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老外完全接受不了皮蛋?皮蛋到底會不會致癌?告訴你真相

視頻平台上,有很多專門做中國美食測評的外國博主,面對眾多的中國美食,因為不同博主口味不同,往往會產生不同的評價。但有一個東西,則是一邊倒的「差評」,就是皮蛋。他們表示完全接受不了,到底有多接受不了,在老外的食物測評榜單上,皮蛋被列為是世界十大噁心食物之一,至今還在榜單之上。

在討論老外為啥接受不了皮蛋之前,要先解決國內一些美食愛好者的疑惑:皮蛋致不致癌?

皮蛋是我國特色食物,無論是涼拌,還是做粥、炒菜那都是百搭的。「蛋」紅是非多,皮蛋拋開外面的淺色外殼之後,展現的就是一根和外表反差極大的黑色,看著上面的花紋,又不是直接從動物身體里出來的,不免讓人懷疑一這顆「黑蛋」里是否存在有害物質,擔心吃了會不會致癌。

皮蛋是怎麼來的,吃了會致癌嗎?

皮蛋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漢唐時期,它的真面目是鴨蛋,鴨蛋的表面看著很嚴實,其實是可以透氣的,所以中國人就會用生石灰、鹽、草木灰、稻殼等材料混著稀泥之後,讓鴨蛋在裡面充分的包裹上之後,在經過充足的時間腌制而成。

在腌制的過程中,生石灰裡面的氧化鈣會滲透蛋殼進入蛋內,讓鴨蛋的蛋白質經過分解、重組,變成凝膠的質地,蛋黃也會慢慢變色,最後形成了皮蛋,而皮蛋上面的花紋也是正常的。

從製作使用的材料和手法來看,皮蛋並沒有接觸對人體有害的物質。之所以會有花紋是因為蛋清裡面蛋白質碰到鹼性的環境會分解出一種物質,這種物質會與蛋白質裡面的鎂離子產生反應而導致花紋的形成。

皮蛋到底會不會致癌?

傳統工藝製作皮蛋的時候,裡面會添加黃丹粉,主要作用成分就是氧化鉛。這個物質可以促進皮蛋的成熟,凝固蛋白質,避免液化,讓皮蛋看著更加的「剔透」。黃丹粉裡面含有的鉛,人體攝入就會對神經系統、消化系統等有消極影響,還會影響大腦的發育,影響智力等。

現代工藝製造皮蛋的時候也會使用黃丹粉,至於會不會致癌,早在2015年年底,中國就開始實施新皮蛋國家標準明確規定,要求皮蛋裡面含有的鉛含量不要超過0.5g/公斤,雖然還是含有鉛,鉛含量卻和日常食用的豆腐、魚肉含有的量差不多,是可以忽略不計的。

有些蛋殼上面會有黑點,並不是代表這個皮蛋不好,不健康。那是因為製作皮蛋的時候,蛋殼與加工使用的物質產生反應而成的沉積物。

看到這裡可以知道,只要是在正規超市購買的皮蛋就沒有問題,放心食用。

皮蛋好吃,雖不致癌,但也不建議多吃

夏季是皮蛋的暢銷季節,用醋拌一拌,十分好吃,但要避免多量食用。

皮蛋裡面的鉛含量較多,吃多對骨骼會有影響,還會影響食慾,增加身體的消化負擔。高血壓患者尤其要少吃,血壓會有波動的可能,不利於疾病的緩解。

老人、小孩、孕婦、高血壓患者、肝腎疾病患者不建議食用皮蛋,盡量不要吃。

一邊是國人的喜愛,另外一邊則是老外的「厭惡」。在義大利發生過這樣一件事,警察在進行食品安全巡邏檢查的時候發現了皮蛋的存在,將皮蛋扣下,因為在他們的眼裡皮蛋已經變質了,不健康。剛才也說了,皮蛋被老外被評為是世界十大噁心食物之一,就連「啥都吃」的貝爺,也無法接受皮蛋。

入選世界十大噁心食物,為什麼外國人會「否定」皮蛋?

首先在大家的認知裡面,一個蛋,無論外表多麼的奇怪,但是敲開來之後,映入眼帘的就是白的蛋白,沒有皮蛋歷史的外國人一般是不會接受的。所以在吃之前,從外表就否定了皮蛋。

其次,他們「不會吃」。每次老外吃皮蛋,都是直接吃,其實我們也不這樣吃,而是會涼拌,或者放到粥裡面吃,這樣一部分怪味就會被掩蓋住。

加上觸摸的時候皮蛋是軟乎乎的,粘粘的,聞上去就有一種「腐爛」的味道。視覺、觸覺、嗅覺都不好了,導致了他們對於皮蛋的偏見更深。

這種其實也就是中西方飲食差異的體現,就像是中國人對於外國的鯡魚罐頭、乳酪也多多少少有點偏見是一樣的道理。

參考文獻:

1. 闢謠:皮蛋含鉛量高,會慢性中毒、致癌?這些人不能吃原創2021-12-28 09:10·科普中2.國外國人不認松花蛋 專家:中外文化差異使然2019-05-08 14:10·中國食品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