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陪護見聞

2022年7月4日 星期一 陣雨

我的家人住院了,我去醫院陪護。雖然我在醫院工作二十多年了,但作為患者已是20年前在龍鳳衛生院生孩子的時候,那時我是這個衛生院婦產科主任,當時住在自己醫院裡做手術,得到了同事們的很多照顧,沒感覺自己是個剖宮產術後的患者,覺得自己是這裡的主人。而今天,我不是做為醫生,而是做為患者的陪護又有了一些感受。

到醫院來感到非常熟悉,因為這家綜合醫院也是我曾經戰鬥過幾年的地方。在門口查驗健康碼和行程碼,以及測體溫後就讓我進醫院大門了。而進住院部就比進門診更難了,如果是患者,就必須見到他的手腕帶,上面有他的基本信息。而如果是陪護,則必須見到陪護證明。這家醫院今天開會研究才決定患者和陪護可以自由進出住院部大樓,而以前是只能進,不能出的。

所以很多人即使身體出現狀況需要住院,都強忍著不去住院,因為一旦進去就像坐牢一樣,除了到其他區域進行輔助檢查,比如做彩超、CT、核磁等,其餘時候就是在病區里活動一下,哪裡都不能去,的確很無聊。

特別是陪護,原本身體就很健康的,卻限制在狹小的區域內不能自由活動,所以就更加煩悶了。住個醫院這麼麻煩,很多人乾脆不住院,醫院的住院患者就下降得非常厲害。記得我以前在這裡工作的時候,走廊上都住滿了患者,現在病房裡居然還有空床。不過,這下政策放寬了,病人和陪護可以在一定範圍內活動了,估計病人也就願意住院了。


我的家人住在這四人間的病房,裡面也空了一間床,目前有3個患者住在裡面。病房還顯得比較寬敞,病人在裡面休息也還挺舒服的。

其中一個病友66歲了,幾個月前因「膀胱癌」做了腹腔鏡下全膀胱切除術+原位膀胱重建術,手術還挺順利的,手術後恢復得也還挺好的,可能因為這段時間天氣太熱了,或者因為沾水的原因,一個月後造瘺的那個孔感染了,導致下腹部感染,所以再次入院進行抗感染治療。

如果是一般人,面對癌症,面對手術後的併發症早就心灰意冷了,但是,這位從公安系統退下來的老人精神非常好,臉上一直掛著笑容,眼裡始終有希望。他的腹部長時間地接著一個尿袋子,他也絲毫不以為意,說自己習慣了,也覺得挺好的。這老人的妻子一直陪伴著他散步,和他溫柔地說著話。

老人生病讓他的生命變得痛苦,需要忍受常人難以忍受的痛苦,但愛人的真情讓他不能放棄;雖然生病讓生命變得很卑微,原本自己照顧別人的,卻反過來需要別人的照顧,但有更多的美好讓他不能放手,特別是家人的愛。所以,他們選擇了和家人一起堅持,一起戰鬥。


其實,家屬遠遠比病人更痛苦,因為病人是身體上的痛,而家屬是心靈上的痛。病人生病了可以床上躺平、眼睛閉下,而家屬卻要絞盡腦汁想辦法、跑路子、找醫生、找良方,自己滿肚子的苦水還不能倒,只能強顏歡笑。自己非常鬱悶,還要面對心情更沉重的病人,還要做好病人的心理疏導工作。

不過,家屬給予病人的卻是無窮的力量。家屬的安之若素、處之泰然堪比仙丹妙藥,那種難以言表的強大內心告訴病人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雖然在身體內似乎只有病人孤軍奮戰,但是家屬給予病人無窮的力量和信心。

生命只是活著,無論幸福或者不幸,都需要我們去經歷,去面對。即便活得很艱難很痛苦,那也得努力活下去,人生那麼長,未來那麼遠,說不定哪天就苦盡甘來呢?即便是得了病,痊癒的機會也挺大的,現在癌症處於早期的話,絕大多數都可以治癒的,只有活著,生命才有意義,也才有絕處逢生的希望。在有限的生命里,不管是患病還是健康,都努力活著,這就是最大的幸運,也是最大的勇氣。


很喜歡《活著》中一句話:「做人還是平常點好,爭這個爭那個,爭來爭去賠了自己的命。像我這樣,說起來是越混越沒出息,可壽命長,我認識的人一個挨著一個死去,我還活著。」

人這一輩子,最貴的就是生命,最好的就是健康。在生命面前,錢一文不值,在健康面前,物絲毫無用。錢也買不來健康。有位老師的愛人非常有錢,花了很多錢也沒能換來健康,前幾年英年早逝了,給這位老師留下幾千萬的遺產,然而,人沒了,一切都沒了,要這麼多錢又有什麼作用呢?

不管是有錢沒錢,不管是當官的還是平民百姓,不管是名人還是普通人,在疾病面前人人平等。只要疾病能夠治癒,只要生命還在,才有機會花錢享受,若沒有了生命,擁有的一切,都成為了零。什麼前途事業,公平的待遇,他人的眼光,計較這些的確有些可笑,這輩子我們無法永生,但健健康康地活著,輕輕鬆鬆地過著,有家人的陪伴和平和的心態,這才算是真正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