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頂級豪門」聯姻上熱搜:原來這才是幸福婚姻的底層邏輯


精讀君通識詞典已上線1985/2000詞條

今天是精讀君陪伴你終身成長的第3276


01

前幾天,一場訂婚宴在網上火了。

這場訂婚宴被稱為「福建豪門強強聯姻」。

網上照片里,女生穿著明黃色的禮服,男方穿著黑色西裝,戴了一條與女方禮服顏色相襯的黃領帶,兩人看起來很登對。


他們就是訂婚宴的主角,而他們的身份更是被網友們熱議。

據悉,女方是特步CEO丁水波之女丁佳敏,男方則是七匹狼董事長周少雄之子周力源。

其實,閩商豪門聯姻已經是眾所周知的老傳統了。

早在去年,福建家族企業八馬茶業的招股書就讓「聯姻」上了次熱搜。

八馬家族的王文彬夫妻共育有一男二女,他們的三位親家分別來自七匹狼、安踏、高力控股。

兒子王焜恆,妻子是安踏體育CEO的女兒。

女兒王佳琳,丈夫是周士淵,是七匹狼董事局主席的公子。

另一個女兒王佳佳,則嫁給了高力控股董事長的兒子。

有網友根據胡潤百富榜數據算出,這幾位親家的身家加起來,已經超過500億。

如今特步CEO的兩位女兒,分別嫁給了七匹狼董事長的兒子與九牧衛浴董事長的兒子。

由此串起了六大家族的聯姻圈,身家也由500億增長為至少600億。


強強聯合,內部聯姻,在豪門婚姻中早已司空見慣。

調查數據顯示,韓國排名前100位的大集團367名家族成員中,186人選擇與其他大企業商業聯姻比重達51%。

比如,韓國滿大街的GS25便利店所屬的GS集團,選擇與其他大企業聯姻數量最多:

GS與錦湖石油化學、LIG、中央日報、世亞集團、泰光集團、Asia控股、三票(Sampyo)集團等7家大企業均為親家關係。


大家都說豪門聯姻更講究門當戶對,但其實普通人的婚姻,能夠和諧長久的,也往往是需要「門當戶對」

正如《新結婚時代》中說的:

「婚姻要門當戶對,或者說要條件般配,不能只憑感情。

再深的感情在門不當戶不對,條件上不般配所帶來的生活瑣屑中,也得磨沒了。」

經濟學家薛兆豐,在《奇葩說》中也說過一段話:

「愛情發生的概率本來就是一個偶然事件。如果兩個人註定是彼此的靈魂伴侶,在全世界70億的人口中,他們基本上連見面的機會都沒有。

所謂婚姻,也不過是兩個人合夥辦企業、簽合同。」

所有的關係也都是價值交換,婚姻也不例外。

說到底,婚姻的本質也是從利益的角度出發,能夠互利、獲得雙贏才是最好的結果。

02

知乎上有個3000萬瀏覽的熱門話題:門當戶對很重要嗎?

一位女士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作答,獲得了2萬+點贊:

重要,真的重要……」

答主與丈夫是大學同學。

答主家在二線城市,有車有房,婚前父母還給她送了一套市價260萬左右的小公寓。

丈夫農村家庭,公婆是農民。

結婚前一年公公大病一場,家裡積蓄被耗光,地也賣光了。

要結婚的時候丈夫已經一分錢都拿不出來。

那時候父母委婉提醒過答主慎重考慮他的家庭情況,覺得風險太大,但答主的愛意和同情佔了主導地位。

答主執意領證,沒有婚紗沒有婚戒更沒有婚禮,蜜月也因為丈夫工作忙免了。

他們直接住進了答主父母送的那套房子,婚後兩年答主提起婚禮總覺得遺憾,又過了兩年再提起,丈夫就開始不耐煩了。

生了寶寶打算賣這個房子換大房子的時候,公公舊病複發,辛辛苦苦漲的二十萬買房錢沒了。

不僅如此,兩人連續幾個月的花唄借唄信用卡透支,答主無可奈何像父母借了15萬還。

丈夫走投無路,問答主還有沒有賣房子的打算,並表示如果賣了就先借他幾十萬。

答主聽到這話害怕了:

「前段時間老公委婉的問我還有沒有賣房打算,賣掉的話想先「借」他幾十萬。

我心一驚,我說賣不掉不賣了,說完第二天我馬上讓中介把房子下架了。

這房子是我爸媽給我的,我不想把自己和寶寶的人生都搭進去..……」

答主說,自己後悔了,後悔當初沒有聽父母的建議:

我怎麼辦啊...寶寶怎麼辦...讓我爸媽替我養一輩子嗎?我好後悔當初不聽爸媽的建議,最終自顧不暇,還拖著我爸媽往火坑裡跳,我對不起他們。

對於門當戶對,答主認為自己不用擔心父母的養老,這就是與丈夫家庭的區別所在。

不用擔心我爸媽的養老,他倆自從生了我這個女兒就開始備養老本了,倆人退休工資加起來和我倆現階段收入差不多,保險也每年在買,倆人手裡也都有理財積蓄,就算真遇上燒錢大病也還有房子。

最後答主表示:「如果現在讓我選,我雖然很愛他,但大概率不會再跳進這個火坑了。


這條回答的下面緊跟著另一個觀點相同,但經歷截然不同的回答。

這位答主也認為:「無比重要!!」


答主說自己與丈夫的家庭條件,只要有人聽說都會被評價為「門當戶對」。

兩人分別是二線城市的國企員工與公務員,婚前各有一套房,並且一起買了一輛車。

答主表示:「生活還是挺滋潤的。」

答主認為她與丈夫三觀非常一致:

那些裝修、結婚、彩禮等大事決定得不要太輕鬆,幾乎一拍即合。

我們很愛旅遊,我們不過生日情人節,不送什麼鮮花禮物,都有儲蓄的習慣。

熱愛工作,一樣上進,年年一起獲得優秀員工。

公公婆婆也很尊重,理解她。

答主總結:「現在生活這麼幸福,都歸功於我們有同樣的家庭背景、父母相似的教育理念,還有我們對所謂的浪漫、儀式感、甜言蜜語等不追求。」

兩個回答,截然不同的經歷,卻道出了一個相同的道理。

有情不能飲水飽,生活中有很多不得不面對的問題,感情的維繫不是兩個人好就可以,還必須沒有外界其他各種因素的干擾和破壞。

而所謂「門當戶對」,就是在盡量保證這一點。

如果彼此間價值交換不對等,一方的利益總是在婚姻中受損,那麼就沒有幸福可論了。

03

如果愛情是典型的浪漫主義詩人,那麼婚姻就是赤裸裸的現實主義詩人。

相愛不一定適合相守,道不同不相為謀。

即便門當戶對不是一段婚姻存在的必然要求,但它卻能增長婚姻的長度與厚度。

小時代》里的顧里說:「沒有物質的愛情,只是一盤沙,都不用風吹,走兩步就散了。」

其實也不無道理。對等的背景地位,以及經濟關係,可以避免很多生活上的矛盾。

除此之外,精神上的契合,也就是我們說的「三觀一致」更為重要。

說到底,在婚姻里,能維繫感情幸福的除了經濟背景的一致,更有思想和精神上的共同成長。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