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價格為什麼越來越貴?5000元的都很常見,行內人告訴你答案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關注」,可以免費訂閱我們的最新內容,感謝支持

現在兩輪電動車價格比較2年之前,有了明顯的價格上漲。早2年,3000元可以買到一台配置很高的車型了,今年花了3000元買新國標電動自行車,也不見得配置有多高,反而是那些四五千的電動車賣得很火。2000元以下價格電動車很少見,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電動車價格越來越貴呢?主要有四點原因,行內人士告訴你!

原因一、行業洗牌基本完成

2014-2019年是電動車行業洗牌期,電動車行業內企業大大小小2000多家,現在洗牌之後,剩下比較活躍的品牌不足50家。並且大部分的銷量都被雅迪、愛瑪、台鈴等一線品牌所掌握。定價權、話語權都在大品牌手中,過去虧了很多錢打價格戰的大品牌,這時候已經局部壟斷市場了,可以慢慢收回以前花出去的成本了,現在就要加倍收回來。而最好的方式就是漲價。

原因二、頭部品牌上市,需要業績和利潤

雅迪、新日、愛瑪、小牛、九號這些電動車企業都已經成為上市公司了,它們最大的考核指標就是增長率和利潤率。如果還是依靠過去那種打價格戰,犧牲利潤博取銷量的方法已經行不通了。現在大家都在拼殺的是利潤,如何讓股東賺錢,讓市值穩定是第一位的。

原因三、原材料價格上漲

2021年口罩事件疊加俄烏衝突,導致國際國內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對於實體經濟的二輪電動車也沒有能倖免。大量的利潤都被上游原材料商家賺去了。雅迪、愛瑪等大品牌企業只賣車不賺錢,肯定不行。因此,一大波電動車漲價潮就來襲了。先是電機、電池、輪胎配套企業漲價,然後是整車廠宣布漲價,最終傳導到終端,消費者會感到越來越貴。

原因四、自主產品爆發和智能化

無論是雅迪、愛瑪等頭部品牌,還是立馬、新蕾綠佳等中游品牌都開始打造自主品牌了,建立自己差異化的產品。首先模具需要獨立開發設計,另外產品功能和配置都大幅升級了,比如NFC解鎖,感應解鎖,光感大燈,還有智能APP功能,這些都是增加成本的點。因此,一台看似3000元的電動車,這麼一整,價格就直奔5000元去了。這就是為什麼5000元的電動車越來越多的原因。

總結:

電動車價格漲價小編認為是必然趨勢,第一通貨膨脹會增加企業的生產成本,企業必須提高價格才能生產好的產品,第二是過去的套娃產品,已經很難有競爭力了。想要更上一個台階,必須要打造屬於自己標籤的產品,這樣用戶才能認可你,接納你。各位,你對此怎麼看?歡迎你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