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的「黃仙」》

《記憶中的黃仙》

作者:寫作是我的愛好

原創

2022.6.29

我是上世紀六十年代初出生的,因父親下放生產隊,所以我是在農村長大的,比較了解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農村的那些事。

我們家所在的生產小隊,有個叫黃仙踩(音)的人,我們叫他黃仙。這個黃仙可是生產隊的「積極分子」。

在我的記憶里,我剛上小學,還是個孩子。

記得是在秋天秋收時節,在我家房屋後面,是一片已經成熟的黃豆。生產隊社員集體收割黃豆,社員們將黃豆秸稈,用鐮刀割下來,用草繩捆綁成捆,然後裝到馬車和牛車上,運回生產隊的場院,等待黃豆徹底干透,再打場。

黃豆在收割過程中,總會有些遺撒,此時,也正是我們小孩改善生活的時機。當時,在生產隊會有豆腐房,可以用黃豆換豆腐。吃豆腐在當時,那可是改善生活的美味。我們小孩都會跟在馬車或牛車後面,撿遺撒在豆地里的黃豆粒、黃豆莢。在我們小孩眼裡,那就是一塊塊的大豆腐啊!

可是,就是這個黃仙,在我們小孩都有一定的收穫時出現了。他手拎一把鐮刀,凶神惡煞般的沒收了我們小孩的勞動成果,使我們的美夢計劃變成泡影,希望破滅了。

我到現在也不明白,我們小孩是一粒一粒,一個豆莢一個豆莢撿的,就是不撿也是會爛在地里的,黃仙為什麼要沒收呢?

還有一例是我親身經歷的。生產隊的社員蓋房子,都會批房基地,房子周邊還會留有幾米的菜園子,各家菜園子都會用杖子(籬笆)圍起來。我家後院杖子外有半根籠(就是不夠一根籠)閑置。我就在這半根籠上,種上了向日葵。在向日葵開花時,這個黃仙又出現了。還是手拿一把鐮刀,依舊是凶神惡煞般的,把已經開花的,我的心肝寶貝似的向日葵,全給放倒了。黃仙的道理是,這是占公家便宜,是「割尾巴」。

黃仙這個人已經作古了,這些陳年往事也成了記憶