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固有一死,或重如泰山,或輕於鴻毛。
這句話出自司馬遷的《報任安書》,意思是說,每個人都要面臨死亡,有的人的死比泰山還重,有的人卻比鴻雁的毛還輕。
這句簡單的話,其實已經說明人活在世上要儘可能地創造出價值,這樣才能流芳百世,而不是渾渾噩噩過了一個又一個春秋,直到垂垂老矣驀然回首,才嘆息這一輩子著實是白活了。
可是人生百態,並不是每個人都能重於泰山,但只要我們將自己的人生活出精彩,這便是意義所在。
人生短短几十年,究竟該如何過活,這就需要每個人自己去探尋,畢竟人生的路,沒有誰能替誰走完,即便是身為父母,也無法安排孩子的一生。
不過對於我們普通人而言,即便人生有時候不如意者十有八九,但長命百歲卻是發自內心的美好願景。
可是能活過100歲的人終究是太少了,以至於每次看到那些長壽的壽星,內心都會發出一陣感嘆,暢想著如果自己也能活那麼久就好了。
由於古代各方面水平都不及現在,平均壽命自然比現在要短得多,不過等到了清朝時期,人們的壽命就普遍更長了些,男性已經能達到45歲,女性已經能達到50歲了。
可是在這一時期,卻出現一個超級老壽星,他的名字叫李慶遠,他整整活了256年,這等壽命,著實令人咋舌,因此他也被稱為清朝第一奇人。
在他活著的200多年的歲月里,總共娶了24位妻子,生了180多位後人, 那麼李慶遠究竟為何會如此長壽,他長壽的秘訣是什麼?
他活著的時候曾寫過一本《養生自述》,其中就有他長壽的秘密,在他去世後,此書得以公開,而長壽的秘訣隨之被公布。
李慶遠的生平
自從秦始皇登基稱帝之後,不少封建王朝的統治者,都夢想著能夠長生不老,為此不惜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結果只是買到了教訓,並沒有延長自己的壽命,哪怕是一天。
正所謂:生死有命,富貴在天,我們即便有向天再借五百年的心,也沒有向閻王爺多借一天的能力。
不過李慶遠好似是個例外,因為他用自己生命的長度,創造了一個奇蹟。
根據相關資料顯示,李慶遠出生於公元1677年,這一年是清朝康熙十六年,按照世紀的說法,則屬於17世紀70年代。
同樣,相關資料也記載了李慶遠去世的年代,是屬於20世紀30年代,確切地說是中華民國22年,即公元1933年。
這也就是說,李慶遠一生一共經歷了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等九位清朝皇帝,要知道清朝自從努爾哈赤開國以來,也僅僅只有十二位皇帝,而李慶遠一人則熬過了他們中的九人。
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畢竟李慶遠壽命竟然長達256年,這著實刷新了不少人對生命程度的看法。
或許有人覺得這事太過玄乎,一個人說是活過一百來歲,倒也說得過去,這一下子200多歲,倒真是聞所未聞。
其實這件事在李慶遠去世的時候還引起過轟動,甚至美國的《紐約時報》和《時代》雜誌都刊登了李慶遠的傳奇事迹,讓他成為了傳說中中國最長壽的人。
李慶遠的妻兒
儘管李慶遠活了那麼大歲數,可是他卻一點都不孤單,因為在他力所能及的時候,一直沒有間斷過娶妻生子。
當然這並不能說李慶遠花心,而是他的妻子們實在是沒有人能陪伴他走到最後,為了找尋心靈上的慰藉,李慶遠只能不斷娶妻,所以他先後娶了24位妻子。
當時也沒有什麼人口計劃之說,所以李慶遠也生下了不少孩子,根據資料顯示,他的子女數量整整有180位之多,這等數量相當恐怖,簡直是自己生出了一個家族。
隨著年齡的增長,很多事情都會變得力不從心,但這顯然不適合李慶遠,他的身體狀況一直很好,甚至在200多歲的時候,其言行舉止還如同壯年,被當地人譽為「神仙」。
既然李慶遠在當地很有名氣,那麼自然很多人都會向他尋求長壽的秘訣,李慶遠倒也不吝嗇,他曾去過很多地方講自己的養生之道,只是遺憾的是,並沒有多少人能真正像他一樣長壽。
那麼李慶遠的長壽秘訣到底是什麼,這就要說說他的專長了。
李慶遠原籍雲南人,在90多歲的時候才到四川定居,他並不是普通的農民,而是一位中醫,在民國時期,四川軍閥頭子楊森就曾去拜訪過李慶遠,並向他討要養生之道,之後還為他拍攝了一張照片。
正是這張照片,讓很多媒體來了興趣,經過報道之後,李慶遠的事迹傳遍了四川,全國,甚至傳到了世界。
李慶遠的長壽
李慶遠有一位同鄉,名叫劉成勛,他聽聞了李慶遠的事情後,便對他進行了專訪,李慶遠向其吐露了自己的長壽秘訣,甚至還總結出了獨到的養生經驗,在他去世後也得以公之於眾。
後來劉成勛便將其做成了詳細的專題報道,但是由於戰亂,這一專題一直沒有被發表,後來在1986年《氣功》雜誌上才得以面世,進而引起了轟動,相關機構立即位李慶遠申請了世界吉尼斯記錄,可是卻沒有被採納,理由是缺乏證據。
雖然李慶遠沒有進得了吉尼斯,但這篇專題卻成為了李慶遠口述,劉成勛記錄而成的《養生自述》。
在這篇自述中,李慶遠的養生理論,說白了只有四個字:慈、儉、和、靜。
這四個字似乎並不難以解釋,但是真正能做到的人並不多,更別說一如既往能堅持幾十年了,李慶遠著重強調了生活中的細節,他認為生活是被小事所充斥的,這些不起眼的小事,往往會讓人更加急躁,人一旦急躁,必然傷身,這自然會影響壽命。
此外,李慶遠還總結出了不少傷身的事情,比如說寒暖不慎,步行過快,酒色淫樂等等,所以他提出了:
要無喜怒哀樂之系其心,要無富貴榮辱之動其念。
用比較文藝點的話來說,就是很多人當成座右銘的那句話:寵辱不驚,任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看天上雲捲雲舒。
只是這話說得雖然很輕鬆,但真正能做到的人幾乎沒有,畢竟我們都是社會中的人,喜怒哀樂也是人的常有情緒,怎麼能做到不受到任何事情的影響?
不過即便如此,我們還是盡量向慈、儉、和、靜這四個字靠攏,因為這是人生的一種態度,可以延年益壽。
參考資料:《清朝野史大觀》/《養生自述》等。
(圖網,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