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年看昆明|青魚灣問道古人治水 村民入股「玩」出水上樂園

編者按:9月7日起,昆明市組織開展「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非凡十年』」集中採訪,深入宣傳昆明市在高質量發展、建設小康社會、生態文明建設、擴大對外開放等方面的有力舉措和亮點成效。即日起,掌上春城推出「非凡十年看昆明」系列報道,分地區分領域分行業生動反映昆明市18個縣(市、區)十年間取得的非凡成就和寶貴經驗,努力為昆明當好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排頭兵,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營造濃厚輿論氛圍。

掌上春城訊「青魚社區受汛期螳螂川河水倒灌影響,上百畝積水地塊擱置不耕成了『爛泥塘』」。9月21日,「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非凡十年』」集中採訪團來到昆明市西山區海口街道的青魚灣,眼前「爛泥塘」變「水樂園」,十年積累,十年沉澱,時間默默為青魚灣鋪路,七彩稻田、百畝山花、千畝紅楓已開始種植,未來,這裡將成為西山區的世外桃源。

「水患」成為當地居民「心患」,盤田盤地、外出打工並非有效的增收路徑,如何讓群眾過上好日子成為青魚社區黨委書記、主任胡朝華每天都在思考的問題。2015年,他帶著女兒去陽宗海華僑城水上樂園遊玩時受到啟發。「當時回社區後我提出新建遊樂園的想法,大家完全摸不著頭腦,我們這一代的水上樂園就是河裡田間,索性社區黨委班子直接去華僑城『玩』了一整天,就是要把建設辦法給『玩』明白!」胡朝華說道。

社區黨委秉承「不等不靠不要」的思想,開動頭腦風暴,諮詢業內專家,學習古人種種治水辦法,提出以水治水,以水興水,把這個「爛泥塘」玩出名堂。社區用了半年時間對沿海城市各大水上樂園、水上娛樂設施供應企業進行考察後,決定以發展生態旅遊業解決水淹田,挖掘社區傳統農耕文化、山水文化、人居文化中蘊含的豐富的旅遊資源,於2016年開始打造青魚灣水上樂園,按照「以水興水、依水發展」的工作思路,以「治水」紓解社區「水患」。

針對「沒有土地、沒有資金」的問題,社區以「股份合作」為載體,由社區黨委書記、「兩委」班子成員、黨員幹部帶頭用土地、資金入股,讓項目初具實體,讓村民致富有信心。同時,為了控制村民投資風險和讓發展成果惠及更多村民,設置了每股5000元,每戶入股最多不超過200股的投資規則,籌集資金2050萬元,村民入股率達92%,成為項目運營的利益共同體。社區股民分紅從2019年的每股1000元提高至 2021年的每股5000元,股民已經實現盈利。針對轄區4%左右有心入股卻無力出資的生活困難居民,社區黨委在募股時,按「四議兩公開」程序告知股民,社區將佔15%的集體股份,未來的收益用於社區基礎設施建設、關愛睏難群眾、救助孤寡老人等公共支出,保障社區困難群眾老有所養,病有所醫,自項目產生收益以來,社區對60歲以上老黨員和老年人給予每月300至700元的補助,並納入居規民約,長期執行,用實際行動踐行項目創辦初心。項目初期不願入股,現今想入股卻無法入股的居民,社區積極想辦法,幫助他們在項目周邊開設餐飲店、娛樂裝備店等,讓他們也一同分享社區發展的「紅利」。

2016年6月,一期投資1.2億元的青魚灣水上樂園開始營業,解決了社區200多人的就業問題。項目一期項目佔地面積67畝,投資約1.2億元,於2015年12月動工,2016年5月竣工完成,主要開發「冷水」資源,建成螳螂川漂流、青魚灣水上樂園及農家樂、停車場等配套服務設施;二期項目佔地面積72畝,投資約2.3億元,2016年10月動工,2018年建成,主要開發以溫泉度假山莊為主「熱水」資源以及以「夜間經濟」為主的美食餐吧等。項目建成至今,共計接待遊客290萬餘人次,實現營業收入約2.6億,真正成為帶動當地群眾增收、拉動集體經濟發展、吸引春城市民玩耍的「水上樂園」。

運營了近5年的青魚灣水上樂園「芝麻開花節節高」,第一年營業收入達1100萬元,第二年3500萬元,第三年4600萬元,第四年6800萬元,2019已經實現了第一次分紅,入股的村民每股分到了1000元的紅利,2020年受影響樂園營收降至3000萬元,但入股的村民每股仍分到了500元紅利。青魚灣水上項目的成功運營,為社區居民圓了一個小康夢。胡朝華說:「未來五年內,力爭每年人均收入達到50000元,小康路上不讓一戶群眾掉隊。」

掌上春城記者:常曦 實習生:李沁

責編:李曉梅

編審:沙蘭梅

終審:周健軍

點擊圖片進入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專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