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恐為何成為年輕人的流行病,看完就悟了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為了避免跟鄰居或同事打招呼故意快走或慢走幾步;為了不跟親戚攀談,找借口逃離家庭聚會;跟認識的人在電梯這樣的狹小空間,經常別人聊得熱火朝天,自己卻插不上嘴;知道第二天要上台演講,要面對很多人時,前一天晚上就已經開始徹夜難眠,並立下壯志:第二天醒來就辭職;聽到社牛的人滔滔不絕會感覺有羞恥感······

如果社交能帶給我們實實在在的好處,忍忍也就過去了。但事實上很多都是無用社交,還會不停地消耗自己,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社恐是件好事,說明我們開始思考生活的價值了。

最近老媽認識了一個小姐妹,那個阿姨讓老媽每天約她一起出去玩,說一個人太孤獨也不安全,但老媽似乎並不享受這種有伴兒的感覺,反而覺得等來等去的不如自己一個人輕鬆自在。我意識到社恐不是某個人的怪病,而是一整代人的精神疾病。患病的不是那些軟弱的、沒有安全感的、微不足道的人,而是那些堅強的、內心安穩的、有獨立想法的人。他們常常不依附、不討好、不強求。

社恐的人不想做任何事情不是因為他們過於迷糊,而是過度清醒,他們太聰明了,以至於看清了整個世界本身的運作沒有任何意義,他們認為沒有人會理解他們,而不幸的是他們可以理解每一個人,既然不能得到別人的理解,又不能改變世界,索性就不掙扎了。

什麼樣的人會比較社恐?是那些自我意識比較強的人,自我意識越強越不容易被社會規訓,當你拒絕社會的規訓一定會產生痛感,這種產生的痛感就表現為社恐。年輕人最大的問題在於,生活很飄零,精神很孤獨,有時候我們習慣性地逃避痛苦,人為製造烏托邦,製造讓自己內心安頓下來的一種簡單性。但真正的治癒不是人沒有痛苦,而是我理解自己的痛苦從何而來,我們能夠面對和駕馭自己的痛苦。寄希望於得到別人的認同是一條死路。很多時候只有獨處時,我們才感到自由。

黑塞的《荒原狼》里有這樣一句話:「世人的目標我無法苟同,他們的歡樂我也不能分享,身處這樣的世界,我怎能不成為一隻荒原狼,一個可憐的遁世者!」讀這本書就會有更深的領悟,世界上任何書籍都不能帶給你好運,但它們能讓你悄悄成為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