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後」心中宜居城市榜單出爐!「北上廣深」不再炙手可熱?


隨著畢業季的來臨,很多大學生也離開校園,步入了城市。

也在近日,「00後」心中宜居城市TOP榜單上了熱搜。

根據「小紅書」上網友推薦的宜居城市,按照城市的熱度指數,這份最受年輕人推薦的城市TOP榜也出爐了。

如圖所示,可以看到,長沙位於榜單之首。

那麼,宜居城市的標準,網友們又是如何判斷的呢?

如下圖所示,對於宜居城市的標準,網友們都有自己的衡量標準。

TOP1——生活性價比:收入與生活質量之間的性價比,在收入尚可的同時又有一定時間享受生活。

TOP2——居住便利度:生活方便,交通方便。

TOP3——工作機會:本地擁有更多大公司以及創新產業,可以提供更多的工作機會。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中國經濟最強的四大城市——北上廣深,也僅僅只有廣州上榜,位居TOP17。

為何廣受追捧的北上廣深,如今卻不「吃香了」?

有網友直言:別說00後了,90後也開始逃離北上廣了找宜居城市了。

雖然北上廣深這樣的超一線城市,擁有更多的就業機會,也擁有更加優質的交通、醫療、教育等資源。

但房價確實不可忽視的一點。

可以看到,在網友們「蹲宜居城市」時,房價也是熱度最高的關鍵詞。

儘管在這些城市薪資待遇,以及享受的資源更好,但卻不是大家心目中的宜居城市。


隨著城鎮化發展的推進,不少人都選擇向城市中湧入,最主要的一點就是——薪資高!

比如說:咱們的首都,北京。

有媒體報道,2021年,北京以人均月工資「1.1萬元」位居全國第一。

作為首都,北京是很多人夢想開始的地方,多少人懷揣著夢想成為北漂的一員。

然而,北京以平均工資位居第一的同時,人口流失率也同樣位居第一。

這個夢想開始的地方,很多人卻開始選擇逃離。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

有網友表示:

「曾經很多人選擇城市的方式很簡單,無非就是三種選擇——北上廣深、老家、大學所在的城市。很多不錯的城市卻被忽略了,但是如今的年輕人,想法四戶有了很大的轉變。」

其實,從此次宜居城市的榜單不難發現,如今的年輕人更注重的不是薪資待遇有多好,而是生活的舒適程度。


對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搬離城市的現象,也有專家從4個方面作出了分析:

①住房壓力大:

最主要的就是住房壓力,城市中的萬家燈火,很多人都想擁有屬於自己的一盞。

面臨城市的高房價,很多人只能望而卻步。在城市中的一套房,很多人即使掏空數個錢包,都不一定能付得起首付,除此之外,還有房貸的壓力。

就算是買得起房,當背上20-30年的房貸時,生活質量下降那也是在所難免的。

買房不可行,但居住問題還是要解決的,所以很多人只能選擇租房。然而,除了房價高以外,城市中的租金也不低。

這不禁讓人想起前幾天的熱搜——上海一兩室兩廳居住22人。

還有這條出租房屋信息的朋友圈:

②競爭壓力大:

在大城市中,雖然就業機會多,但人也更多。即使大城市的平均薪資很高,但這「平均」二字,卻欺騙了很多人。

比如:近日,關於中國人均住房面積的熱搜。

有網友表示:他有84平方米,你沒房子住,談人均就是耍流氓。

還有網友舉例:左腳放進100℃的水,右腳0℃,50℃泡腳正好。

想要獲得高額的薪資,就要付出比旁人更多的努力。

否則,到頭來,最終也只能被平均!

比如這個凌晨4點的勞務市場,擠滿了來找工作的農民工。

大城市的工資高,但人也更多,競爭也會更大。

他們背著「吃飯」的傢伙,四處張望,看到有老闆過來,都一窩蜂地撲上去。擠不進去的人也只能大眼瞪著小眼。

③生活成本高:

為什麼很多人擠在廉價的群租房,或是所謂的獨衛房中,最關鍵的就是生活成本高。

雖然很多白領工資看起來不錯,但拋開租金之後,也所剩無幾。

所以,一些從農村來到城市打工的人,為了賺錢,只能委屈自己。

又有多少「流浪」在城市中的人,為了養活一家人,只能只以天為被,以地為床。

④歸屬感:

撇開住房的問題不說,很多外地人想在城市中定居,但卻沒有一點歸屬感。

就連一些二線城市,如果不買房,都很難落戶。

而在像北京這樣的一線城市,落戶問題就更不用說了。每年都有數百萬的人等著落戶,但名額卻始終無法滿足。

沒有城市的戶口,城市的一些福利政策自然也享受不到。

很多離開城市的人表示:與其浪費數年的青春,不如回老家或是那些生活節奏更慢,更舒適的城市要來得痛快。

話題:

如果是你們,會如何選擇?


更多精彩文章,點擊頭像閱讀。

大家看完請點贊、轉發支持一下,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