國先進、核電站數量比中國多、印度電影在國際上的票房是中國電影的幾百倍。

印度現階段還要面對和解決很多問題,才有可能趕超中國,比如醫療資源、教育資源的匱乏,種姓制度、宗教制度、地方勢力這三座大山。其中最難解決的是種姓制度和宗教問題,而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在於提高全民的教育水平。

如果印度走對了路,也許在50年之後能夠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印度開國總理尼赫魯曾經說過一句話:「印度以它現在所處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麼就做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要麼就銷聲匿跡,中間地位對我毫無吸引力。」

但是,印度走對路的可能性並不高,雖然一些印度的精英人士也能夠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但是無能為力。

印度與中國未來哪個更強,這個問題仁者見仁。我也不打算展開討論。

2022年中國人口年齡的中位數是38歲。印度是28歲。

年齡中位數是將全體人口按照年齡大小順序排列,居於中間位置的那個年齡。

中國的年輕人是否應該多生孩子?這是國家要解決的問題,是全社會要面對的問題,是每個家庭要考慮的問題。這個問題目前找不到答案。

我爸爸跟我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我93年的堂弟跟我說,兒孫自有兒孫福,沒有兒孫我享福。

我95年的表妹跟我說,不婚不育,芳齡永繼,不生不養,天福永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