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桌上倒酒,9分滿是在趕人走?行家:別自作聰明,免得尷尬丟人

杯酒有乾坤,在這一杯酒中承載了中華上千年的酒桌文化。不可小視每一杯酒,不可輕視每一個酒桌禮儀。但現在年輕人對酒桌禮儀都是一知半解,根本不深入,以至於在酒桌上頻頻犯錯,給領導、長輩留下不好的印象。

筆者近日去參加了一個公司團建,在酒桌上的敬酒環節碰到一個小夥子,他主動敬了領導一杯酒,於是可能是出於客氣,可能是出於領導對他的器重,主動給他倒了一杯酒。

酒倒快倒滿的時候,小夥子好像跟明白了什麼似的點了點頭。

於是一飲而盡後奪門便出,最後經過了解才知道,小夥子誤以為酒倒9分滿就是趕人走,於是才做出剛才荒謬的舉動,這理由讓人哭笑不得。

酒倒9分滿,真的就是趕人走?

酒桌上從未有這樣的禮儀,倒滿送客是茶桌上的規矩,酒桌和茶桌雖然都是人情世故,但是絕不能一概而論。白酒倒9分滿實際上才是標準的禮儀。

酒倒3分淡感情:酒杯里只倒3分,說明對他人酒量的輕視,所謂人微言輕,基本上長輩、領導給其他人倒酒的姿態。

酒倒6分中禮儀:商務酒桌上喝酒講究「真」,意思是你不能倒酒,倒多少喝多少,但酒桌為了避免出現最得快的問題,倒酒不會倒太滿,一般是一半多一點,細究起來就是6分,畢竟是談生意為主。

倒酒9分是尊敬:酒之所以不倒滿是因為怕弄髒手,浪費酒。所謂酒是糧食精,浪費酒就是浪費糧食,所以倒酒最多是9分,同時也是最大敬意的一種體現。

除此之外,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規矩,去哪個地方之前一定要做足準備,畢竟人平步青雲的機會也就那幾次,能不能抓住全看自己的細節夠不夠到位,別自作聰明,免得尷尬!領導除了酒桌禮儀要到位之外,選擇一款好酒也至關重要。

俗話說要做就做足,要不做就不做,如果帶一瓶勾兌酒上桌,尷尬的不只是你自己,更是那一桌人,下面給大家推薦2款純糧食好酒。

第一款:風雲醬父封藏

上世紀醬香之父李興發創辦了風雲醬父酒廠,開辦數十年堅持只用坤沙工藝釀純糧醬酒,並且酒廠一直在使用醬父李興發的釀造釀造勾調技藝。這套技藝由李興發在上世紀任職茅台副廠長的時候歸納總結出。

當時被命名為「茅台三大典型體」和「科學勾調法」,不僅改善了茅台酒質不穩定的問題,而且還提升了茅台的酒質。

如今同工藝被用於釀造這款酒,並且在原料上始終堅守高品質。

只選用貴州昂貴的紅糧釀酒,這種高粱單寧成分和澱粉含量高,比普通高粱釀出的酒品質更好。優質原料經過耗時1年的坤沙工藝後終於成酒

但為了提升口感還要進行長達5年的窖藏,最後拿12年的醬父老酒進行勾調

這樣釀出來的酒,入口挺拔;醬香突出,糧糟香很足。雖然是入門級別的醬酒,但是中段的陳香味品鑒起來也很舒適。

第二款:金質文君酒

文君酒可以說是「酒中王熙鳳」,酒好酒廠很潑辣,據說當年不服活動銀獎直接退賽,還在「人民日報」上發了篇文章——只做消費者心中的金獎,可見實力。

金質文君酒是復刻1988年,價格不到300元,很適合送禮,對品質有追求的酒友自飲也是很好的選擇。

這款酒遵循傳統「8大標準」釀造,之後貯存12年去除雜醇油甲醇

酒體清澈透明,沒有雜質懸浮物,掛杯很好。文君酒的果香味很重,中段的窖香很濃郁,兩者夾雜在一起的複合香氣很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