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21世紀現代打工人,你並沒有比古埃及奴隸過得更好

有人說「年月日」,是人為創造出來的概念。

12月31日到一月一日的這段時間裡,對銀河也好,對地球也好,甚至對其他動物來說,也和其他的時間沒有什麼區別。

但我們不能否認世間萬物都有規律,而規律難免要用【時間的單位】來體現。

舉個例子來說:我們的壽命有極限,再長壽也就一百歲出頭的水平罷了。

斯芬克斯關於人的謎題,大家還記得嗎?

早晨用四隻腳走路,中午用兩隻腳走路,傍晚用三隻腳走路。

這是在描述人從出生,成長到衰老的三個階段:

分別代表了幼兒、成年人和拄著拐杖的老人。

三十歲,就是從一個成年人開始走向衰老的年紀,是第二個階段到第三個階段的轉換期。

有個朋友不服氣:「三十歲?現在出去人家都是喊我小夥子,咋還被你說的和半個老頭一樣!」

的確以現在的標準來看,三十歲還是青壯年,幾乎可以繼續稱之為年輕人。

但是,要知道古人的壽命相對比較短。

古埃及人的平均壽命只有四十歲,而且這還是把主人和奴啊隸算到一起的結果。

實際上大部分窮啊苦人,營養跟不上,又要承擔重體力勞動,活到三十五歲是老人了。

斯芬克斯的這個謎題里的老人,還真就是三十幾歲。

就算是再往後一點的封建時代,比如最輝煌的盛唐年代,平均壽命也沒有超過六十歲。

戰亂年間就更別提了,老百姓的壽命?那個根本就沒有人在費心思統計。

就像是沒人去數一袋米里有多少大米一樣。

現在日子好起來蠟,親人們!

雖然你們還是得日夜操勞幹活,但至少拿到錢可以買些肉獎勵自己了。

特別是在寫字樓上班的白領們,和以前搬石頭修金字塔的老前輩們比,簡直是脫胎換骨啊!

穿著得體,在空調室里坐著。

不用流汗,不用出大力氣,老闆也不會拿鞭子抽你,甚至還給你發工資!

玩笑話先不談,我們來討論一個問題吧。

生活在新千年的人,是否該為自己的命運而感到慶幸?

結論因人而異,但小編個人並沒有對此覺得特別幸運。

可能前兩年有過,但現在也逐漸消退了。

因為發生了很多事,使得一個現實逐漸浮出水面:

我們還是那個秀金字塔的「工人」。

他們辛苦勞作是為了糊口,為了自己的家庭。

我們也一樣。

他們在繁重的工作下壓彎了腰,但仍然得咬牙堅持。

我們難道不是嗎?

他們打造了世界上最傳奇的建築結構之一。但沒有在任何一塊磚上留下的名字,甚至一聲感謝都沒有。

我們有嗎?

三十歲了,如果在古埃及,我們早已白髮蒼蒼,垂垂老矣。

身體並未衰老,但體檢報告上卻已經發出哀鳴。

至於那殘破、疲憊的心靈,彷彿已經承擔過幾百歲的風雨了。

討論

作為打工人,你覺得你過得幸福嗎?

你的夢想是什麼?

歡迎評論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