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讀點「土味」的書,多了解農村的疾苦

文/李雪潔

筆者出身農村,從小受夠了農村生活的枯燥與貧瘠,年少時知道有城市的存在,便充滿嚮往。直到讀大學,可憐的自尊心和虛榮心,還驅使我不斷搜羅圖書館各種名著,那時真是不屑於讀關於農村的書,覺得也不用讀,書里描述的未必有我親身經歷的那般真切和深刻。可造化弄人,根在農村,父母在農村,我終究還是要回歸這片土地。如今,從事農村工作即將滿十載,十年里,高昂的、輕狂的、亦或是驕傲的頭顱早已低下,俯下身便能聞見滋養我的這片土地的清香,很熟悉卻也很厚重。



心靜了、穩了,便能讀符合自己心境的書了,工作時間每天穿梭於各個村莊,閑暇時就讀關於鄉村的書籍,有種知行合一的感覺。身處這個環境再去看書,很多情節都能夠感同身受,也壓抑、也糾結,更多時候是無奈。



白鹿原》里的小娥,從她的父親把她賣給地主當小妾時就開始了悲慘的命運,她渴望愛情,渴望被尊重,渴望自由,她也試圖反抗,也嘗試過逃離,可結果呢?她總是眼神空洞卻又保留一絲希冀地說:「我想活得像個人,我想讓別人把我當個人看。」可本來同是窮苦人,只不過她比別人更窮苦,可就被別人瞧不起,甚至同為女人,村裡的女人們因嫉妒她好看,也因了該死的封建世俗,也都團結一致排斥她、詆毀她。她的身體被利用和糟蹋,她的靈魂被侮辱和輕賤,一個女人的悲慘她全嘗遍了,直到被老實巴交的鹿三一刀刺穿心臟,她才算解脫了,死才是一個悲慘命運的終結,這才是最悲慘的結局。



《平凡的世界》里的孫少平影射的就是作者路遙本人,一個充滿理想抱負的年輕人。他想靠讀書改變命運,可家裡一家老小黑面饃饃都吃不飽,爛包的光景根本支撐不起他的夢想。他滿心想著扒上火車去到外面的世界,心在外面,貧窮落後的雙水村便裝不下他的軀殼。他終究是背著鋪蓋義無反顧地走了,家裡依舊窮困潦倒,可他拗不過心裡嚮往的那片世界。他白天在橋頭攬工給人家做苦力掙飯吃,晚上就在橋下和衣睡覺,行李只有幾本翻爛的書。一個出身貧寒的農村人有夢想其實很可怕,因為不甘苟活,註定一路走來有太多坎坷,可一旦夢想在心中生根發芽,也就無懼無畏。



還有《辛家灣》里既樸實又狡猾、既仁慈又毒辣的「村霸」辛壽長;小時候被豬咬掉半個耳朵的孤兒豬剩子,他雖自輕自賤卻也正直善良;以及集思廣益、帶領人民群眾學大寨的年輕的公社書記辛勝……

書里的人物很鮮活,那是因為他們都是農村真實人物的寫照,當然更多是以前的農村,如今農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以前農村百姓的卑怯劣、無知、固執、封建等思想正逐漸變得積極昂揚,但農村生活水平和整體素質還是偏低。從事農村工作這些年,看過很多現象:貧困戶老漢炕頭上擺磚頭,枕磚頭習慣了,換了睡不著;六十幾歲的老大娘當年是「換親」,她年少時可能也有過懵懂的愛情,可她更信命;村頭的傻小子追著包村幹部要媳婦兒;王大姨每天四點多鐘就得起床,跟車去縣城干環衛,兩個兒子,一個該娶媳婦了,一個在讀大學;村東頭的老太婆又把兒子罵走了,自己守著這個破房子和一院子的「破爛」,說過世二十多年的老頭時常回來,她走了,老頭回來尋不著人……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只有真切體會百姓的疾苦,才能有服務的方向和目標。深入百姓之中才能看到最真實的盼望和需求,讀一點有關於他們的書,也能讓自己的思想更加鮮活和深刻,讀懂了他們,也便理解了他們,甚至能找到很多有困難的工作,問題出現的根源。魯迅的文章是「匕首」,是「投槍」,旨在批判國民劣根性,讓人有所醒悟;而帶有「土味」的農村書籍更多是讓人回味,讀懂了農村百姓的疾苦,便擁有了同理心,帶著同理心上路,致力農村振興,便是一條充滿人情味的振興之路,道阻且長,但盡頭繁花錦簇,都是好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