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內卷,從羊了個羊開始


晚上好我的朋友們。


不知道你們最近下班以後都干點什麼來消遣,反正ami我的朋友們啊,都很默契的集體失蹤了。


想約誰吃口熱乎飯也吃不到,平時很忙碌的短視頻分享群也沒了動靜。



更詭異的是,每每到了凌晨2點以後,月黑風高時,微信里就會突然熱鬧起來——這都農曆八月了,不會吧?


點進去一看,好傢夥,一水兒都是這個:



咩了個咩的,除了羊了個羊就是羊了個羊。


最近兩周,你說你不知道不列顛的查爾斯親王登基以後叫啥,我相信,你要是說你沒聽過「羊了個羊」,打死我都不信。



這款突然間橫掃社交圈的三消小遊戲,勾起了相當一部分人的「癮」。


開局一片祥和之氣,閉著眼睛也能把第一關通關,之後的第二關,就成了一個似乎永遠都逃不出去的泥潭。



往往在試過那麼百八十次、體力耗盡後,才會暫時放下執念,休息片刻。


有主播在直播時被網友輕描淡寫地問了一句「你玩過羊了個羊嗎?」

當晚就刷了通宵:


圖片來源:抖音@摩登大火鍋


一個小小的三消遊戲,卻讓人幾乎走火入魔,難度可想而知。


成都文理學院的食堂甚至發起了「能通關就白吃」的活動。


一個橫幅就讓數百天之驕子競折腰(玩遊戲),嚴重懷疑食堂老闆和「羊家」的產品經理有親戚。



羊了個羊上癮症傳染半徑很長,大到九十九,小到剛會走,沒人能逃過。


看給咱奶忙的,吃飯都停不下來,說是希望80歲之前通關:


圖片來源:抖音@請叫我老仙女


上一次看到那麼多人一起低頭看手機,中午吃飯都不催菜,還是在去年的雙十一期間。


大家分秒必爭,各顯神通,都希望成為朋友圈裡極少數能夠通過第二關的高智商人士。



除了消耗大量時間,還需要抓緊學習「秘籍」,以保證自己的消除水平跑贏平均值,當然,提供秘籍的也未必就是真正的能力者。


有大一群脫褲子放屁的流量小偷在傳授「把大象裝冰箱的基本步驟」。


但總有一些樂觀自信的朋友認定自己收穫了真理,然後信心滿滿地再次入坑。

圖片來源:抖音


到頭來,大概率只換得垂到下巴的眼袋,和缺覺後燒干鍋的大腦。


知道為什麼第二關這麼難過嗎?


在這片傳聞「讓開發者一周賺到錢買房」的遊戲藍海,表面上風平浪靜,卻深不見底,看得我深海恐懼症都犯了:



第一關的輕鬆感、為所在省拉排名的光榮感以及進入上流羊群的優越感,都趨勢著大家耗費所有大好光陰,去追尋建立在一串代碼上的智商排名。


看開點吧,不是你不夠強,是遊戲設計師太荒唐。


或許,TA們不是太荒唐,而是太懂得人性了。


羊了個羊的每一個界面設置都不是多餘的。



朋友圈彰顯了通關者的優越;


遊戲圈收錄了UGC(用戶產出)內容,為多平台分發積攢素材;



換裝為通關用戶提供了再次入坑的理由;


頭羊榜和省份排名創造了輿論環境:不通關,就不是家鄉的好兒郎(好姑娘);



簡單快速的第一關則可以打亂第二關的初始節奏,讓人速來速死。


有人質疑為什麼羊了個羊不提供氪金選項,是因為一旦可以用錢來通關,那麼對於沒有氪金習慣的用戶來說,就有了離場的念頭。




在平等的絕望中,遊戲廣告成了唯一的籌碼,這波不虧。


這個簡約而不簡單的小程序,用自己的小伎倆挑戰了人們的思維慣性:


參與=滿足感。

成功=優越感。




那麼如何戰勝這款遊戲呢?


ami覺得,最好的方法就是——擺爛。



當我意識到自己是個高考數學只考了60分的理科渣滓,而面對的卻是很多學霸網紅都解不出的排列組合,瞬間就覺得通關對我來說沒有任何必要。


我為什麼要通關呢?


通關之後我就不是那個高考數學蒙對了所有選擇題卻還是考不及格的我了?

通關之後我就能夠得到本市十大傑出青年,成為人上人了?

通關之後,喜歡我的人就會對我崇拜,討厭我的人就會對我令眼相看了?




一切都不會改變——頂多是通關那一天的朋友圈,會多幾個笑中帶恨的虛假祝福罷了。


除了靠擺爛挽回的那些時間——可以隨便干點什麼別的令人愉悅的事情。



當一切行為都失去了本身的意義:比如遊戲本應帶來愉悅放鬆感,那麼擺爛不做,才能跳出怪圈。


這種反內卷思維其實適用於生活中的各類場景,特別是在群體中,為了合群或高人一等,而心不甘情不願做出某些決定(比如買一隻自己沒能力買的奢侈品包、首飾或者跟風參與不適合自己的活動)之前,躺平方能冷靜下來。


這種可以在生命中隨時滋生出來的「心癮」,有時候就是對自己人性的歷練。


當然了,現在我在這裡叭叭兒給你上課,可四五天之前的我,也在全神貫注的找毛線球,所以咱們今天的討論就是:病人和病人之間探討病情,哪兒說哪兒了(liǎo)。


畢竟自認為戒斷之後的我,在今天也還是玩了8次。



話說回來,上一個讓你如此痴迷的遊戲是什麼呢?


ami的印象中,有一款叫做「找你妹」的遊戲,在大概十年前風靡全網,同時,也令我朋友圈子裡的平板電腦和大屏手機銷量激增。



在那個找不到你妹,又買不起ipad的20歲夏天,一點都不要強的ami同樣選擇了躺平,從而成為那年同班同學中眼鏡度數增長最少的小機靈鬼兒。


如果你想體驗一下「躺平」的好處,也許可以從戒斷「羊了個羊」開始。



實在玩不過去,就去吃頓涮羊肉,犒勞犒勞這段日子以來,熬夜帶來的身體損耗。

何不妙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