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發現1例猴痘病例!廣東疾控發布重要提醒

9月16日,

重慶市確診1例境外輸入猴痘病例

該病例系國外中轉重慶入境的外省人員,

目前所有密切接觸者

均已開展猴痘核酸檢測,

結果均為陰性。

經國家和市級專家研判,

該病例入境重慶即被集中隔離,

無社會面活動軌跡,

疫情傳播風險低

專家髮長文分析

9月17日,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

微博發文分析猴痘,

其中提到

↓↓↓

  • 在重慶報告首例猴痘病例之外,存在漏網病例的可能性非常小,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 雖然目前可能沒有漏網的,但不代表將來沒有漏網的。加強社會層面的猴痘疫情監測和預防工作非常重要。

  • 我國42周歲以上人群,即佔總人口約一半以上的人群都對猴痘具有免疫力。因此,沒有必要普遍接種疫苗來預防猴痘。

  • 不要同外國人發生肌膚直接接觸

    ;不要同近期(三周內)從境外回國的人發生肌膚接觸;不要同陌生人發生肌膚接觸。

廣東疾控發布重要提醒

什麼是猴痘?

感染猴痘病毒的癥狀是什麼?

面對猴痘,

我們需要注意什麼?

……

近日,

廣東疾控發布重要提醒

↓↓↓

什麼是猴痘?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種人獸共患病,臨床表現主要為發熱、皮疹、淋巴結腫大,通常為自限性疾病,但部分患者可出現併發症,包括皮損部位繼發細菌感染、腦炎等。

感染猴痘病毒的癥狀是什麼?

癥狀包括數天內出現發熱、劇烈頭痛、肌肉痛和淋巴結腫大。在發熱後約1至3天,口腔內會出現潰瘍,身體其他部位會出現皮疹。癥狀一般持續14至21天,患者通常會自行痊癒

猴痘的潛伏期是多久?

5-21天,多為6-13天。

猴痘病毒如何傳播?

猴痘病毒主要經黏膜和破損皮膚侵入人體,可通過接觸感染動物或人體的呼吸道分泌物、病變滲出物、血液、其它體液,或被感染動物咬傷、抓傷而感染。

人與人之間主要通過密切接觸傳播,也可在長時間近距離接觸時通過飛沫傳播,接觸病毒污染的物品也有可能感染。

此次境內發現首例猴痘病例,公眾應注意什麼?

目前,境內首例病例在隔離檢疫期間發現,無社會面活動軌跡,疫情傳播風險低。

由於猴痘主要在其接觸者中存在一定感染風險,居民不必過度緊張,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即可

我最近剛剛回國/即將出國,應該注意什麼?

1.歸國人員和即將回國人員

目前,我國入境人員隔離管控時間為「7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3天居家健康監測」。由於猴痘潛伏期為5-21天,歸國人員在入境21天內需做好自我健康監測。

若在國外有過可疑動物和人員或猴痘病例的接觸史和暴露史,應主動聯繫當地醫療及疾控機構進行諮詢和報備;

若出現發熱、皮疹等癥狀,應報告醫務人員或者前往正規醫院及早就醫,主動告知接診醫生境外旅居史,以協助診斷和治療。即將回國人員除注意上述事項外,入境健康申報時需配合海關主動報備。

2.正在疫情國家旅行或居住的人員

需關注所在國的猴痘疫情信息。避免接觸嚙齒類和靈長類動物(包括動物的血和肉),食用前必須徹底煮熟。

如果必須接觸猴痘病人,應避免身體密切接觸,避免與疑似感染者發生性行為,避免共同生活用品(如床上用品、衣物等),照看或探視病人時要做好個人防護(如佩戴一次性乳膠手套、醫用防護口罩、一次性隔離衣等)。注意做好手部衛生,及時用肥皂、洗手液等在流動水下洗手。

3.近期計划出國人員

需密切關注目的地國家的猴痘疫情。儘早了解猴痘預防和治療的相關知識,如避免接觸嚙齒類動物和猴痘病人,避免與病人共用物品,避免與疑似感染者發生性行為。做好個人手衛生,一旦出現不明原因皮疹等癥狀及時就醫。

轉發周知!

提醒家人朋友!

來源:廣東疾控

責任編輯:陽紫微

編輯:吳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