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傳》,考了7次科舉才高中的曾國藩為什麼成功?

做了能夠保證自己每天有規律的寫作輸出,我開始有計劃地去選擇之前一些書籍來讀

在這裡先給大家推薦一個app,豆瓣,可以把已經讀過的書,或者是曾經想讀但還沒有時間讀的書做一個記錄。

不僅僅是書籍,電影,電視劇,看過的都可以做一個記錄,不僅如此,豆瓣app上,也會有評分

建議大家可以選擇一些高評分的作品來看,高評分的作品一定有他的過人之處。

01閱讀習慣從每天半小時開始

曾經我也給自己立過目標,每個月讀多少本書,但是堅持了一段時間後,因為各種原因,就又自動放棄了。

已經好久沒有每天保持閱讀習慣了,在這裡給大家一個小小的建議,將閱讀計劃量化到每天,給自己設立半個小時的閱讀時間

大家不要小看這半個小時的閱讀時間,我嘗試過了,心無旁騖地堅持半個小時還是不容易的。

你可能會出現如下情況:看了10分鐘書,忽然微信跳出來個信息,朋友來找你了,又或者是工作上有東西要處理

就去忙其他的事情了,忙好了可能也不會再去閱讀了。

還有一個情況就是:看了一會兒書,你覺得自己已經看了10多分鐘了,其實5分鐘還不到,和刷某音相反,明明刷了很久,但自己卻覺得沒有多久。

這就是長期快樂與短期快樂的區別了,短期快樂很容易就可以感受到,但是長期的快樂,需要我們投入一定的時間,精力,才可以感受到。

閱讀屬於長期快樂,閱讀可以豐富我們的靈魂,它能讓我們面對更加理性地面對生活中的苦難。

特別喜歡董宇輝解讀閱讀意義的一段話:

知識能夠帶給我們喜悅,就像陽光雨露帶來的喜悅一樣, 都像食物和水帶來的喜悅一樣, 書不能解決問題,但是它能讓你不再糾結一些問題。

書可能不會讓你成為很成功的人, 但是書可以讓你變成一個有趣的人, 書不會讓你變成一個光榮的人 但是書可以讓你變成一個周全深刻的人。

我們開始閱讀時可以看一下時間,或者設個半個小時的鬧鐘,有了這個固定的儀式感,我們更不容易放棄。

好了,回歸今天的主題,書籍分享,也是我定了這個目標完成的。

02曾國藩的7次科舉之痛。

曾國藩傳講述了曾國藩的一生,曾國藩從小受家庭的影響,一直跟隨父親,進京赴考。

然而他從小資質平平,考了7次才中了科舉,再考第6次的時候,不僅落了榜,還被學台懸牌批責。

當做了反面教材公示了出來,這件事情對國藩刺激非常的大,長這麼大第一次被當眾批評,但這件事卻成了他命運的轉折點。

他開始反思自己,總結自己,付出了超人的努力,終於在第7次考試中,中了科舉

回首9年漫長的秀才考試生涯,它們是曾國藩生命中最痛苦的記憶,但是如果沒有這些,曾國藩定不會有如此成就。

茅盾在《子夜》里說道:

天亮之前有一段時間是非常暗的,星也沒有,月亮也沒有

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黎明前的黑暗,假若第6次考試之後,曾國藩一蹶不振,放棄了學習,絕不會等來高中的那天。

如果現在你正處於非常痛苦的時期,不被人認可,前路迷茫困頓,那麼請你再堅持一下,天馬上就要亮了,黎明前是最黑暗的時候。

03曾國藩學做聖人。

科舉的成功讓曾國藩重新找到了自信,但是到了北京後,又陷入了深深的自卑當中。

原來在翰林院中,曾國藩見到了更多有見識,有風度的讀書人,和他們一比,發現了自己身上的很多缺陷。

視野的狹窄,境界的低劣,甚至讀的書也很少,在30歲那年,曾國藩決定要脫胎換骨,學做聖人。

聖人也就是說想要做一個完美的人,他開始寫日記,反省自己,通過記日記的習慣,曾國藩的氣質,習慣,潛移默化地發生了改變。

無論多麼的痛苦難熬,曾國藩‬一直都沒有‬放棄過‬,他也是個普通人,也有七情六慾,也有自己的愛好。

在眾多的誘惑面前,曾國藩也遭受了無數次的反覆,失敗,挫折甚至倒退,但他始終沒有放棄過。

堅持使他取得了如今的成就。

我們也不能放棄,在自我完善的過程當中,一定會有很多妨礙我們成長的因素,堅持下去,它將會是我們成長路上的助力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